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虹何 莉張紅升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重慶 400065)
近年來,超材料(metamaterials,MTMs)由于具備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性質,在微波器件和電路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2]。常見的MTMs 包括復合左右手傳輸線(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Transmission Line,CRLH-TL)、負介電常數傳輸線(Epsilon-Negative Transmission Line,ENG-TL)和負磁導率傳輸線(Mu-Negative Transmission Line,MNG-TL)[3-6]。CRLH-TL具有零階諧振(Zeroth-Order Resonance,ZOR)特性,是設計緊湊型天線的合適材料[7-8]。在ZOR 模型中,當諧振頻率為非零時,相位常數為零。天線頻率不受天線諧振器物理尺寸的影響,為實現天線小型化提供了可能。
為了實現緊湊型天線,文獻[9]中報道了一種交指電容加載的ZOR 天線,其帶寬為15.1%,峰值輻射增益為1.62 dBi。在文獻[10]中,作者提出了一種非對稱共面波導(Asymmetric Coplanar Waveguide,ACPW)饋電的ZOR 天線,并將帶寬擴展到109.1%。終端短路CRLH-TL 的ZOR 和一階正向諧振(First-Positive-Order Resonance,FPOR)分別是半個和一個波長共振。文獻[11]提出了一種緊湊型ENG-TL 天線,其帶寬在5.25 GHz~13 GHz 的寬頻范圍內,覆蓋了UWB 通信的上工作頻帶。
基于CRLH 的頻率可重構天線不僅可以實現小型化,而且可以在小型化的基礎上實現變頻功能。目前,頻率可重構天線中使用了各種開關,如變容二極管[12]、PIN 二極管[13]和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14]。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頻率可重構小型化CRLH-TL 天線。該天線由雙螺旋結構、叉指結構、通孔結構和PIN 二極管構成,在實現復合左右手傳輸線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頻率的轉換。
本文設計的頻率可重構CRLH-TL 天線的幾何結構如圖1 所示。復合左右手傳輸線可分為諧振型CRLH-TL 和非諧振型CRLH-TL,諧振型CRLH-TL由開口諧振環和金屬棒組成,非諧振型CRLH-TL 由折線結構、叉指結構和過孔等方式實現,非諧振CRLH-TL 可更好地實現平面射頻器件的集成化[15]。

圖1 CRLH-TL 天線結構示意圖
本文設計的天線是由雙螺旋結構、叉指結構、通孔結構和PIN 二極管組成。天線的厚度為1.6 mm、相對介電常數為4.4、損耗角正切為0.02,基板材料為FR4。天線的尺寸只有16.5 mm×15.2 mm。
無損耗CRLH-TL 單元的等效電路模型由左手單元和右手單元組成。串聯電容器CL和并聯電感LL代表左手單元,而串聯電感LR和并聯電容器CR代表右手單元。CRLH-TL 單元的色散關系β(ω)可表示如下[16]:

β(ω)是傳播常數,p是單元的物理長度。如果N個單元串聯級聯,則 CRLH-TL 的共振條件表示為[16]]:
式中:βn為第n階諧振的傳播常數,N為常數,n和l分別為諧振階數和諧振器的總長度。當n=0 時,ZOR 會被激發。
天線的等效電路模型如圖2 所示。在建模過程中,采用PIN 二極管(型號:SMP 1322)來控制頻率的變化。圖2(a)顯示了二極管導通狀態下的天線等效電路模型,圖2(b)顯示了二極管斷開狀態下的天線等效電路模型。雙螺旋結構和叉指結構構成了右手電感和左手電容,雙螺旋結構中心的兩個通孔接地構成了左手電感,結合貼片本身與金屬地之間的右手電容,從而構成了π 型復合左右手傳輸線結構。

圖2 天線的等效電路模型
將天線單元進行周期性仿真,將得到其S參數,根據文獻[17]繪制色散圖:

色散圖如圖3 所示,橫軸為色散值β,當色散值趨于零時,則為零階諧振(ZOR),從圖中可以看出,零階諧振點為2.4 GHz。其中,零階諧振點為:


圖3 CRLH-TL 單元色散圖
以串聯阻抗和并聯導納表示的特性阻抗由下式給出:

