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邦策,侯憲海,王 毅
(慶陽市人民醫院,甘肅 慶陽 745000)
在臨床外科疾病中,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其屬于突發急腹癥,發病后患者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癥狀表現,若治療不及時,則極易發生闌尾膿腫、穿孔,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在治療該病癥時,傳統方法為開腹闌尾切除術,但對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而言,此種手術方式需將切口延長,所以會出現一系列常見并發癥,如感染等[2]。由于腹腔鏡技術近幾年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目前對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具有廣闊前景,但在外科醫師中,部分認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會增加經濟壓力,且與開腹手術相比無較大差異[3]。因此為了探討患者最佳手術方案,本研究選擇2019 年1 月—2020 年7 月,接受治療的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80 例,根據不同方案分組,設2 組對比,各為40 例,分析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將報告內容闡述如下。
選擇2019 年1 月—2020 年7 月,對象為接受治療的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80 例,根據不同方案分組,設2 組對比,各為40 例。采用統計學處理患者數據資料:試驗組男性數量22 例、女性數量18 例,年齡范圍為38~51 歲,病程5~16 h;參照組男性數量21 例、女性數量19 例,年齡范圍為38~53 歲,病程范圍為5~16 h。各組數據信息經臨床統計學檢驗和處理,發現結果P>0.05,無明顯差異,可比較。
入選及排除條件[4-5]:均滿足急性闌尾炎《外科學》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為肥胖患者,體重指數(BMI)≥25%;以固定性或轉移性右下腹痛為主要表現;均意識清楚,且認知功能正常;均知曉本次試驗,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腸道惡性腫瘤者、血液系統疾病者、合并心腦肺等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本試驗滿足倫理委員會要求。
術前完善所有患者相關準備工作,參照組應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將長5~8 cm 的切口作于右下腹麥氏點,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將滲液吸凈,在回盲部找到闌尾后,對闌尾根和闌尾系膜進行常規結扎,將闌尾殘端行荷包縫合包埋。試驗組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取低枕平臥位,實施硬膜外麻醉,體位呈左側傾斜15°,將長約1 cm 切口作于臍上緣,將二氧化碳注入后,保持氣腹壓12~14 mmHg,將套管針(10 mm)置入后,放置腹腔鏡,分別在雙下腹麥氏點開孔,并將套管針(5 mm)置入,將闌尾體經右操作孔抓提,將粘連組織經左操作孔慢慢分離,對闌尾根部及系膜實施結扎或電凝切斷,常規荷包縫合切除后的闌尾殘端,對腹腔反復沖洗,并將引流管常規放置。術后給予對癥治療,包括補液、鎮痛、止血、抗感染等。
比較參照組和試驗組總有效率的評估條件[6]:患者術后無并發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術后輕微并發癥,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不滿足前述兩項要求為無效。手術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手術及住院等時間。并發癥率及生存質量工具采用SF-36 量表[7],評估項目為4 個功能因子,即社會、軀體、情緒、生理等功能,滿分為100 分。
分析和處理各項數據,工具為SPSS 19.0,計數資料表示形式為%,計量資料表示形式為“±s”,分別用χ2、t 檢驗組間差異并對比,當P<0.05 時,差異符合統計學要求。
表1 中,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總有效率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

表1 對比研究參照組和試驗組總有效率[例(%)]
表2 中,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手術及住院時間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

表2 對比研究參照組和試驗組手術情況
表3 中,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并發癥率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

表3 對比研究參照組和試驗組并發癥率[例(%)]
表4 中,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生存質量各評分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

表4 對比研究參照組和試驗組生存質量各評分(分)
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以往有效且可靠的手術方式即為開腹闌尾切除術,在對該病癥進行診斷時,臨床誤診率約為30%,而闌尾陰性切除率達20%~30%[8]。因此術前明確診斷不明原因右下腹疼痛,對于患者及早治療尤為關鍵。實施傳統手術治療時,患者手術視野暴露受限,且切口較大,無法對腹腔內部情況明確探查,所以,難以達到理想療效。通過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此種術式可將盆腔、腹腔等積液、積膿在直視下抽吸干凈,且可減少腹腔膿腫,術后取出標本袋或采用Trocar 置入,可減少切口感染率[9]。有關調查數據表明,針對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在治療時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其與非肥胖患者相比切口感染率更高[10]。而通過對患者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則其可減少患者痛苦,無需擴大切口,還能減少切口感染率。盡管肥胖患者更適合使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但在操作期間也可面臨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對于重度肥胖者而言,其建立人工氣腹時會顯著增加操作難度,加之腹壁厚度顯著增加,極易因套管筒長度不夠或無法直接進入腹腔,因而極易出現皮下氣腫。同時肥厚的腹壁造成隧道穿入過長,且器械從隧道內通過時活動度減小,無法順利開展各項手術操作。個別患者因肥厚闌尾系膜影響,會極大地提升手術操作難度,可能因游離不徹底或誤判而增加出血率。另外患者過度肥胖,則更難游離闌尾根部,使手術操作嚴重受到影響。另外闌尾等標本切除后難以經操作孔順利取出[11]。通過比較腹腔鏡技術以及開腹闌尾切除術,前者的優勢在于并發癥少、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可顯著改善患者病情,且能促進患者預后轉歸,因而應用價值十分顯著[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總有效率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這表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手術及住院時間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這表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創傷小、恢復快。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并發癥率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這表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可減少術后并發癥。參照組和試驗組對比生存質量各評分的數據表明試驗組更優,滿足統計學要求(P<0.05)。表明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利于改善生存質量。可見,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優的勢和作用明顯。
綜上所述,急性闌尾炎肥胖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效果顯著,即可減少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又縮短手術及恢復時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更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利于改善其病情和預后,并能進一步提升其生存質量,因此值得進一步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