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蕊
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教材為例,進行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以期實現英語教學塑造健全個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
八年級學生英語學情及英語教材分析
八年級學生渴望用英語表達自我,但語言能力有所欠缺;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材料缺乏概括分析能力;他們樂于學習課本外的英語知識,但自制力不強,自我學習能力還有待提高。
現行的八年級英語教材是根據學生的階段性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編寫的,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需求,教材內容的編排圍繞著學生的生活和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八年級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
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
語言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大量地聽和讀,進行相對應的對話、表演、仿寫、續寫、創編等一系列活動。以“Hansel and Gretel”為例,本文是故事性的小話劇,教師可適時播放聽力,讓學生在逼真的語言環境中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故事情節的發展。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對話表演,也可以通過改編或續寫對文本進行深加工。這一系列活動可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更多的思考。
文化品格。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大量介紹不同國家社會現象和文化背景的語篇,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立場,提高文化鑒別能力。以“Students Who Volunteer”為例,文本描述了其他國家的學生以自身的興趣愛好為依據,在課余時間進行志愿活動,幫助他人、服務社會。通過對比文本描述的現象,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志愿活動有不同的規劃,讓自己的課余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通過了解不同國家人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會更加堅定自己的價值觀自信,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理念。
思維品質。英語核心素養的思維品質主要指的是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一些思維品質。如:根據所學概念性英語詞語和表達句式,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以“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為例,語篇描述了國外中學生的學習現狀,讓學生通過分析不同的觀點對how to relax有自己的想法,從而鍛煉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還包括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和態度。以“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為例,本單元的Language Goal是Tell a story。教師可組織故事會,讓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經典故事,中間穿插話劇表演。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在課上進行展示,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能力。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