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張國慶
世界各國的老百姓,都將為此付出沉重的生活和發展代價。
最近拜登有點煩。一方面,是他的支持率不斷創新低;另一方面,是他的身體狀態不斷被質疑,而越是為了證明什么,就越容易出事。結果,前兩天,他騎自行車竟然在停車的時候摔倒了。而更為荒唐的是,幾小時后,他還跳了跳,以證明自己沒事,結果是,懂行的都搖頭。
但最令拜登頭疼的,還是通脹問題。過去幾個月的美國通脹水平一直居高不下,而CPI數據更是“步步驚心”:從3月份的8.5%、4月份的8.3%,到5月份的8.6%,同比漲幅創1981年12月以來40年來新高,而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滯脹尤其是通貨膨脹,是卡特總統無法連任的關鍵因素。
這顯然是對消費者非常不友好的數據,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這意味著,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很多美國窮人都被迫用更多的錢去買基本生活用品,而“戒掉”很多本來就少得可憐但畢竟還有的其他經濟文化活動。這也是拜登的支持率不斷走低的重要原因——現在很多人尤其是窮人,會想當初選拜登是不是錯了,換言之,如果現在進行選舉,拜登100%地會輸掉選舉。
特朗普此時的心情則有點復雜。一方面,他十分欣慰地看到拜登的窘態與落寞,因為如果按照這種狀態前行的話,2024年他就有極大可能戰勝志在謀求再任的拜登,從而再度上演當年克利夫蘭總統的奇跡。
但在另一方面,特朗普卻要警惕來自黨內的威脅,比如原來的副總統彭斯,這個他一度引為親密戰友的人,也是后來視為叛徒的人。當然,隨著2024的臨近,更多的人或許會跳出來,阻止特朗普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
問題的關鍵,還是通脹。通脹不僅是民眾(窮人)的劫難,更是拜登的劫難。如果拜登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里不能拉住通脹的韁繩,甚至讓CPI過10%而且長期居高不降,那么,縱使他有250張嘴,也難以自圓其說。
美股市場似乎也不給拜登面子。隨著4月份CPI繼續保持高位運行,美股就見頂進而開始跌跌不休了:納斯達克從14646跌倒10565,跌了4000多點,道指從35492跌到29653,跌去了近6000點。而其中,連續高企的CPI起到了重要作用,至少是助推作用。
俄烏沖突的后遺癥也不斷顯現。自從美西方對俄羅斯采取了極端制裁的措施之后,全球的CPI就開始走高,不僅將美國的通脹拉高到一個恐怖的狀態,而且也讓歐洲陷入一個難堪且危險的境地:歐元區5月份CPI超過8.1%,而在俄烏沖突中上躥下跳的英國,連續兩個月都超過驚人的9%,是撒切爾夫人時期以來最恐怖的數字。鑒于俄烏沖突短期內不會結束,如此進入冬天,美國的CPI,歐洲各國的CPI將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狀態。而這個周末,很多歐洲國家的民眾就上街游行了,抗議物價上漲,輿論也開始指責政府無能。而這似乎僅僅是一個開始。
有鑒于此,美國為了降低通脹水平,開始考慮取消部分對華關稅,換言之,不是中美關系真的好轉了,而是美國現在需要中國的物美價廉的商品了,需要中國來“救場”了。但問題是,這明顯是杯水車薪,而且取消的也只是部分關稅,辦事如此磨磨唧唧,哪有當家人英明果敢的風范?
一個趨勢既然已經開始,輕易就不會停下來,美國的通脹如此,俄烏沖突如此。讓他們停下來的,只能是頭破血流的美國教訓,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老百姓,歐洲的老百姓,世界各國的老百姓,都將為此付出沉重的生活和發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