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5G-Advanced網絡的位置服務與關鍵技術

2022-07-07 05:42:40艾明侯云靜周潤澤蔡茂
電信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用戶信息

艾明,侯云靜,周潤澤,蔡茂

研究與開發

5G-Advanced網絡的位置服務與關鍵技術

艾明1,2,侯云靜1,2,周潤澤3,蔡茂4

(1.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2.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1;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4.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3)

3GPP制定的5G標準Release 15(Rel-15)版本僅支持緊急業務的位置服務需求,在Rel-16完成了5G位置服務網絡架構、網元功能、端到端流程設計、定位參考信號、測量量、測量流程等的標準化后,成為了支持商業場景位置服務的完整版本。Rel-17則進一步縮短了定位服務時延、提升了定位精度到米級。3GPP在2022年開始Rel-18位置服務和定位研究項目,主要包含進一步提升定位性能指標(如更低時延、更高精度和更低能耗),以及進一步擴展定位功能(如支持Sidelink定位、用戶面定位和衛星接入場景的終端位置驗證等)。在介紹Rel-15/Rel-16/Rel-17位置服務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提出、分析了實現Rel-18定位的部分潛在關鍵技術,指出了6G網絡的定位需求是更高的精度、支持更高速度場景的定位、支持更多的垂直行業和場景,人工智能、太赫茲通信將成為實現6G更高精度定位的潛在關鍵技術。

5G位置服務;低時延定位;低功耗高精度定位;Sidelink定位;用戶面定位;6G定位需求

0 引言

5G網絡的位置服務指將接入5G網絡的終端的位置提供給請求方,如連接到5G網絡的來自各行業的客戶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5G標準的第一個版本(Release 15(Rel-15))開始支持位置業務[1],優先完成了滿足緊急服務和監管業務的位置需求的標準制定,例如,終端進行基于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緊急呼叫時,網絡將主動發起針對主叫終端的定位流程,及時將獲得的終端位置信息提供給被叫方(如警察局、消防站等),解決了主叫人可能無法提供其當前位置的問題。從Rel-16開始,5G位置服務擴寬到可支持商業(移動寬帶、物聯網等)場景,引入了位置服務能力開放、支持非3GPP接入技術的終端定位、用戶定位隱私保護等特性,以提升5G網絡的盈利能力。3GPP SA2工作組牽頭完成了基于服務化的5G位置服務網絡架構設計、相關網絡功能的定義、端到端流程設計[2],RAN1工作組牽頭完成了5G新空口(new radio,NR)定位參考信號和定位測量等內容的定義。在Rel-17階段,為進一步研究提出了支持高精度、低時延位置服務的方法,在標準中了引入了預定時間的位置服務[3]、提前存儲終端定位能力[4]等方法,并對無線資源控制去激活(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active,RRC_inactive)狀態下的定位機制[5]、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請求定位參考信號(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6]、定位參考單元(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PRU)[7]等機制展開了研究。經過Rel-16和Rel-17兩個版本的演進,5G位置服務標準已經覆蓋toC業務(如對智能終端的定位)和toB業務(如工廠中生產設備的定位),定位精度也可以達到亞米級(如文獻[8]所述某些特定的條件)。

垂直行業用戶對于5G位置服務和定位能力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如何在企業園區中提供經濟、可靠、高效、安全的定位系統,這必將要求5G位置服務系統進行持續增強和優化;另一方面,需要支持定位的新的場景不斷出現,3GPP SA1工作組在Rel-18的相關課題[9-10]中提出了新需求和性能指標,如5G系統要同時支持終端的“低功耗和高精度定位”和支持對通過車載移動基站接入的終端進行定位等[11]。

Rel-18是5G-Advanced時期的第一版本,2021年年底在3GPP SA和RAN全會分別通過了新的定位課題的立項,將進一步提升位置服務[12]和定位能力[13],主要研究更低時延、更低功耗、更高精度的定位,用戶面位置服務的增強,如何滿足衛星接入場景位置服務需求等,與系統架構相關的工作已于2022年1月開始,將于2023年年初完成端到端流程設計[14],預計2023年年底可以完成協議詳細設計。

