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茜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在通信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與技術人員應加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研究,并在通信智能化建設項目中合理應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促進通信智能化工程的信息傳遞、信息安全、設備控制和設備檢測等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優勢,與通信工程協同發展。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就是將現代先進的電子技術作為基礎,通過集成電路、計算機技術等集成方式,實現信息控制與處理的一種先進技術形式。作為網絡通信和信息技術的集成,該技術所涉及的領域主要包括信息系統和電子設備的開發、設計以及集成等。隨著當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關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研究也開始朝著更多的領域延伸,如以聲音和圖像為主的信號或數據的傳輸,電子信息工程正朝著集成化、小型化、移動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1]。
所謂通信智能化建設,就是將智能化的通信網絡建設以及智能化的通信功能實現作為目標而進行的通信工程建設[2]。當今,通信智能化建設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得到了開發與應用,并逐漸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特別是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通信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使通信工程建設的智能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伴隨著電子信息工程這一技術的深化發展,信息數據傳輸也實現了進一步的智能化。將此項技術合理應用于現代的通信智能化建設中,不僅可以為其信息傳輸及其智能化傳遞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同時也可以實現信息傳輸效率的顯著提升。如:在商務活動中,通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合理應用,保證了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正確性與安全性,信息交互時間顯著縮短,為商業活動過程中的參與者構建一個溝通橋梁。除此之外,合理應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對通信工程變電、繼電保護中的相關故障原因可實現有效識別,并快速實現故障點的切除和處理[3-4]。
目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所呈現出的應用優勢非常顯著,尤其是在信息交互方面,該技術更是對其交互質量和交互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傳統的通信工程中,由于技術水平有限,加之管理效果不佳,導致各種信息漏洞以及傳輸故障極易發生,加之各種外部與內部因素的共同影響,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更是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如果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發生泄露,將會給用戶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在通信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便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將對通信智能化建設中的信息安全發揮有力的保障作用[5]。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具有許多應用優勢,但是,在實際應用也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題,只有突破這些技術難題,才可以充分發揮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優勢。如:在進行電子信息的處理和控制時,相關人員要科學地構建電子信息系統,同時要加強此類系統的開發、集成及其優化等各項工作。
在通信智能化構建中,借助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可讓通信設備實現運行狀態的進一步優化,通過更具可信性的技術機制對相應的信息進行傳輸、處理、儲存和收集,并對各種具備參考價值的信息進行全面整合,使通信智能化建設水平得以顯著提升。
通信工程中的設備都處在比較復雜的環境下,受各種內部與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容易發生故障。但是,由于很多故障都具有繁瑣性和隱蔽性特征,技術人員有時難以明確具體的故障和原因,不能及時查出其出現的位置、具體類型以及嚴重程度,對故障排除和系統應用產生了不良影響。
通過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便可讓這一局限得以有效突破,實現通信智能化設備故障監督、檢測和處理水平的顯著提升。技術人員可以及時明確故障的位置、類型、成因及其嚴重程度,更加高效、準確地處理設備故障,確保通信智能化系統良好運行,充分滿足用戶的實際應用需求。
為了使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能夠在當今的通信智能化建設中得以良好應用,以某語音處理人機交互通信系統為例,進行應用分析。
以電子信息工程語音處理技術為基礎設計的智能化人機交互通信系統,總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在該系統中,將SPCE061A型單片機用作中央處理器,該單片機可實現16位數的邏輯運算,16×16位的硬件乘法運算以及DSP內積濾波運算,且處理速度非常快,可快速實現復雜數字信號的處理。同時,在該單片機中,實現了8路10位精度的ADC集成,在這些ADC中,其中一路負責音頻轉換,它可以將語音信號輕松地采集并傳輸到芯片的內部,再通過內置的AGC自動增益環節進行隨時跟蹤,以此來實現前置放大器中的輸出音頻電平監視,讓采集到的音頻信號電平達到最佳,最大限度降低諧波,實現語音信號的良好控制。
該系統單片機中實現了專用形式的ADC和AGC放大電路集成,其外部電路相對比較簡單。系統中的音頻輸入電路示意圖如圖2所示。
VMIC的主要功能是為傳聲器供電,Vss為系統中的模擬地,VCM為參考電壓,MICP腳為揚聲器X1中的正極輸入引腳,MICN為負極輸入引腳。用戶對傳聲器講話時,伴隨著傳聲器中聲音輸入的變化,這兩個引腳也會有波形發生變化,在單片機兩個端口位置產生兩路反相波形,然后傳輸到單片機中的運算放大器,實現音頻放大處理。被放大后的音頻信號會從ADC轉換器中通過,實現數字量的轉換,并在對應的寄存器內保存起來。系統會對相應的數字音頻進行識別、壓縮以及播放等各項處理。
在該系統的單片機中含有兩路10位形式的DAC,將其與功放電路外接,便可進行語音播放。VDDH為參考電壓,Vss為該系統中的模擬地。具體應用中,音頻信號可通過單片機中DAC引腳,輸送到音頻輸出電路中DAC一端,從R9音量電位器調節端通過,再輸入SPY0030型集成化音頻功率放大器中進行音頻放大,然后再借助該放大器將音頻信號傳輸到外接的揚聲器中,這樣便可實現聲音的播放。
該系統的軟件總體設計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在該系統中,單片機的RAM可保存語音命令方面的特征模型,但是因單片機的儲存資源比較有限,為防止新特征模型不能在RAM中儲存的情況發生,就需要先借助于BSR-DeleteSDGroup(0)這一函數對RAM中的全部特征模型自動進行定期刪除,實現空間的有效釋放。進行BS-Flag智能檢測,如果檢測到的值是0xFFFF,則說明系統沒有經過訓練,此時就要調用BSR-Train這一訓練函數,實現語音模型的科學建立。這里的CommandID屬于命令序號,其范圍在0x100~0x104之間,且每一組都有唯一的訓練語句,TraindMode所代表的是訓練次數,為達到良好的可靠性,具體應用中,最好進行兩次訓練,這樣便可有效避免命令識別朝著噪音傾向的情況發生。BS-Flag如果是其他值,則說明系統已經經過了訓練,也就是進行了語音模型的裝載,此時便可進入到識別狀態,在識別之后便可將相應的語音輸出。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融入到了越來越多的產業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此項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通信智能化建設中,該技術在通信智能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應用優勢。經實踐應用與研究發現,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合理融入到通信智能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傳遞的速度與質量顯著提升,有效確保了通信的安全性,對各種智能化通信設備監督與控制,能及時發現并解決智能化通信設備實際應用中的相關問題。由此可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通信智能化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