利用HFSS 軟件仿真了天線在二極管開關狀態下的回波損耗。串聯諧振頻率fse與左手電容CL和右手電感LR有關,并聯諧振頻率fsh與右手電容CR和左手電感LL有關。左手電容受到雙螺旋間隙寬度的影響,左手電感受到叉指長度的影響。因此,本文選取雙螺旋間隙寬度g2、W2和g4作為主要結構參數。為了保證參數分析的合理性,本文采用控制變量法。g2、W2和g4的初始值分別為0.6 mm、1.4 mm 和0.9 mm。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依次增大參數。
如圖4 所示,當二極管導通和斷開時,g2分別增大。可以看出,當二極管導通時,隨著g2的增大,諧振頻率點有明顯的左移。當二極管斷開時,第三個諧振頻率點有較大幅度的左移。當g2增大時,此時左手電容增大,串聯諧振頻率減小。

圖4 不同g2 參數天線的回波損耗
然后,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改變W2,如圖5 所示。當二極管導通時,隨著W2的增大,兩個頻點幾乎沒有變化。當二極管斷開時,3.48 GHz 頻點左移,4.04 GHz 頻點右移,這是因為W2可以同時控制左手電容和右手電感,也再次驗證了該天線同時具有左手特性和右手特性。

圖5 不同W2 參數天線的回波損耗
最后,為探討PIN 二極管所在位置對結果的影響,本文再對雙螺旋結構和上部的金屬貼片之間的間距g4進行討論,如圖6 所示。在二極管導通時,低頻點沒有明顯的移動,高頻點有明顯的左移,這是因為右手電感的增大。在二極管斷開時,第二個頻點即3.48 GHz 有明顯的右移,這是因為左手電容的增大。

圖6 不同g4 參數天線的回波損耗
如上的參數掃描,利用HFSS 仿真軟件對天線的各個參數進行優化,最終天線的具體尺寸如表1所示。采用這樣的尺寸,天線的性能達到最好。

表1 天線結構尺寸表 單位:mm
本文設計的WLAN 頻段頻率可重構復合左右手傳輸線天線的尺寸為0.129λ0×0.119λ0×0.013λ0。基板采用相對介電常數為4.4 的FR4 介質進行加工和測試。天線實物及測試結果如圖7 所示。分別測試當二極管開或關時回波損耗結果,用矢量網絡分析儀進行測試,其中測量結果如圖8 所示。實測和仿真的結果沒有百分之百重合,這是因為在實物加工時天線尺寸有微小的誤差,且在測試時SMA 接口有部分的電磁波泄漏。但總體看來無論是二極管導通時還是斷開時,這兩條回波損耗曲線圖是基本重合的,再次驗證了天線的準確性。

圖7 天線實物及測試環境

圖8 天線仿真和實測的回波損耗
圖9 描繪了該天線當二極管導通時在2.35 GHz、4.05 GHz 頻點,當二極管斷開時在2.39 GHz、3.48 GHz、4.04 GHz 和5.81 GHz 頻點的三維輻射圖。XOZ平面為E平面,YOZ平面為H平面。E面和H面都具有幾乎全向的輻射。被測圖形的波紋可歸因于饋電連接器的轉換頭有一定的電磁波泄漏,且由于實測設備限制,方向圖的掃描分辨率為7.5°,與仿真時設置的1°有所差異,但總體的方向圖是重合的。且交叉極化增益和主極化增益相差較多,因此交叉極化對天線的干擾可以幾乎不計。


圖9 天線仿真和實測的方向圖對比
表2 是本文設計的緊湊型復合左右手傳輸線天線關鍵參數與文獻[18-20]的對比表。表中調諧比為fmax/fmin,天線的工作頻段都為1 GHz~8 GHz,所有設計的天線都是基于復合左右手傳輸線。
由表2 可見,本文所設計的天線在尺寸上具有優勢。

表2 本文與近幾年論文對比
該天線是一種緊湊型CRLH 傳輸線的頻率可重構天線,由π 型非諧振CRLH 傳輸線單元加載。利用基于CRLH 傳輸線理論的色散圖分析了零階諧振特征。通過控制PIN 二極管開關,天線可以在雙波段和四波段之間切換。測量結果回波損耗小于-10 dB 的頻點,分別為2.35 GHz、4.05 GHz、2.39 GHz、3.48 GHz、4.04 GHz 和5.81 GHz。所提出的緊湊型天線可應用于集成緊湊型無線通信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