本文在介紹5G網絡位置服務的基礎上,重點介紹Rel-18階段(即5G-Advanced網絡)的研究內容和部分潛在關鍵技術,最后對6G定位技術進行了展望。

1 5G網絡的位置服務

1.1 5G網絡的位置服務架構

基于服務化的5G系統的位置服務架構如圖1所示[2]。其中控制面網絡功能提供的服務化接口的名稱按照Nxxx方式表示,xxx為對應網絡功能的英文名稱縮寫,如:Nnef為網絡開放功能提供的服務化接口。Le、N2分別為對應網元之間的接口。

圖1 基于服務化的5G系統的位置服務架構[2]

基于該架構,位置服務的請求方可以是UE、LCS client或者應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LCS client或AF可以請求單個目標設備或者一組目標設備的位置信息。當收到來自網絡開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或網關移動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的位置服務請求時,5G系統首先確定為目標設備的服務的接入和移動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并由AMF確定為目標設備服務的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由LMF根據請求給出定位精度、時延要求,選擇定位方法后,觸發具體的定位流程。如果選擇的定位方法是基于網絡(network based)的方法,LMF負責進行定位計算(涉及從接入網和終端獲取定位計算需要的測量信息等過程)、反饋計算得到的位置信息等;基于UE(UE based)的方法,則由終端反饋位置信息。

1.2 基于控制面的5G位置服務

如第1.1節所述,基于5G網絡的控制面功能的信令交互的位置服務端到端流程,屬于控制面位置服務,主要涉及LMF、無線電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UE、AMF、GMLC、NEF等網元。LMF到UE信令的協議棧如圖2所示[15],LTE定位協議(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主要實現UE和LMF之間關于位置測量量、位置計算結果的交互[16]。新空口定位協議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17]用于NG-RAN和LMF之間傳輸與定位相關的消息。

基于5G控制面的位置過程包括移動被叫位置請求過程、移動主叫位置請求過程、推遲的移動被叫位置請求過程、位置業務開放過程、UE位置隱私設置過程和輔助數據廣播等過程[2]。其中,移動被叫位置請求過程指LCS客戶端或AF請求目標UE當前的位置或未來某個時刻的位置的過程;移動主叫位置請求過程是終端請求系統對其自主進行定位的過程,定位結果還可以發送給終端指定的接收方;推遲的移動被叫位置請求過程,可以實現在檢測到相關的事件發生(如UE進入或移出目標區域)或在給定的時間到達時,對目標終端進行定位;位置業務開放過程,定義了NEF收到網絡內的網元或外部AF的位置服務請求后的處理;UE位置隱私設置過程,允許用戶通過終端告知網絡,自己是否愿意被定位,如果不愿意,針對該目標終端的定位過程將無法進行(監管類業務的位置請求除外);通過輔助數據廣播等過程,終端可以接收來自網絡輔助數據,以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如果輔助數據是加密的,UE可以使用從網絡獲得的密鑰進行解密。

圖2 LMF到UE信令的協議棧[15]

1.3 基于用戶面的位置服務

基于用戶面位置(user plane location)指由定位服務器和用戶設備直接通信即通過用戶面的通信完成的位置服務過程,與具體的網絡承載無關,基于用戶面定位的協議和使用示意圖如圖3所示[18]。目前,終端設備和業務平臺提供商的定位服務一般都通過用戶面實現,如谷歌的緊急位置服務(emergency location service,ELS),通過安卓設備和谷歌的定位服務器直接通信實現。

圖3 基于用戶面定位的協議和使用示意圖[18]

安全用戶面位置(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SUPL)[18]規范由開放移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制定。SUPL 1.0版本用在2G/3G網絡,SUPL 2.0.6版本開始支持5G,最新的版本是SUPL 3.0。

在Rel-16和Rel-17時間窗,3GPP沒有深入研究用戶面定位。隨著5G網絡的部署,定位業務面臨新的挑戰:更快的定位回應、更高的安全性、同時支持海量終端的定位等,Rel-18階段即將深入研究5G網絡的用戶面定位[12]。

2 面向5G-Advanced網絡的位置服務需求和潛在關鍵技術

2.1 更高的性能指標要求

2.1.1 更低時延

定位時延對于toB的業務場景非常重要,對于移動速度很快的終端(如快速移動的物流小車),獲取其位置的時延過長可能導致所獲得的位置已經不是終端當前的實際位置了。根據SA1定義的定位時延要求[11],最嚴格的情況下時延要求小于10 ms,普遍的定位時延需求在秒級。降低信令面時延的常用方法是縮減信令交互次數、減少定位請求方和被定位方之間的信令傳輸節點個數等。工業園區場景,特別是LMF設置在園區時,工業園區定位架構部署示意圖如圖4所示[19],上述減少信令節點個數的方法將是縮短時延方案設計的重要技術方向。

