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行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和教學研究能力,努力打造德藝雙馨、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創新教學團隊。本文剖析了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開展中職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校本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河南省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基本情況
河南省2014—2018年共建設了105個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105個工作室隸屬于66所中(高)職學校。105個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共涉及財經商貿類、加工制造類和資源環境類等12個專業大類,53個專業。
(一)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優點和不足
一是工作室建設,促進工作室主持人整體素質提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在主持工作室期間,提高了教材編寫、課題研究、論文撰寫能力,提升了教學能力、帶教能力。
二是工作機制創新,教師團隊專業素質提高。名師發揮傳幫帶作用,借力教育科研,參與專業建設,助力精品課程建設等活動,工作室成員激發了潛能,了解到專業前沿,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是校企深度融合,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得到提升。特聘顧問為工作室成員傳授行業企業前沿資訊、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范。發揮企業成員傳幫帶作用和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紐帶作用,推進產教融合,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創新就業能力不斷強化。
(二)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存在的不足
首先,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覆蓋面不廣。這表現為學校覆蓋面不廣、專業覆蓋面不廣、受惠教師數量不多。其次,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培訓力度不大,省級層面培訓不足,培訓方式簡單,培訓內容不系統。最后,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受重視程度不高;組織管理不夠嚴密,計劃性不強;資金使用沒有明確的規定,主管部門和學校缺乏對名師工作室的監督考核;宣傳、推廣力度不夠,缺乏統一的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網絡資源庫和網絡平臺,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學校(工作室所在學校和成員所在學校)支持力度不夠。
二、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引領下的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校本實踐
濟源職業技術學校有省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專業張士才技能名師工作室和市名師工作室各1個,工作室在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成立了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學?!秾I名師技能工作室引領的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專業名師技能工作室引領的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考核方案》等,對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的組織架構、運行機制、考核評估、成員遴選等做出明確規定,并承諾對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提供資金、場地、設備支持。學校本著先試先行的原則,經過教師申請,校領導小組評審,成立了3個由省職業教育教學名師李新平、李麗娜和市級學科帶頭人趙戰勝為主持人的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引領的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
三、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引領的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成效
濟源職業技術學校3個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引領的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經過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如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助推了學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蓬勃開展,學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漸入佳境,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再創新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也得到提升。
學校教師在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32位教師榮獲省技能大賽、素質能力大賽、優秀傳統文化大賽、文明風采競賽優秀輔導獎。學校連續2年被評為省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先進單位和市教育科研工作優秀單位。學生在技能大賽中共獲得省級一等獎12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1項。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群入選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高水平專業群,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群、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群入選濟源市高水平專業群。
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為了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學校要結合實際成立專業技能名師工作室共同體,帶動學校教師團隊整體素質提升,推動中等職業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名師技能工作室引領下的中職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8-JKGHYB-1477)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