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青
摘 要:古人云,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不僅要傳播知識,更需傳播愛的種子,幫助學生培養至善品德。
關鍵詞:師德;教育;高校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影響。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對我國教育的發展亦有重要作用。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有高質量的教育,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和祖國需要的社會主義接班者和建設者。
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2019年,我到廣州工商學院任職,能夠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倍感光榮。時光荏苒,三年來,為了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使自己在高校的工作更有深度、更接地氣,一直是我認真思考的問題和追求的方向。高校教師擔負著傳授知識、提升技能、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責,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學時期,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學生至真至善品德,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的方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我不斷學習總結經驗,今后將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努力,踐行做一名合格的有溫度的“四有”好教師,做教育路上的幸福筑夢人。
第一,做有溫度的“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俗話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只有教師具有堅定的正確的政治信仰,才能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黨員,我將堅決服從黨的領導,永遠相信黨愛黨,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用理論堅定信念。積極參加學院開展的師德師風建設等實踐培訓活動,用實踐增強信心。在近三年的教學活動中,將通過課堂思政和所教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經濟法等課程結合方式,在課堂中,運用時事案例、短視頻教學方式,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基礎學科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及時高效解決當代大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引導大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第二,做四有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職業具有向師性特征。教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大學生年齡一般為18-22周歲,正處于形成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掌握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關鍵時期。因此,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下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見賢思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品質,為人師表,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質。
要成為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首先,高校教師必須要熱愛、忠誠于教師職業和教育事業。其次,高校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利用好網絡平臺,如,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努力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不斷學習張桂梅等先進優秀人物事跡,學習“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的高尚和優秀的品質,努力堅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底線。教師也應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師德師風月”活動及思政培訓活動,在與優秀教師學習交流中、教學課堂思政中不斷提升道德修養。最后,好老師的道德情操終究要靠踐行。通過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志愿服務,幫扶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以自己的模范行動不斷影響和鼓舞學生。比如,本學期,我在積極參加抗疫志愿者服務時被學生看到,看到學生在核酸排隊時給我豎起來的大拇指,那一刻突然明白了,言傳身教的深刻意義。
第三,做有溫度的四有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老師自古就被稱為“智者”。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要給學生一碗水僅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當今時代,要給學生一碗水,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自己所了解掌握的必須要遠遠超過所要教給學生的范圍,即在新時代,教師必須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特別是作為一名會計學院的專任教師,會計準則和相關理論知識的變化,會計學科知識綜合性很強,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業務與財務融合能力、會計與大數據融合能力,更好地授之以漁。今后,我將會不斷學習企業會計準則,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入到企業一線實踐鍛煉,努力把自己的實踐經驗轉化為教學力量,生動有趣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靈活應對課堂中問題。作為高校專任教師,需要把科研與授課相結合,不斷提高授課的水平和廣度、深度。與此同時,在信息時代,也要不斷學習新媒體教學方式,把傳統教學方式與新媒體結合,提高學生抬頭率,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面對新知識的挑戰和社會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新時代教師,必須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態度,不斷充實提高自己,不斷更新完善知識體系,作一位真正的“智者”。
第四,做有溫度的四有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俗話說“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授課的過程中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在學生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會溫暖治愈學生,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會傷害到學生,毀滅一個天才。因此,教師必須謹記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和長處,并因材施教。此外,在授課的這三年里,我總結了經驗,即教師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和贊美,教師的一句鼓勵,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和自尊,甚至改變學生的一生。
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教學實踐中、在教育管理和改革發展中不斷鍛煉成長起來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我一定會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信仰,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質,不斷提高業財融合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多理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做一個有溫度的“四有”好老師。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 陳大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1(04)
[2]將師德師風貫穿于教育全過程[J]. 葛成明,劉大勇.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