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改艷
摘要:中考現代文閱讀復習內容龐雜,時間緊促,更需要以課標和課本為綱,以教材文本帶動課外閱讀。以群文閱讀策略整合教材上的文本,助力中考現代文閱讀的復習,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中考現代文閱讀整合教材文本;群文閱讀
新課改實施以來,“創新教學”成為了課改后的關鍵詞。隨著2022年新課標的出臺,“整合內容,創新教學”成為了語文教學思路中的重點。而中考復習內容龐雜,時間緊促,更需要的是分類與整合。特別是對于現代文的復習,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有效復習。就需要以課標和課本為綱,以教材文本帶動課外閱讀,積極地、有創意地活用教材,拓寬學生視野,給學生以啟發和引領。
群文閱讀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總結出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以群文閱讀的方式,整合教材上的文本,助力中考現代文閱讀的復習,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通觀教材,選擇典范,分類梳理。
這一步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必須從宏觀上去把握每一冊書的內容,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文章,并將這些文章進行分類,以典型的文章為例總結此類文章的寫作思路、情感主題、語言特點等。以記敘文為例,我們可以將記敘文分為:
1.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如《背影》《阿長與<山海經>》《老王》《臺階》等
2.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為重點,如《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等
3.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托情懷為主,如《春》《濟南的冬天》等。
4.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為主,借象征抒懷,如《白楊禮贊》《紫藤蘿瀑布》《貓》《一顆小桃樹》等。
分類是為形成群文做準備,分成幾大類之后,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群文分類,可以從主旨、內容、風格、表達方式等角度進行分類。角度確定好后就可以進行群文閱讀。
(二)選擇整合角度,對比閱讀。
我在復習記敘文時,嘗試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來復習教材上的重點篇目。在復習寫人的記敘文時,我將《阿長與〈山海經〉》《老王》《臺階》這三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復習。先讓學生快速回顧三篇文章,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篇,之后我將喜好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然后進行三個大組比較式閱讀。
在進行品讀之前,我給了學生一些提示:文章是怎樣通過事件表現人物的?這三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人物有哪些共同點?這類人物身上有哪些共性?
三個大組在問題串的導引下通過合作學習,討論研究,之后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雖然每個組只對自己所選的篇目進行了細讀和研討,但是當其他組在匯報交流時,其實已經達成了知識共享,群文精讀的目的。交流學習之后,學生會重構語文知識,看到事物之間的關聯,自然水到渠成地生成共識:這類人都是社會中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他們身上都有著中國農民所具有的樸實善良、堅忍、謙卑的特點。作者對這一類人的情感不只是有同情,更多的是贊美。
通過這樣的“群文閱讀”,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再也不是孤立地去讀文本,而是將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整合,并運用于中考中。學習了這三篇文章之后,我選取了陜西省2015年中考閱讀《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學生就很容易的將課內所得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閱讀,學會了遷移運用。
(三)對接中考,歸納積累方法。
“群文閱讀”除了可以將主旨、內容、語言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形成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接中考,從閱讀中歸納方法。
從中考現代文閱讀考查要點來看,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體味和推敲重要段落或詞句在文章的意義和作用。
3.理解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4.感悟主旨,拓展延伸或學以致用。
這四個方面無非是從篇、段、句、字詞的角度,逐步由整體到局部考查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我用幾何學上的概念把它概括為面、線、點,而中考現代文閱讀,考查題目一般就是四五個,由面到線到點再回到面上。
平時,我們通過典型文章的閱讀與訓練,閱讀技巧已經潛移默化地滲入到了孩子的頭腦里,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能夠對接中考,適時地引導學生將這些閱讀技巧系統地整理出來,形成一套靈活多樣、可以隨時遷移的閱讀方法,那學生在應對中考現代文閱讀時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例如,對接中考,寫人記敘文的閱讀要點共有六點:抓六要素,概括內容;尋找線索,理清順序;刻畫人物,讀懂品質;運用手法,巧妙敘事;抓關鍵句,悟其情理。有了這些歸納的方法,學生在閱讀的有限時間內就能很快抓住要點,提取信息,準確理解文本內容。
總之,現代文閱讀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它是中考語文中的一塊肥肉,但同時也是一塊硬骨頭,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對教材進行整合,在短時間內增加了閱讀量,而且立足教材,提高了學生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遷移能力。學習過程中,老師問題串的導引,目標明確;學生自主探究,形成了自己的閱讀體驗,激發了學生復習的主動性,避免了照本宣科的乏味。只要我們緊抓課內的現代文閱讀,采用群文閱讀的理念,注重對比整合,掌握方法,中考現代文閱讀這塊肥肉最終一定會吃到我們嘴里。
參考文獻:
[1]孫洪玉以群文閱讀助力中考復習[G]. 南北橋. 2016
[2]周宏雁 記敘文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策略[G]. 義務教育專題研究. 2020
作者簡介:閆二轉(1996.7.3),女,山西省太原市,漢族,云南藝術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歷史與文化研究,碩士研究生,職稱無,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