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彭州龍漕溝區域突發山洪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央視新聞報道,8月13日15時30分許,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龍門山鎮后山下雨,引起龍漕溝區域突發山洪,導致群眾被困。至記者發稿時,已造成7人死亡。好好地出門游玩,為何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近年來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有些網紅博主將龍漕溝描述為“原生態景區”“冷門耍水地”等,甚至分享了攻略,推薦網友到此處玩耍。對此,平臺是否該負相關責任?
龍漕溝曾是熱議的“網紅”打卡地
據悉,龍漕溝曾是多個社交平臺上熱議的“網紅”打卡地,以“免費耍水”“小眾森林徒步秘境”等為賣點。有網友曾發帖稱,夏日從成都市區前往該地露營消暑的游客眾多,甚至會引發堵車。
龍漕溝雖美,卻屬于未開發景區。據龍門山鎮人民政府官方微信號“山水龍門”介紹,龍漕溝屬于未開發景區,無任何旅游設施配套,環境承載能力有限。同時,龍漕溝屬于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災要求,禁止一切人員進入河道內。當地居民也表示,龍漕溝周圍一直有鐵絲網圍著,溝里路很難走,本地人都不會過去玩。
珍愛生命,不要下河,鐵絲網立了,警示牌也掛了,本地人都不會去玩的“危險之地”,為何能成為野生“網紅”打卡地?這背后不乏一些網紅博主的“推波助瀾”。
在8月13日突發山洪災害前,“小紅書”客戶端上還大量充斥著“安利”游客們去往龍漕溝的文章。“超級好耍”“徒步秘境耍水避暑”“露營神仙去處”……在社交網絡中,還能看到之前不少博主在“小紅書”等平臺分享的游玩攻略。在這些文章中,鮮少提到該地區存在的自然風險,也少有人提到該地點屬于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只寫到了此處有多么美麗和好玩。
實際上,網絡流傳的視頻中,在龍漕溝的河灘、溪流等地,都能看到明顯的提醒標志、橫幅,勸阻游客。當地媒體也曾在其短視頻賬號上發布提醒“網紅打卡點暗藏危機”:“最近,某短視頻平臺關于我市龍漕溝的游玩攻略火了。不少游客被吸引前來打卡觀光。但殊不知,龍漕溝屬于山洪易發區,極大地威脅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社交平臺上野生景區推薦數不勝數
不僅是龍漕溝,在社交平臺上還有許多網友曬出在其他河道中玩耍、跳水的畫面,其實這些河道也存在安全風險。
近年,在社交平臺上這樣的“種草”推薦數不勝數,打著“野生”“小眾”“探險”的旗號,卻暗藏著安全隱患。一方面,博主們為了推薦所謂的“野生”打卡地,只顧吹噓目的地有多美有多好,往往對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只字不提,只顧展示“歲月靜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網友看到博主“種草“,被精致的圖文所吸引,也容易“上頭”,即便是未開發景區,也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問題不大”。
不可否認,如今網絡推薦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野生打卡地從名不見經傳到人山人海,中間往往只需要幾位博主的幾篇精彩圖文即可。但如此不負責任的“種草”,極易帶來安全隱患,甚至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微博中,一位名為“云冉書”的博主曾曬出圖片,圖片中能看到其曾于7月8日,在一短視頻平臺,舉報“小石河野炊攻略”的相關視頻,舉報描述中寫道:“成都從五月份進入汛期,小石河是汛期危險路段,有提示不能靠近河流……請審核下架!”但首次舉報并沒有成功,平臺表示“暫時無法判定舉報對象存在違規”。而在該博主曬出的第二張圖片中,其在7月16日舉報的視頻,得到了“舉報通過,正在處理”的結果。
敬畏自然 珍愛生命
對于這類“網紅”種草必須進行及時的清理和規范,不可任其胡來。
首先,平臺要負起責任來,對于這一類內容要嚴格審核,違規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的要進行限流或者屏蔽,還可對相應內容打上水印進行安全提醒。同時,網紅博主在“種草”類似野生打卡地時,也要遵守當地的規定,不可盲目推薦,更不能為了吸睛,一味吹噓,慫恿大家去“探險”。
當然,發生這樣的不幸,游客自身安全意識淡薄也有很大的責任。故此,還要提醒廣大網友的是,理性看待“網紅”打卡地,遵守規則,量力而行,不可貿然前往。珍愛生命,保持敬畏心,才是親近自然的正確方式,切不可拿自身生命安全當兒戲。
(據澎湃新聞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