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不得不面對新要求和新挑戰。朱香平著的《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一書,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現實困境和難題,對以核心素養培育為主要目標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作了探索和研究,并對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作了展望和思考,有助于廣大一線高中語文教師更靈活地將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更從容地應對新形勢下的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全書分為“課堂教學實踐”“高考試題研究”“文學走筆摭拾”三個部分,通過大量教學實例的展示和分析,從教學、高考等層面深刻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各種難題,并提出了富有創見的應對策略,從多角度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了切實的語文教學指導。作者將自己對核心素養培育與語文學科教育關系的思考貫穿全書,他認為: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是將語文各項基本能力,如邏輯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等,都統一在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下,將核心素養置于語文課程框架體系之中,并貫徹課堂教學始終,這樣才能使語文學科教育始終行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作者深諳其理,并結合自身多年來深耕教學一線的經歷與經驗,有機融入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見解,開拓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其中,以下幾點對于高中語文教學具有啟示意義:
第一,堅持基礎知識教育與人文素養培育相結合的原則。在核心素養培育的要求下,很多教師容易過度關注素養而忽視了作為根本的語文基礎知識教育。作者認為語文知識和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基石,不能顧此失彼。高中語文教師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積極尋找教學內容與人文素養之間的關聯,將人文素養培育與學生語文學習進行融合。此外,作者指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也要把握高考導向,以學生為本,也應從升學角度關注學生的現實需求。
第二,堅持學生自主的原則。作者認為在保證基礎性教學的前提下,教師應更加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學習和創新的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不斷改進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堂教學的厚度,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動力。
第三,堅持文化傳承原則。作者提出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教學素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除了教材中的古詩詞,教師應積極引入優秀的古代文學、文化作品來輔助教學,既提升教學效果,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扎根生長。
綜上可知,《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一書體現出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實踐深度,兼具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值得語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線語文教師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