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鑫




摘要: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受到學習任務、經費、安全等條件的限制,地理教師很難經常把學生帶到校外進行觀察和調研。如何在常態地理課的情況下培養學生實踐力,本文以多變的天氣教學為例,探索常態課下如何挖掘生活資源培育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路徑。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天氣預報;多變天氣
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地理實驗、調研和考察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和行為能力。學校因為受經費、學習任務、安全等因素的限制,地理老師不可能經常帶學生去做實驗、外出考察和調研。那我們常態課的情況下,在核心素養培育的理念下,如何充分挖掘可能有的生活資源,培養學生的實踐力,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地理的效率。下面我們以多變的天氣教學為例,就常態課中如何圍繞實踐力的培養,開展教學活動。
一、圍繞培養實踐力意圖進行教學設計
地理實踐力的培育不僅要求老師對教學內容有著深度的理解和提煉,更要求地理老師要結合實踐情境進行聯系和加工,將地理知識融入生活情境,提升現場學習力,讓學生把地理知識學習、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多變的天氣涉及到生活中的天氣和氣候,人們一般不注意這二個概念的區分,經常容易混淆,那么到底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天氣與氣候有哪些特征?天氣預報的過程中,有一些符號它們到底代表什么?如何才能看懂天氣預報?
通過地方臺的天氣預報的視頻,從主持人的主持詞中引出有關天氣和氣候的判斷,舉生活中一些常用的語句讓學生分析是天氣還是氣候,從而引出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并與學生一起分析天氣和氣候的特征。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的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天氣是時刻變化的。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大氣的一般狀況,比較穩定不變的。然后讓學生聯系實踐生活,說說天氣和氣候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聯系。從地方臺天氣預報視頻中的天氣符號,引出天氣符號,并且讓學生明白各種符號所代表的含意;提供全國各地的城市天氣預報信息,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來預報天氣,幫助學生對天氣的理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
二、圍繞培養實踐力意圖進行教學目標設立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與人類生產生活有著很多的聯系,將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到課堂上,有利于誘發學生的實踐意識,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多變的天氣我們通過觀看地方臺的天氣預報視頻讓學生根據主持人的主持詞進一步了解天氣與氣候的含義及差別,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與氣候的術語,并說明天氣與生活的關系;通過天氣預報視頻讓學生學會識別衛星云圖、常用天氣符號,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和播報,根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學生通過天氣預報的情境分析、理解天氣和氣候的區別,掌握天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這樣不但能從中學到知識,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掌握的地理知識比較牢靠,還能做到靈活的運用。
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方式有多種:地理實驗、地理觀察、地理體驗、地理制作等。地理體驗是親身去經歷從而認識地理現象的方法,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不應局限于野外考察和調研,課堂上也可以利用一些實驗和視頻進行觀察和分析,讓學生有一定的實踐體驗。多變的天氣通過視頻讓學生感知天氣和氣候的特征和區別,了解天氣預報是通過天氣符號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地理實踐力主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角度觀察、思考、分析,將地理感性認識上升到地理理性知識,增強學生解決地理實踐問題的能力和責任。
三、圍繞培養實踐力意圖進行教學過程設想
從南通天氣預報中認識天氣,了解天氣的含義與特征——從南通天氣預報中主持人提到“秋高氣爽”,學生分辨天氣與氣候的區別——關于天氣和氣候詞區分游戲加深對二者的認識——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天氣的影響——從天氣重要性上感受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引出天氣預報的衛星云圖與常見天氣符號——小組合作“天氣符號我來畫”活動加深對天氣符號的認識——從南通區縣天氣預報中引導學生進行天氣播報,鼓勵學生結合天氣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小組合作創造性的播報天氣預報,在活動中體會天氣預報的價值,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地理表達力。
四、圍繞培養實踐力意圖進行教學活動設定
實踐力培養的地理課堂以活動為載體,以問題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多變的天氣的天氣和氣候的區別,以學生生活中的詞語進行游戲和舉例談談天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體會天氣和氣候的特征,最后能靈活運用天氣和氣候的詞語。天氣符號的辨識讓學生自己畫畫天氣符號,然后組內學生交流點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增強辨識能力,再進行爭當優秀主持人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理解到天氣預報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學生們快樂的進行比賽,預報的天氣越來越規范,花樣預報對生產生活的提醒,也越來越準確,提醒人們外出多穿衣服,注意自來水管道防凍,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預報的游戲讓學生有了一次天氣預報的生活體驗,將地理知識和生活經驗有了一次深度的融合。
第三章第一節 《多變的天氣》課堂學習活動記錄單
【學習目標】
1.了解天氣與氣候的含義及區別,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與氣候的術語,并說明天氣與生活的關系;
2.學會識別衛星云圖、常用天氣符號,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和播報,根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自主先學】
1.什么是天氣,天氣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氣候,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是什么?
(一)衛星云圖上,綠色、藍色、白色表示什么?
【合作展示】
活動一:天氣符號我來畫
要求:請你在《天氣符號我來展示》表上畫出兩個天氣符號。
建議:1.使用下發的熒光筆畫符號,會更精美;
2.每人畫兩個天氣符號,完成后小組相互交流,認識同小組成員畫的天氣符號;
3.每組推選畫的最好的同學上臺展示。
活動二:爭當優秀天氣預報員。
要求:1.分小組播報北京、南京、福州、哈爾濱、烏魯木齊、重慶、南寧的天氣;
2.每一小組由組長分工,創意性的進行天氣播報,成員對照地圖確認本小組播報的城市在中國的位置、播報當天的天氣、根據當天天氣狀況對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做溫馨提醒。
3.上臺展示時,可以1人播報,1人演示天氣狀況,其它成員增加溫馨提醒,要求不限,期待你們的集體智慧。最佳預報員,就是你喲!
【鞏固提升】
1.下列詩句中不是描述天氣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D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徐霞客在《游天臺山日記》中寫道:“四月初一日,早雨……初二日,飯后,雨始止……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燁燁[1],決策向頂……嶺角[2]山花盛開,頂上反不吐色[3]……”(注釋:[1]燁燁:明亮,燦爛。[2]嶺角:山腳。[3]吐色:開花)。表一為“部分天氣符號表”。
①~④天氣符號中,分別與游記中初一、初三天氣狀況相對應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③①D.④②
【課外拓展】
一、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長河里,漸漸形成了很多傳統氣象諺語,它無處不在地指導著一年四季的諸多農事,告訴人們如何避免風霜雪雨對人們的侵害,告知人們如何巧妙利用大自然規律,去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取得農業方面的最佳收成,請你收集天氣諺語吧。
2.請你列舉出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及其預防措施,這是我們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延伸。
以實踐力培養為目的的多變的天氣的教學設計,為平時地理老師常態課地理實踐力培養提供了思考和實驗。只要我們老師有心,從生活情境出發,完全可以在常態課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觀察、調研,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
參考文獻:
[1]尤加敏 地理核心素養之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路徑探索[j] 理論與實踐 2021(8)
[2]施素娟 高中地理實驗教學中實踐力培養路徑探析[j] 反思研討2021(14)
[3]丁義維 楊廣斌 李亦秋 基于情境教學的地理實踐力培養路徑探索[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