朱延發 李忠健 李遠
摘 要:隨著新農村建立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農村息息相關的農村道路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駕駛方式的多樣選擇,駕駛員的多年齡段覆蓋,這些最終促使農村是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發生地,并且每年的交通事故仍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使得農村交通環境的改善,道路交通的分析改進刻不容緩。
關鍵詞: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環境改善;研究與對策
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現狀
在農村,農民日常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由原來的非機動車被現在的機動車所取代,由步行推車拉車變成了騎自行車,還有摩托車,小轎車還有農村的農用車進行替代。這雖然給農民的生活出行帶來了方便,但同時暴露出了諸多問題,農村道路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和農村道路安全安全的設施也相對的一個缺乏,農村的道路多處于混合交通,道路復雜程度高,作為駕駛員和交通的參與者的法律觀念和平安意識都較為淡泊。
農民交通安全存在一定的問題,一部分村民為了貪便宜圖省事見車就坐能擠就擠,從不考慮安全問題;第二車主見利忘義,大量的無牌無證車報廢車和禁止載客超仔的車輛在農村得到大幅的體現,這是明顯缺乏交通法規安全意識的行為,使得農村的一個交通環境越越來越差。第三農村的部分學生,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安全意識淡薄,他們為了節省開支,一些沒有牌照,沒有證件的面包車二輪,摩托車抓住空隙,承擔起校車的作用,接送孩子們的日常上下學。一旦發生的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與此同時學生搭乘超載車貨運機動車的現象也較為普遍。農民在生活條件尚未得到改善的情況下,也根本不考慮參與道路交通活動的方式存在的問題。
二、基于農村道路危險路段的分析
(一)道路安全隱患分析
在農村地區穿村過鎮路段,未按規定讓行、違法會車、違法超車經常是事故發生的高源地,在學校、醫院、加油站等地段,交通流量較大,同時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沖突也會增多,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農村地區穿村過鎮路段要重點排查,注意交通安全設施、公路行車條件、輔助安全設施多增加檢查力度,以減少風險隱患。
(二)交通安全設施風險隱患
選取主干路路段,交通安全設施方面要重點排查與交通標志標線、隔離設施有關的因素,設置科學合理的標志標線、隔離設施,以此達到減少未按規定讓行、違法會車等違法行為,具體包括:道路標志線是否有磨損,模糊現象;穿村過鎮路段必要的安全設施是否缺失;是否滿足設置信號燈條件而未設置。
(三)公路行車條件風險隱患
公路行車公路行車條件方面要重點排查與行車視距有關的因素,穿村過鎮路段普遍存在建筑物、樹木遮擋視線,無法保持的安全的行車視距,具體包括:是否滿足視距三角形的要求,存在行人、非機動車過街因為建筑物遮擋,通視條件不良;中央隔離帶開口是否過密或隱蔽,不易被發現。
(四)輔助安全設施風險隱患
在夜間行駛中,燈光對駕駛員有很大的影響作用,一個好的視線,能夠極大的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機能,穿村過鎮道路,夜間照明不足都嚴重影響駕駛員臨場判斷。因此,輔助安全設施方面要重點排查有照明有關的因素,在行人非機動車流量較大路段,檢查是否存在未安裝照明設施的一個問題。
三、對于危險路段的安全改善建議
(一)強化農村地區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在消防安全上,組織開展村民的住宅消防安全檢查,確保消防通道暢通,持續做好農村火災防控的宣傳工作;重點排查整治農村存在安全隱患的危舊房屋,改造主體建筑,并拆除危舊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消除安全隱患。道路交通上,加強對農村道路交通的檢查,加強農村道路安全宣傳工作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一款,加強對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開展農村沼氣池檢查,就井橋構渠等,鼎出沒施摸排檢查工作,加大農村安全用電的宣傳力度,全面開展開展隱患排查.
(二)推動農村道路生命防護工程保障。
與交通運輸部合作,以改善民生為導向,著力提升農村公路的一個本質安全水平,讓群眾出行更加安全和放心;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以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為契機,健全完善分級管理責任體系,加強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形成長效機制,持續消除農村公共安全風險隱患,保障群眾的安全出行;加大農村公路安全設施投入,深入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強化交通安全影響因素評價,從根本上解決馬路市場占道經營帶來的重大安全風險隱患。
(三)增設穿村過鎮路段交通安全設施。
農村公路交通標識應具有良好的夜間可視性,農村公路交通的標志材料結構形式,可因地制宜靈活使用標志材料,采用鋁合金,鋼材,合成樹脂食材,目成等多種形式,可以較長時間的使用效果;在旅游,校車,公交功能的農村公路上應該設置齊全的交通標識,,還應該在農村公路交通多發幾段容易發的交通事故的路段,遍布交通標志;規范行人過街行為,根據行人交通量,合理設置人行橫道線,并配合設置停止線、行人信號燈、人行橫道標志等;強化車速控制,完善限速標志,施劃減速標線以及設置其他物理性減速設施;強化警示提示,完善相關標志,增設村莊警告標志、注意行人標志、注意信號燈標志等,增設閃光警告信號燈。
(四)開展穿村過鎮路段精細化交通組織。
深入推進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燈萬帶”設置規模,推進農村公路平交路口精細化設計,推廣城市“小路口”、農村“大路口”的設計理念,為車輛、行人間讓行提供條件;設置信號燈的穿村過鎮路段的路口,借鑒城市路口施劃引導線;開口較多的穿村過鎮路段,封閉或合并臨近交叉口,系統性設置大型車輛左轉和掉頭交叉口;增加穿村過鎮路段超速、違法,現場執法設備;道路線形突變路段或視距不良路口路段增設安全警示提示設施;交通沖突較多的穿村過鎮路段,統一警示裝備形式以及提示方式。
四、總結
本文通過多角度對于駕駛環境的多方面因素進行分析比較,發現駕駛環境差異對于道路交通的影響。基于農村道路現狀及對策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多項影響因素,都在影響著農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政府及相關人員應該從道路安全的現狀出發,提高農村駕駛員的教育培訓。通過對路段進行實地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來達到進行減少這些事故發生的隱患,改善交通的通勤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鳳鳴.構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體系[J].勞動保護.2010(07):56-58.
2.馮杰,邵毅明,江愛民,周陶.山區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對策[J].中外公路.2010(04):362-365.
3.張朝剛.汽車駕駛員的視覺特性與行車安全[J].商用汽車,2001(9):48-49.
4.方鼎.汽車駕駛員動態視認性的試驗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