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 林英 李慧萍 常桂嬌 栗曉彬 郭楠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 100700)
心力衰竭是臨床心內科一種常見疾病,致殘、致死率均較高。心力衰竭是一種典型的進展性病癥,發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逐步進展為頑固性心力衰竭,治療難度更大。臨床一般以規范性用藥進行心力衰竭對抗治療,但由于此時的心功能并不正常即便是處于靜息狀態,相關癥狀均不會消失,且多數合并心肌內部的耗氧量過大等不良表現,需要患者多次頻繁的入院治療,預后也較差〔1,2〕。目前,心力衰竭具體的病機臨床還并未明確,但氧化發生的應激途徑、細胞因子受到異常激活等現象,均在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3〕。有學者認為細胞因子會因細胞的外基質發生重構或是心肌細胞的收縮能力異常,造成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8、IL-10及趨化因子等多類對炎性反應有促進作用的細胞因子指標發生變化,參與心力衰竭的發生與發展,因此,動態檢驗TNF-α、IL-8及IL-10等可以有效評估患者病情變化,從而為其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對患者預后改善有積極作用〔4〕。本研究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TNF-α、IL-8及IL-10水平對評估病情的意義。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體檢的健康老年人為對照組,取同期醫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47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60~86歲,平均(71.35±2.39)歲;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61~85歲,平均(71.27±2.41)歲;病程:6個月至2年,平均(1.14±0.32)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7例,Ⅲ級18例,Ⅳ級12例;本研究已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授權,且組間年齡、性別等基線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入組標準:對照組體檢機體健康,無對本研究產生影響的病癥;觀察組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指南更新亮點解讀》〔5〕中心力衰竭診斷標準;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咯血、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難等。排除標準:合并重度感染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血液系統病變者;近期使用過可能對血清相關指標產生影響的藥物者;精神方面或認知方面異常者。
1.2方法 于晨起時空腹狀態下,采集受檢者靜脈血液3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血清成功分離后,提取上清液備檢,如果血液樣本采集后當天無法檢測,應置入-20℃冰箱保存。以化學發光法采用西門子醫學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TNF-α、IL-8及IL-10指標檢測試劑盒檢測各項指標,檢測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3指標觀察 對比兩組TNF-α、IL-8及IL-10水平差異;對比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與疾病治療前后血清中 TNF-α、IL-8及IL-10水平差異。
依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心功能分級標準評價患者的心功能等級〔6〕:患者體力活動無任何受限,日常活動時無過度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為Ⅰ級;體力活動有輕微受限,休息無明顯癥狀,但日常活動時,會出現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難表現為Ⅱ級;體力活動受到明顯局限,休息時無顯著癥狀,輕微日常活動便可引發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為Ⅲ級;體力活動嚴重受限,無法開展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便有明顯癥狀,稍微活動的癥狀加重為Ⅳ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兩組TNF-α、IL-8及IL-10水平對比 觀察組治療前TNF-α、IL-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IL-10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F-α、IL-8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而IL-10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見表1。

表1 兩組TNF-α、IL-8及IL-10水平對比
2.2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TNF-α、IL-8及IL-10水平比較 觀察組TNF-α、IL-8水平Ⅳ級>Ⅲ級>Ⅱ級,而IL-10水平Ⅳ級<Ⅲ級<Ⅱ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TNF-α、IL-8及IL-10水平比較
在很多疾病中,炎癥反應參與了發生、進展的過程,而心力衰竭的發生是因為機體內部的抗炎因子、促炎因子不再持有正確的平衡性,從而導致危重性病變〔6〕。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后,會使得過量的炎性因子釋放到血液中,與β1腎上腺素受體發生結合反應后,使患者心臟所承受的前負荷增大,此時心肌組織想要得到更多氧就會進行心室重構,使得心肌細胞持續不斷死亡,最后誘發心力衰竭〔7〕。
相關研究顯示,導致TNF-α水平異常上升的原因可能是TNF-α的負性肌力、左室重構增強、心肌細胞凋亡等特性〔5〕。另有研究發現TNF-α僅僅是心力衰竭在發生、發展中的主要參與介質。李春霞〔8〕研究發現,心力衰竭患者IL-8水平也呈現異常升高狀態,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且多項臨床研究發現,IL-8和炎癥、呼吸系統疾病等有顯著相關性〔6~9〕。近年來,有研究提出,IL-10水平下降可能是因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出現紊亂狀態,使其輔助性的T細胞含量減少,且心力衰竭的病情越嚴重,淋巴細胞含量就越少,從而輔助性T細胞無法產生足量的IL-10;此外,心力衰竭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后極易引發感染,進一步惡化心力衰竭,而隨著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強,IL-10水平越來越少,二者呈現一種惡化循環的狀態〔10〕。
TNF-α在臨床中屬于炎性因子的典型標志物,其在人類機體中呈現低表達水平,而機體出現炎癥反應后才會被釋放,使得TNF-α水平異常上升〔11〕。人類血清中TNF-α主要是激活之后的巨噬細胞或是單核細胞所分泌,有多種生物效應,心力衰竭患者在其心功能持續降低后,心肌組織會進入缺血缺氧狀態,使得心肌細胞大量壞死,加劇炎癥反應,讓更多的TNF-α被釋放,從而增加肺水腫的發生風險〔12〕。IL主要作用于機體白細胞或是免疫系統,與二者協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并在信號傳遞、介導細胞活化及炎癥反應中均發揮關鍵作用,IL-8可以對多種細胞產生激活作用,如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13〕。雖然目前關于IL-8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機體中的表達情況研究相對較少,但已有研究證實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機體中的IL-8呈現異常升高狀態,表明IL-8在老年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也是至關重要的參與介質〔9〕。而IL-10于炎癥反應中主要承擔抗感染作用,一般來說IL-10在人類機體當中均呈現高水平,可以對機體炎癥反應與炎性因子的過度釋放產生有效抑制作用,即IL-10水平越低,其所能發揮出抗炎作用越弱,機體炎癥反應也就越嚴重〔14〕。本研究結果表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病情越嚴重,則TNF-α、IL-8水平越高,IL-10水平越低。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發病后,其心肌組織受損嚴重,使得大量促炎因子被釋放到血液,從而導致血液中TNF-α、IL-8水平上升,而此過程會使得炎性反應消耗大量的IL-10,加上輔助T細胞含量嚴重減少,從而使得IL-10水平下降〔15,16〕。本研究結果提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可有效抑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減少促炎因子釋放,可對機體內細胞因子的失衡狀態進行有效糾正,減輕其心肌細胞因此造成的損傷,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綜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機體中血清TNF-α與IL-8均呈現異常升高狀態,而IL-10水平明顯下降,且心功能分級越高則TNF-α、IL-8水平越高,IL-10水平越低,臨床可以此為依據評估患者病情進展與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