圖4 工業園區定位架構部署示意圖[19]

基于現有位置服務架構,位于園區本地的LMF(記為Local LMF)和本地園區RAN節點之間的定位信令消息必須經過位于運營商網絡中的AMF,這種必須經由運營商核心網AMF的迂回信令路由,大幅增加了定位時延。

基于現有的位置服務架構,可以在工業園區內部署本地AMF,由本地AMF在RAN節點和本地LMF之間轉發定位信令。如果對現有架構進行修改,可在RAN節點和本地LMF之間引入新的界面,用于兩者之間直接傳遞定位信令。在具體過程中,RAN節點和本地LMF之間直接傳遞定位信令,如圖5所示,Local LMF可直接和RAN交互定位信令(圖5中第2步、第6步),RAN基于已有的過程從UE處獲得相關定位測量(第3步~第5步)后,直接反饋給Local LMF進行位置計算。

2.1.2 更低功耗

企業園區等toB場景通常部署了大量定位終端,如定位標簽、定位傳感器,因此降低定位終端的成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為了盡可能降低成本,這些終端的能力往往很有限,如不具備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能力、電池容量有限甚至不支持充電。降低單次定位過程中電量消耗,可以提高這些終端的使用壽命,如果同時能夠保證定位的精度,將更好地滿足垂直行業用戶的需求。

為此,Rel-18專門提出了“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例如,對于物料跟蹤,要求同時達到定位精度小于1 m、定位頻率15 s/次、電池壽命達到12~18個月(需求具體描述,請參考文獻[20])。

降低終端的功耗,一方面依賴無線空口的優化設計,如已經引入的RRC-inactive狀態,一方面也需要核心網方面的優化來避免不必要的信令交互。針對物聯網終端,Rel-16已經定義了針對蜂窩物聯網的節能技術方案[1],也定義了利用數據提早傳輸(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機制的低功耗位置服務流程(參見文獻[2]第6.7節),這些方法的思想可供參考。一種RRC_inactive狀態下UE降低功耗的方案如圖6所示[21]。網絡首先通過推遲的位置服務過程,指示UE監測到相關事件時需進行與定位相關操作(第1步)。當UE在RRC_inactive狀態下檢測到事件時,不進入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接態,而是將測量得到PRS信號或者自己計算得出的當前位置,通過NAS信令消息發送給AMF(第2步~第4步),由于避免進入RRC連接態,從而減少了信令開銷和功耗。LMF收到PRS信號完成UE位置計算(或直接收到UE上報的位置信息)后(第5步和第6步),將UE的位置信息發送給NEF或AF(第9步)。

2.1.3 更高精度

在基于NR等無線接入定位過程中,當發射接收點(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向UE發送下行定位參考信息(downlink-PRS,DL-PRS)時,發送和接收DL-PRS的時延如圖7所示[22]。

圖5 RAN節點和本地LMF之間直接傳遞定位信令

圖6 一種RRC_inactive狀態下UE降低功耗的方案

圖7 發送和接收DL-PRS的時延

從圖7可知,UE使用DL-PRS測得的到達時間(time of arrival,TOA)包括3部分:(1)TRP1的基帶(baseband,BB)到天線(antenna,Ant)的傳輸時延,即TDTRP,Tx1;(2)TRP1的天線到UE的天線的傳輸時延,即PropTRP1-UE;(3)UE的天線到基帶的傳輸時延即TDUE,Rxm。因為與時間相關的測量的參考點是Tx/Rx天線,所以TRP1和UE之間的實際TOA應為上述(2),上述(1)和(3)是TOA的定時誤差。定時誤差包括時鐘偏差和UE/基站(即TRP)的收/發定時誤差,經過設備校準之后,UE/基站的收/發定時誤差約為10 ns量級。考慮1 ns的時延誤差將導致30 cm的定位誤差,因此,消除上述定時誤差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3GPP RAN1討論[22]并確定了[13]在接入網引入定位參考單元(PRU)來消除上述誤差。當PRU是一種特殊的終端時,可以擴展UE入網過程,將其注冊到網絡中,也可以配置到LMF供定位過程使用,網絡獲知終端類PRU信息的3種方法及比較見表1。當PRU作為基站功能的一部分時,網絡如何獲知此類PRU的存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當LMF決定需要從已注冊的PRU獲取位置測量信息時,LMF通過發起LPP或NRPPa過程獲得。隨后,LMF使用已知的PRU位置以及PRU測量信息確定校正項,并用于校正定位目標UE的測量信息。

