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艷春 江西省萍鄉市教育局教研室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幼有所育”,并將其列入七項民生之首。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回應新時代家長的關切,近年來,各地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得到了較好的紓解。
江西省地處中部地區,截至2021年,全省毛入園率達到90.42%,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53.4%,以公辦幼兒園為主體、覆蓋城鄉、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更多的孩子能夠獲得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有助于釋放家庭養育幼兒的育娃人力和時間。
當前,國家依法實施“三孩”生育政策,與之同步發生變化的是,家庭托幼需求顯著提升,多一個幼兒,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江西省目前尚未出臺幼兒園延時服務政策,受育兒成本增加、家庭照護人手不足等原因,幼兒入園“接送難”的問題逐漸凸顯。部分地區,尤其是城市地區家長參照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希望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的呼吁逐漸增多。
教育部2017年印發的《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隨著我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全省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全省中小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利民舉措全面鋪開。
目前,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應開盡開”,全面落實課后服務時間“5+2”要求,學生參與率達96%以上,惠及近460萬學生,學生、家長滿意度達96%以上。學生校外培訓負擔進一步減輕,家長焦慮得到有效緩解,獲得了學生家長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是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的困難。按時接送幼兒一直是“有入園娃”家庭的每日大事,因此,家長對開展幼兒園延時服務有呼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相比較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現狀,幼兒園階段出臺延時服務政策面臨利弊皆存的局面。
從弊端分析,存在三個方面的觀點。一是在園幼兒通常是3—6歲兒童,因年齡較小,按照國家《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幼兒園通常實行單個班級30名幼兒3位保教人員,同時開展照護和教育的工作模式。根據對大部分省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幼兒園的入園時間是早上8點,離園時間多數為下午4:30,在這個工作時間段里,3位保教人員開啟全程無休工作模式,在兒童午睡的階段,都要每10分鐘進行一次情況巡視。開展班級延時服務,意味著教師的工作時長將被拉長,對于教師的精力而言,是不小的考驗。二是對于幼兒園是否需要開展延時服務這一問題上,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家長的需求不盡相同。我省農村地區地域較大,部分地區人口分散,當前普遍實行的4:30離園是比較適宜的時間,尤其是處在晝短夜長的季節時,過晚離園必將帶來路途接送中安全隱患的增多。三是中小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根據《義務教育法》,國家實行免費教育政策,家長不需要繳納學費。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階段,目前國家實行家庭與政府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的政策,每一個入園兒童都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保教費。根據調研,我們發現省內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在每個學生200元~800元/月左右,以每年10個月的繳費計算,對于家庭也是一筆較大的教育開支。另外,就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繳納標準在此1.5倍左右。這項教育開支對于多孩家庭來講,負擔更重。目前我省中小學階段的延時服務采取的面向家長收取部分費用,財政貼補部分費用的政策,如果同樣參照,那么開展幼兒園延時服務必將帶來政府和家庭投入的新一輪增加。
從有利的方面分析,存在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對于雙職工家庭或缺少育兒照護人手的家庭來說,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接送難”的問題,同時相較于轉送托管機構,幼兒對自己的教師更為熟悉,在園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師幼關系,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更加讓家長放心。二是幼兒園階段教師多數屬于非在編教師,當前待遇相較于中小教師仍然有較大的差距,開展延時服務,能夠有利于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有利于進一步穩定幼師隊伍。
盡管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利弊皆存,但是各地仍然在積極探索,在百度搜索“幼兒園延時服務”能找到相關結果約400萬個。其中不難發現,全國很多地區、幼兒園都在嘗試開展幼兒園延時服務,以盡可能減輕家長“接送娃”的煩惱。面對利弊皆存的局面,提出如下四個方面建議:
1.省級層面明確出臺幼兒園延時服務政策,采取幼兒園申報、縣區教育部門核準,家長自愿報名相結合的制度,一園一策,對有需求的幼兒園給予政策支持。
2.省級層面明確幼兒園延時服務補助標準、服務時間,建立省級財政補助與縣區財政補助相結合的方式,授權縣區自主制訂收費標準,因地制宜做好幼兒園延時服務。
3.明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作為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的主要課程內容,嚴禁幼兒園利用延時服務政策巧立名目收取各類“特色課程費用”,嚴禁幼兒園利用延時服務時段開展觀影、看電視等不利于兒童視力健康的活動。
4.統籌規范延時服務收入,堅持按勞取酬的政策,適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收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