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超人阿寶

我的好朋友淼哥講過的一個故事,不久前被當作醫患溝通技巧的經典教案到處宣傳。
一個媽媽生孩子生到一半,突然胎心不好,需要立即做剖宮產。當時,產婦手腕上的一個玉鐲子取不下來。由于寶寶實在情況危急,淼哥只能放棄取下,口頭交代家屬:搬運過程中,玉鐲子可能會碰碎。
手術后,母子平安,鐲子竟然真的碎了。
淼哥是這樣處理的——
他先表揚媽媽在產房的堅持與努力,再表揚家屬在關鍵時刻對醫務人員的信任與理解,說寶寶現在健康地躺在媽媽身邊,是大家通力協作的結果。
他說:“‘玉碎人安’,孕婦戴玉,平時是人養玉,關鍵時刻就是玉保人。這次不知道為什么,媽媽戴的這個玉手鐲碎了,我相信,在寶寶化險為夷的過程中,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碎了的玉手鐲,你們要好好收藏起來,用金鑲一下,等孩子長大了送給他,讓他知道,他的命是撿回來的。”
滿屋的人聽了都很激動,淼哥順便給他們講了講術后媽媽和寶寶的注意事項,這事就算過去了。
(林冬冬摘自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醫不容辭》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