表1 網絡獲知終端類PRU信息的3種方法及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方案三對系統影響最小,但方案三需要在LMF內預配置PRU的信息,有一定的配置開銷,且不夠靈活。此外,LMF充當LCS客戶端的角色獲取PRU的信息時,需要執行完整的定位流程,存在信令迂回和信令開銷大等問題。方案一要求AMF為每個PRU靜態分配LCS關聯ID,當同時有多個定位過程使用相同PRU時,LMF使用同一LCS關聯ID標識不同的定位過程,因此LMF無法區分屬于不同定位過程的消息。方案二要求LMF也支持分配LCS關聯ID的功能,導致AMF和LMF均支持LCS關聯ID分配功能,存在功能冗余的問題。

這3個方案均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如何利用PRU提升定位精度,將是Rel-18的研究熱點之一。此外,利用LMF播發GNSS參考信號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定位精度,也可以降低功耗[25]。

2.2 功能增強的定位技術

2.2.1 sidelink定位

sidelink定位指通過在兩個鄰近UE之間的接口(即PC5接口)傳遞定位參考信號,確定UE的絕對位置或相對位置。sidelink定位的使用場景是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V2X)和公共安全場景(包括終端在網和脫網場景),具體請參見文獻[26]。

以V2X場景為例,有3種基于sidelink的定位模式,包括sidelink絕對定位、sidelink相對定位、sidelink輔助定位[27]。3種sidelink定位模式示意圖如圖8所示。

sidelink絕對定位指根據目標UE(如圖8中的車載單元(on-board unit))和其他UE之間的PC5接口的測量信息、其他UE的絕對位置及計算目標UE的絕對位置(即經度、緯度等信息)計算目標UE的位置。sidelink相對定位指根據鄰近UE的PC5接口的測量信息計算鄰近UE之間的相對位置(相對距離和角度等信息),即圖8中弱勢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VRU)之間的相對位置。sidelink輔助定位指核心網內的LMF計算目標UE的絕對位置時,參考目標UE(圖8右側中間的車輛)的PC5接口的測量信息。

圖8 3種sidelink定位模式示意圖

由于上述3種模式均要求在PC5界面測量定位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基于盡可能重用現有PC5接口的功能的思路,例如,通過增強現有的PC5發現[28]過程,實現在發現過程中完成定位測量和位置計算;也在現有的PC5通信[28]過程之后,通過用戶面傳遞定位信令,完成定位測量和位置計算。此外,也可以在PC5接口引入新的控制協議,一種支持sidelink定位的協議棧如圖9所示[29]。其中,sidelink定位控制協議(sidelink positioning control protocol,SPCP)專門用于配置、協調定位參考信號,傳遞相對定位結果。

圖9 一種支持sidelink定位的協議棧

2.2.2 用戶面定位技術

從移動通信網絡角度出發,用戶面定位技術僅利用5G網絡用戶面及相關特性(如MEC等),即可實現更靈活的部署、更小的時延及支持更大的位置服務并發請求。

(1)基于用戶面定位支持突發大量定位請求

在災害或者事故發生時,網絡可能需要處理大量突發定位請求。如果采用控制面的方案,不但需要多層信令傳輸,還需要經過RRC、NG-AP、HTTP2的協議轉換,將對5G控制面帶來較大的信令沖擊。基于用戶面的方法,由于5G網絡對于高并發數據業務的支持,基于用戶面的定位方法(如使用SLP)可以很好地支持突發大量定位請求。

基于用戶面的方法不受控制面無線RRC消息負荷大小的限制,用戶面的一次交互往往可以傳遞多條消息。例如,一條用戶面位置協議(userplane location protocol,ULP)消息可以同時傳遞LTE定位協議[16]的設備能力報告和輔助數據請求。這減少了信令交互次數,通過并發降低了時延。

