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得順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處于道德修養、思想意識得以形成、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與引導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形式來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此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道德修養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強化策略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深化,外來思潮紛紛涌入,這就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日益復雜,尤其是是非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小學階段學生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意識的熏陶,對其身心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教育形勢下,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并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與創新,來構建一個嶄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局面,以此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
一、更新、轉變教育理念,充分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開展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自身教學理念的更新、轉變首當其沖。因此,在當前注重立德樹人的教育時代中,教師應摒棄以往功利性的教學思想,在對思想道德教育給予充分重視的基礎上實現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與轉變。首先,教師應樹立德育為首的教育意識 。德、智、體、美、勞作為小學階段最為基礎的教學內容,德育教育位于首位。這樣教師就應對德育教育自身的重要地位給予充分的認知,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德育教育的內容、形式及策略進行積極的探究與完善,以此獲得高效的德育教育效果。其次,教師應注重個性化德育教育思想的貫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應對學生自身具有的個性化差異與需求給予充分的認識,并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實踐中進行個性化德育教育思想的貫徹與落實。這樣就使學生能在德育教育中進行個性化的生成,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具有個性化的發展。
二、豐富、拓展教育內容,實現思想道德教育角度的開拓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以往的道德思想在新的時代中也呈現出了嶄新的形式。在這種教育形勢下,課程改革雖然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教材中的教育內容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不完善性。因此,在當前的小學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不僅應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時更應結合時代發展需求,通過教育內容的豐富與拓展,來對學生進行更具時代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如,自21世紀以來,人們步入了網絡時代,互聯網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網癮傾向、網絡暴力等現象日趨嚴重。在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針對這種現象,就應積極的進行網絡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融合與拓展,使學生在新德育教育內容的學習中,掌握網絡技術的正確、合理運用方法,實現學生思想道德方面更為全面的發展。
三、優化、創新教育形式,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形式的優化與創新是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德育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徑。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就應積極的進行德育教育形式的進一步優化與拓展,以此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元的德育教育局面。如,專門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是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能使學生更為全面、系統的了解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論知識。教師就應積極的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以及課程體系更為科學的設置,使其思想道德主渠道的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育進行結合,通過滲透教育的形式,來潛移默化的進行學生道德意識、思想觀念的引導,以此促進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增強。
四、注重道德教育實踐,組織開展豐富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實踐出真知”,在任何一項學習中,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的結合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能力的內化,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不僅應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更應注重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使學生能在對活動的參與中,具有實踐性的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從中獲得真實、深刻的學習感受,以此實現學生自身思想道德意識的優化。如,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掃墓、參觀歷史博物館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不僅通過清明節由來、風俗的了解,獲得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同時還能在活動中感受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此提升了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五、積極構建教育網絡,實施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個長期、持續、系統性的教學過程,涉及著非常廣泛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資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應積極的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時還應積極的進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元化教育力量的聯動,以此形成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在良好教育合力的推動下,獲得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如,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通過通訊、網絡等多種方式來向學生家長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引導,使學生家長能成為教師的助力,通過家庭教育的方式進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鞏固。
總之,思想道德教育是當前社會形勢下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良好道德意識的形成以及高尚道德品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就應從自身的教育理念、思想道德內容、形式、活動以及教育網絡的優化、構建,來對小學生實施更為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良好道德品質優秀學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汪建平.網絡時代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J].家長,2021(14):42-43.
[2]張芳林.在新教育中如何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新課程,2020(04):226-227.
[3]陳元慧.關于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6(39):85.
[4]汪桂英.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5(16):256.
[5]劉玲.以現代文化為引領 加強新疆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4(0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