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慧
從熱兵器誕生開始,槍械就成了人類鐘愛的武器之一。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徒手抓子彈、側身躲子彈、桌子擋子彈等畫面,這給人一種“槍支的威力也不過如此,人可以躲過向自己射來的子彈”的感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驗證在正常情況下人到底能不能躲開向自己射來的子彈,被艾美獎提名6次的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做了兩個實驗。
節目組做了一個十分精妙的實驗。首先,節目組測算了狙擊槍在不同距離下,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時間;其次,節目組找來一支具有延時發射功能的彩彈槍。實驗中,在知道中彈時間和距離的情況下,射擊者先是對著躲彈人射擊空包彈。然后,彩彈槍會根據射擊者射出的空包彈飛行路徑發射彩彈擊打躲彈人,以此來還原人躲開子彈的畫面。
實驗最初的射擊距離是183米,子彈飛行時間是0.231秒,面對這么快速度的十多發子彈,躲彈人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隨著射擊距離的不斷拉長,躲彈人終于在距離457米的地方躲過了射擊者的一發子彈,此時子彈的飛行時間為0.597秒。
人躲開子彈需要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發現射擊者開槍,二是做出躲避的反應。分析實驗數據得知,從看到槍口火焰,到做出反應動作,躲彈人最快的反應時間是0.49秒左右。也就是說,366米是人能夠躲開子彈的最近距離。這就意味著,從理論上說,射擊者在366米遠的地方開槍,人在開槍的瞬間看到槍口火焰,并以最快的反應速度行動,才有可能不被射中。
這樣看來,人還是可以躲開向自己射來的子彈的。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子彈飛行的速度比聲音快,而且實驗表明人無法看到200米以外的槍口火焰。為了方便測試,實驗中使用的子彈在出膛的瞬間會產生超大火焰,所以躲彈人才能及時做出反應。所以說,一個人站在能夠躲開子彈的距離,比如366米,是沒有辦法察覺到開槍的行為的。
那么,如果人跳進水里,能否躲過子彈呢?《流言終結者》節目帶著疑問,又開展了一場實驗。節目組的工作人員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實驗結果,分別使用了手槍、霰彈槍、來復槍、步槍等來對水面進行射擊。
這次的實驗結果表明,在垂直貼近水面的前提下,手槍最多能射到水下約2.1米的深度,霰彈槍和來復槍的射擊深度分別約為1.8米和0.9米。
隨后,工作人員拿出威力更大的武器——M1式加蘭德步槍。如今的步槍有效射程大約是500米,比如95式自動步槍可以在300米的距離輕松射穿10毫米厚的A3級別鋼板,穿透率是100%。工作人員使用的M1式加蘭德步槍秒速約850米,在地面能夠射穿約8.3厘米厚的防彈玻璃。但在本次實驗中,子彈還沒到水下3米就碎掉了。換成秒速約914米的穿甲彈,結果也是一樣。所以說,包括手槍、霰彈槍、來復槍、步槍在內的槍支,在水下的平均射程為1米左右。
從理論上說,人藏在水中確實可以躲開向自己射來的子彈。然而,還有一點要注意:水的阻力比空氣的阻力大得多,非理想狀態下兩個流體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子彈被射擊出去后,與水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會被水全部吸收。所以說,子彈射到水中的可怕程度不亞于撞擊地面,還是會解體。
但考慮到水的密度比空氣密度高,液體比氣體更難壓縮,所以子彈在水中攜帶的動能會產生更高的壓強,這力量可以直接震碎人的內臟。水中的爆炸比空氣中的爆炸更危險!
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討論“人能不能躲開向自己射來的子彈”時,你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他:只有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人才能躲開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