(2)用戶面定位對于增強的安全性支持

對于安全敏感的場景,如面向商務(toB)的部署,需要定位信令和數據不出園區的本地定位架構。對于大的園區,部署一個SNPN可以滿足要求,但是成本比較高。用戶面定位則可以經濟、靈活地滿足這個需求。SLP和設備直接通過用戶面通信,可以在多種安全方案中選用滿足客戶需求的方案,如將SLP作為一種邊緣應用服務器(edge application server,EAS)集成到園區部署的邊緣數據網絡中,則各種定位數據都可以留在園區內部。用戶面的數據保護也比控制面要更加直接。

在更多的時候,園區的數據并不是全部敏感的,如大區域的TAC信息,或多卡終端和公共網絡的連接等信息。SUPL 2.1和SUPL 3.0支持發現SUPL定位平臺(discovered-SLP location platform,D-SLP)。公共網絡的歸屬SUPL定位平臺(home-SUPL location platform,H-SLP)可以使用用戶設備的非敏感信息完成粗精度定位請求,在需要更多信息完成更高要求的場景中,H-SLP可以讓園區內部的D-SLP利用更多的信息實現。這樣既可以保證一般性的公共定位業務,同時,對于toB業務的數據,也可以實現更強的安全性。

(3)用戶面定位的局限性

用戶面定位雖然簡單直接,不依賴具體電信網絡。但正是對網絡的獨立性,用戶面的定位技術不能利用上行(uplink)信號的測量結果。與3GPP無線接入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相關的定位方法中,往返傳播時間(round trip time,RTT)和增強小區標識(enhanced cell identity,ECID)需要gNodeB對上行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進行測量,這些方法在用戶面定位中無法得到使用。

對于園區定位,由于區域大小有限,信號同步難度不大,可以實現下行信號的到達時間差定位(down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L-TDOA對于PRS信號同步的要求。從這個角度看,用戶面定位在邊緣計算領域,優勢比較明顯。

圖10 SLP部署示例[15]

另外,SLP直接與用戶設備通信,對于網絡的安全,用戶認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對于SLP的請求,設備的回應也可能有多種選擇。

最后,SLP和用戶設備通信的通道也有不同的選擇。對于緊急呼叫(emergency call)場景,SLP需要通過專有網絡和用戶設備通信;在其他場景,SLP也可能使用IMS網絡或Internet。

總的看來,在3GPP網絡中,SLP有各種靈活性,既可以按照應用功能(AF)或邊緣應用服務器部署,也可以和現有GMLC或LMF一起部署,SLP部署示例如圖10所示[15],支持園區用戶的各種場景。

2.2.3 5G衛星接入的位置服務

5G非地面網(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在一些要求廣域覆蓋的工業應用場景中具有顯著優勢,3GPP SA2工作組已經開展了支持衛星接入網的5G網絡架構、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增強和移動性管理增強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衛星接入網絡的部署示意圖如圖11所示[30]。

圖11 衛星接入網絡的部署示意圖[30]

單個衛星的無線覆蓋可以跨越幾個國家,此時需要根據UE所處的國家選擇接入對應的公共陸地移動網(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UE可以通過GNSS/輔助的GNSS(assisted-GNSS,A-GNSS)等方式獲取當前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給網絡用于PLMN選擇。由于網絡認為終端上報的GNSS/A-GNSS的位置信息是不可信的,因此,僅依賴UE上報的位置信息執行網絡選擇將是不可靠的,特別是無法滿足合法監聽等要求終端準確位置的場景。AMF根據gNB提供的UE所選的PLMN標識和用戶位置信息(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ULI)(在NG-AP消息中攜帶,包含UE當前接入社區的標識等信息)決定是否允許UE在當前的位置接入該PLMN,如果出現ULI的精度不足以讓AMF完成判斷,則網絡會發起定位過程來獲得滿足精度要求的UE位置信息。網絡發起的定位過程會給UE入網過程帶來額外開銷,如果網絡依據該定位過程獲得的UE位置判定該UE不能接入當前PLMN,則網絡會指示UE重新選網,這對用戶體驗影響較大。同時,該過程也增加了監管機構獲得UE位置的時延。在衛星接入場景,如何可靠高效地驗證UE位置,以滿足監管類業務的需求,是Rel-18要研究的熱點之一。由于多種原因,基于衛星接入技術實現對終端定位即基于網絡的定位沒能進入Rel-18的研究范圍[31],這不但給驗證通過衛星接入的終端的位置的研究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和不確定性,也將給通過衛星接入的不具備GNSS能力的終端(如低成本物聯網終端)的位置服務應用帶來巨大挑戰。

