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自主探索、自信挑戰、積極反饋,有利于其形成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行為。幼兒園可以加強幼兒游戲活動與日常生活的銜接,優化游戲材料的投放和活動區域的設置,增強游戲中的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從而讓幼兒在游戲中提升學習能力。
【關鍵詞】幼兒;游戲;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2-0074-02
【作者簡介】楊越,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幼兒園(江蘇泗洪,223900)黨支部書記、園長,高級教師。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幼兒園應“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游戲中,幼兒有更多的思索空間,有更多自我規劃、實踐、反思的機會,有更多社會性交往的行為,有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幼兒在游戲中提升學習能力,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價值,與未來教育的發展前景相契合,也是幼兒發展的現實需要。
一、在游戲中提升幼兒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教育游戲在激發學習動機、發展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參與,以及培養學生的高階能力等方面的功能得到眾多研究的證明。[1]朱家雄教授用“大米綠豆理論”闡述了游戲與教學的轉化關系,他認為“游戲沒有真假之分”,只是有的游戲具有單純的本體價值,而另外一些具有深層的教育意義。[2]深刻發掘游戲的教育價值,厘清游戲的“量—質”關系,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熱情,促成有效的學習。幼兒游戲中的多種元素,如目標、規則、反饋、獎賞結構、興趣曲線、反復游戲,以及沖突、競爭和合作等,有利于促成幼兒形成良好學習狀態。
未來教育要立足“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主體目標,努力培養有創新能力、能解決復雜問題的人,而幼兒時期持久的學習力是教育的基礎。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30學習羅盤”提出未來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個人主體精神”,讓學生成為有目標、有反思意識的主體,能積極地投身到學習過程中以實現自我理解和認可的目標,強調學生需要學會在陌生的環境中自主導航,并以有意義和負責任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固定的指示。[3]在游戲中,幼兒能夠自主探索、自信挑戰、果斷執行、積極表達反饋,進而把游戲探索全過程主動轉化為形成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的能力。
二、在游戲中提升幼兒學習能力的實踐路徑
1.加強幼兒游戲活動與日常生活的銜接
幼兒的生活具有連續性和循環性,幼兒的游戲和生活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幼兒看似雜亂無章法的行為內部是其對生活的理解系統。只有連貫的生活場才能確保幼兒在安定、安全的氛圍中,進行有意識、有目標的游戲,并更加自信自覺地進行探究學習。
一方面,教師應關注幼兒在家庭、社區中的日常生活樣態,關注幼兒的生活內容和質量,發掘幼兒的興趣點。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節日、節氣、自然變化等,創設一定主題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游戲活動,養成主動探究、深度學習的品質。例如,教師在設計“繽紛的夏日”這一主題的游戲活動時,可以在閱讀區放置關于夏天的繪本;在生活區提供蚊帳、涼鞋、涼帽、澡盆等夏季生活用品,供幼兒開展關于夏天的系列活動;在植物角種植睡蓮、荷花、梔子花、薄荷等,并提供紙筆,供幼兒記錄觀察和照護日志;在美工區投放紙蟬、紙蝴蝶、紙蜻蜓等的制作材料,張貼各種荷花、睡蓮等水墨畫,供幼兒臨摹創作;在藝術區提供有關夏天的有聲故事、樂曲等,供幼兒聆聽、演繹。
2.優化游戲材料的投放和活動區域的設置
一些園所為幼兒游戲區域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幼兒卻往往“不去選”“不會選”“避免選”,游戲無法啟動幼兒學習興趣和認同感。因而,為避免幼兒選取困難,幼兒園應增強游戲材料分類的科學性,不能單純根據內容進行分類;增強材料投放的啟發性和情境性,讓幼兒拿到材料后能夠合理使用;提高材料與幼兒興趣匹配度,激發幼兒游戲任務意識,提升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當下,一些班級游戲區域往往以功能劃分,游戲材料被區隔開,幼兒各自玩著自己的材料而難以互動。幼兒園進行活動區域設置時,應注意實現區域無結構化,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強區域內外的幼兒協作;提高材料的開放程度,鼓勵幼兒互動,讓幼兒共同學習,協商合作解決問題,共同體會游戲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3.增強游戲中的教師與幼兒的互動
一些園所存在班額眾多、游戲區域的個別化學習的問題,師幼之間緊密度不高,情感鏈接受到挑戰,甚至存在信任危機。對幼兒來說,充實的游戲就是有效的學習。教師需要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傾聽,在與幼兒的對話交流中捕捉他們的言語和行為特點,全面了解幼兒,與幼兒建立聯系,支持幼兒游戲學習的發生。師幼積極、平等的互動,將教育的目標分解在每次“一對一”的談話中。師幼對話在生活游戲中循序漸進地實施,既能尊重個體差異,又能根據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劉曉東.兒童教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71.
[2]朱家雄.俗話幼兒園課程(二)[J].幼兒教育,2011(34):4-5.
[3]方向,盛群力.2030學習羅盤:設計未來時代的學習[J].開放學習研究,2020,25(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