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燕 通訊員 周云 徐湘果)“暑假作業,讓我們感受到了學校的用心。”“這樣的作業,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我再也不用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煩惱了”……近日,邵東市昭陽小學的暑假作業成了家長們點贊的對象。7月1日,邵東市的小學生迎來了“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為了讓“雙減”落地有聲,讓學生度過一個愉快且有意義的暑假,昭陽小學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出發,根據各學段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出了“三菜一湯”菜單式暑假綜合性實踐作業。
打開作業“菜單”,記者看到,設有“必選”“自選”“樂選”三個欄目,學生除完成“必選”內容外,還可根據個人愛好量力優選其他項目。
“‘三菜’即‘習慣養成篇’‘觀察體驗篇’‘勞動實踐篇’。”該校校長李向陽詳細介紹了“三菜一湯”的內容,“在習慣養成篇中,孩子通過完成每日閱讀、鍛煉等小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觀察體驗篇要求低年級孩子通過觀察、記錄、查詢、整理,積極調動各種感官體會‘家門口的趣自然’;中年級增設‘考察家鄉的文化歷史、名勝古跡,完成手抄報’‘體驗父母一日工作’‘學會一樣簡單的棋類’等內容;高年級增設‘與爸爸媽媽一起挑西瓜’‘當一次小老師’‘制作一份天氣日歷’等個性化內容。勞動實踐篇中,重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實踐和社會實踐,鼓勵學生深入農村或城市社區。‘一湯’為課外閱讀,中、高年級增加了整書閱讀篇和影視賞析篇內容”。
“這次的作業實在是太新穎了!”“我再也不用為寫、寫、寫而煩惱了!”“迫不及待寫暑假作業啦!”……收到學校的暑假作業“菜單”后,學生們也樂開了花。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昭陽小學一直探索如何在“減負”的基礎上實現提質增效。學校通過自上而下的集體研討、實踐與總結提升,突破傳統作業形式,讓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在作業改進與創新探索中,學校采用學科課程整合與主題實踐相結合,構建了具有較先進教學理念的特色作業。
此次暑假實踐性作業,在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成長平臺,讓作業從“有意思”向“有意義”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