3 結束語

本文在介紹3GPP定義的5G位置服務架構、相關網絡功能和流程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Rel-18位置服務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和潛在的關鍵技術:一類是提升定位性能指標的內容,如進一步降低定位時延、降低定位功耗、提升定位精度等,并簡單分析、比較了網絡支持引入PRU的3個潛在方案如何提升精度;一類是功能增強方面的內容,如sidelink場景定位的3種模式和定位實現方法,利用用戶面定位方法來支撐大量突發定位請求、園區場景的位置服務、衛星接入場景如何驗證終端的位置等。

6G時代,位置服務將應用到更多垂直行業[32-33]、新媒體[33],甚至超高速場景[34],如在智能工廠、智慧物聯網等需要實時精確地確定人員、車輛、資產、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裝置以及智能機器臂的位置,定位精度通常需要達到1~5 cm[32,35],有些場景甚至需要達到毫米級;在超能交通場景下,飛機、磁懸浮列車等承載的終端的移動速度將超過1 000 km/h等場景,對6G在超高移速下支持實時通信業務和高精度定位業務提出挑戰[34]。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定位精度的進一步提升,將有賴于載波相位定位[34]、人工智能技術[32]、通信和定位融合[32,36]、超高載波頻率[36]、大規模天線陣列[33,35]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1]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stage 2:TS23.501[S]. 2021.

[2] 3GPP. 5G system (5GS) location services (LCS); stage 2:TS23.273[S]. 2021.

[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ition of a scheduled location time: S2-2109106[R]. 2021.

[4] CATT. UE positioning capability storage: S2-2105123[R]. 2021.

[5] Ericsson. Summary of AI 8.11.3 RRC_INACTIVE: R2-2201068[R]. 2022.

[6] Ericsson. Report on procedures and signaling for on-demand PRS: R2-2200047[R]. 2022.

[7] CATT. [AT115-e][610][POS] PRUs: R2-2108940[R]. 2021

[8] 3GPP. Study on NR positioning enhancements, Version 17.0.0: TR 38.857[S]. 2021.

[9] Huawei. New WID on low power high accuracy positioning for industrial IoT scenarios (LPHAP): S1-210365[R]. 2021.

[10] Qualcomm. New WID on requirements on vehicle-mounted relays (VMR): S1-213262[R]. 2021.

[11] 3GPP.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new services and markets; stage 1: TS 22.261[S]. 2022.

[12] CATT, Huawei. New SID on enhancement to the 5GC location services phase 3: SP-211637[R]. 2021.

[13] Intel Corporation, CATT, Ericsson. Revised SID on study on expanded and improved NR positioning: RP-213588[R]. 2021.

[14] CATT. Work plan for eLCS_Ph3: S2-2200369[R]. 2022.

[15] 3GPP. Stag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UE) positioning in NG-RAN, Version 16.0.0: TS 38.305[S]. 2019.

[16] 3GPP.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LPP): TS 36.355[S]. 2020.

[17] 3GPP. 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 (NRPPa): TS 38.455[S]. 2020.

[18] Open Mobile Alliance, OMA AD SUPL. 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 architecture[S]. 2012.

[19] Huawei, HiSilicon. Key issue proposal on enhanced positioning architecture for vertical use case: S2-2200781[R]. 2022.

[20] 3GPP.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cyber-physical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vertical domains: TS 22.104[S]. 2020.

[21] CATT, Ericsson CATT. Impact on SA2 with DL NR positioning in RRC_INACTIVE: R2-2200295[R]. 2022.

[22] CATT. Discussion on accuracy improvements by mitigating UE Rx/Tx and/or gNB Rx/Tx timing delays: R1-2100385[R]. 2021.

[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and procedures for support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s: R2-2108386[R]. 2021.

[24] CATT, ZTE Corporation, Intel Corporation. Discussion on positioning reference units (PRUs): R2-2109489[R]. 2021.

[25] Huawei, HiSilicon. Key issue for supporting low power high accuracy positioning of GNSS: S2-2200792.23.700-71[R]. 2022.

