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瀅 錢睿
近年來,大興區檔案局、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構建了大興區檔案政務服務體系新常態。同時,圍繞“以服務為宗旨、立足本職做貢獻”主題,探索創新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切實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
大興區檔案局按照市、區關于政務服務工作部署,圍繞全區政務服務工作總要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質量,檔案政務服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減事項”,按照“應放盡放”原則,對承接的行政職權逐一進行梳理,按規定取消了一批行政審批和非行政審批事項,現有7項依申請類檔案政務服務事項,其中“專業性較強或者需要保密的檔案變更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期限的審批”行政許可1項,“對向檔案館移交檔案的范圍和技術要求有異議的進行裁決”行政裁決1項,“對國有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的審查”“利用檔案館尚未開放的檔案的審批”“對重點建設項目(工程)檔案的驗收”“單位檔案機構的設立、變更和撤銷的備案”、“國有企業資產與產權變動時銷毀檔案的備案”等其他行政權力5項。
“減材料”,實現了7項依申請類檔案政務服務事項的辦事申報材料均不涉及任何證明事項和中介服務,除個別事項需提供身份證件用以查驗外,所有事項僅需提供申請書類材料。
“減時限”,優化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全面提速檔案審批工作,7項依申請類檔案政務服務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均低于法定辦結時限,其中4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
“減跑動”,按照“應進必進”原則,7項依申請類檔案政務服務事項均納入區政務大廳綜合窗口接件受理,事項進駐率達100%;所有進駐事項全部納入區統一行政審批業務平臺,全部達到“最多簽兩次”辦結,全部實現“全程網辦”;所有進駐事項均實現電子印章應用,并向北京市電子證照系統、大興區政務協同辦公系統進行了授權。2022年2月,區檔案局對區住建委提交的“單位檔案機構的設立、變更和撤銷的備案”這一其他行政事項進行了全程線上辦理,并出具了大興區第一張檔案電子證照,成功實現電子證照在我區檔案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
“增透明”,按要求認真開展檔案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工作,所有事項要素全部錄入北京市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由專人負責定期更新、維護、統計,確保網上公示內容與現場受理內容一致;及時更新事項的名稱及要件,梳理編制《事項目錄清單》,制定審核要點,形成辦事指南,統一移交區政務大廳綜合窗口,并對外進行公示,充分營造公開透明的辦事環境。
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大興區檔案館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完善便民措施,不斷推出質量更優、標準更高、效果更好的檔案服務,持續提升辦事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
檔案服務有質量。結合檔案利用服務窗口工作特點,區檔案館主動擔當作為,為疫情防控、創城創衛、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提供翔實檔案支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為人民群眾解決民生利益難題。近三年來,共接待查檔18149人次,調閱檔案24461件次,復印檔案資料74307張,出具證明13963份,查檔接待利用工作一直是零差評,達到了“小小窗口、滿滿服務”的標準和要求。
檔案服務有效率。穩步推進館藏檔案數字化建設,館藏檔案已基本實現數字化利用查詢,尤其是對利用率較高的民生檔案進行資源整合,建立檔案管理系統查詢平臺,查詢檔案更加方便高效、節約時間,做到即來即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根據市統一部署,推出涉及民生的婚姻登記檔案、知青檔案、招工檔案和調動檔案“異地查檔、跨館出證”一站式服務,真正將“讓群眾少跑腿”的政務服務理念落實在行動上。
檔案服務有擔當。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為確保提供正常的查檔利用服務,大興區檔案館秉承“疫情防控與檔案服務兩手抓”的工作理念,主動作為,及時為查檔群眾解決問題,確保疫情期間工作“不打烊”、服務“不停歇”。采取電話咨詢、預約查檔、無接觸查檔等多種方式,減少疫情期間密閉空間人員聚集,降低疫情傳播和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嚴格管控來館人員,認真執行查碼、測溫、登記、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要求,定期定時對查閱場所進行衛生清潔和通風消毒。多措并舉之下,切實保障檔案利用服務安全、有序、不間斷。
大興區檔案局、館將繼續認真落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提高檔案利用服務質量,做到檔案服務為企業減負擔、為群眾增暖意。
作者單位:大興區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