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并不知道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重要性,等意識到問題后想要改變時,孩子的專注力已經變得很差了。那么,孩子的專注力為什么會變不好呢?
首先,家長要明確孩子專注力不好不是病理性方面的問題,比如大腦發育不完善等。其次,孩子專注力不好很大程度上與家長一些不好的習慣有關。
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完善的:0至1歲的時候,專注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如果有新的刺激,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轉移;3至6歲,專注時間可以達到5至10分鐘;5、6歲之后,專注時間可以達到10分鐘以上;10歲之后,專注時間大約是20至30分鐘。
在孩子專注力發展的過程中,怕的就是家長不請自來的打斷和干擾。此外,還要警惕電子產品的危害。孩子過早和長時間地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刷短視頻,會出現注意力障礙問題,家長要注意控制孩子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
想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一定要堅持以下原則: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讓他休息5至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個人興趣的同時,也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喧嘩。
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摘自文匯教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