[26] 3GPP. 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of in-coverage, partial coverage, and out-of-coverage NR positioning use cases: TR 38.845[S]. 2020.

[27] Nokia. Sideling positioning for Rel-18: RWS-210073[R]. 2021.

[28] 3GPP.Proximity based Services (ProSe) in the 5G System (5GS):TS23.304[S]. 2020.

[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w key issue on RAT independent control signaling: S2-2201158. TR 23.700-86[R]. 2022.

[30] Huawei, Thales, Ericsson, et al. Support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R3-220071[R]. 2022.

[31] N Vice-Chair (AT&T), Thales. New WI: NR NT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nhancements: RP-213522[R]. 2021.

[32] 中信科移動. 全域覆蓋場景智聯-6G場景、能力與技術引擎白皮書[R]. 2021.

CICT Mobile. Full domain coverage scenariointelligentconnected-6G scenario,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y engine whitepaper[R]. 2021.

[33] LATVA-AHO M, LEPP?NEN K. Key driver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6G ubiquitous wireless intelligence[R]. 2019.

[34] 劉光毅, 金婧, 王啟星, 等. 6G愿景與需求: 數字孿生、智能泛在[J]. 移動通信, 2020, 44(6): 3-9.

LIU G Y, JIN J, WANG Q X, et al. Vision and requirements of 6G: digital twin and ubiquitous intelligence. [J]. Mobile Communications, 2020, 44(6): 3-9.

[35] NAKAMURA T. 5G evolution and 6G[C]//Proceedings of ICDCN’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2021.2021: 2.

[36] 趙軍輝, 李一博, 王海明, 等. 6G定位的潛力與挑戰[J]. 移動通信, 2020, 44(6): 75-81.

ZHAO J H, LI Y B, WANG H M, et al. 6G localization: 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J]. Mobile Communications, 2020, 44(6): 75-81.

Location services and technologies of 5G-Advanced network

AI Ming1,2, HOU Yunjing1,2, ZHOU Runze3, CAI Mao4

1.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Beijing 100191, China 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201206, China 4. Shanghai Nokia Bell Co., Ltd., Chengdu 610213,China

The Release15 (Rel-15) of the 5G standard developed by 3GPP only supports the location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emergency servic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5G location service network architecture, network element functions, end-to-end process design,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measurement quantities, measurement processes, etc, has been completed in Rel-16, which is the complete version of location services that supporting business scenarios. In Rel-17, further reduction of the location service delay and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are achieved. The 3GPP will start Rel-18 location service and positioning study in 2022, which mainly includes further improving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index, such as lower delay, and lower power and higher accuracy positioning, and further expanding positioning functions, such as supporting sidelink positioning, user plane positioning and UE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verification optimization of satellite access scenario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tus of Rel-15/Rel-16/Rel-17 location services, some potential key technologies for realizing Rel-18 location services were put forward and analyzed. Then, the summary that the positioning requirements of 6G network are higher accuracy support the positioning of higher speed scenarios and support more vertical industries and scenarios was pointed 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erahertz communication will become potential key technologies to realize 6G higher accuracy location services.

5G location service, low delay positioning, low-power high-accuracy positioning, sidelink positioning, user plane positioning, 6G positioning requirement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61931005)

TP393

A

10.11959/j.issn.1000?0801.2022042

2022?01?30;

2022?03?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61931005)

艾明(1974? ),男,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架構、位置服務、定位、智能化等。

侯云靜(1985? ),女,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3GPP SA2標準代表,主要研究方向為定位、網絡切片等。

周潤澤(1988? ),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3GPP SA2標準代表,主要研究方向為定位、授時、5G LAN等。

蔡茂(1973? ),男,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標準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LCS、V2X、Ranging等。

猜你喜歡
用戶信息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Camera360:拍出5億用戶
創業家(2015年10期)2015-02-27 07:55:08
100萬用戶
創業家(2015年10期)2015-02-27 07:54:39
如何獲取一億海外用戶
創業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
建筑創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天天爽免费视频|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自拍偷拍一区|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91精品人妻互换|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1在线丝袜|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66|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毛片一区| 国产微拍精品|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青青草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无码AV动漫|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久久伊人操|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色图久久|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蜜桃视频一区| 男人天堂伊人网| 在线网站18禁| 黄色a一级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不卡二区|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欧美在线一二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