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鷖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國內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完善,醫用耗材的使用數量在醫學領域逐步提升,但是因國內醫療管理工作尚處于完善階段,因缺少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耗材品類多、規格不一致,供應方繁多等因素影響,各級醫院醫療耗材使用浪費情況較為嚴重。醫院針對醫療耗材管理工作效率低,難度大,還會增加醫療過程中的各種安全隱患,亟需探討一種科學有效的物流管理方式來解決面臨的各項問題。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醫用耗材的管理效果,各個醫院依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步引入SPD管理模式,該模式不僅能夠改進醫用耗材管理成效,降低醫用耗材的無端浪費,還能夠對醫院內的管理成本加以控制,做好風險控制工作也成為醫用高價值耗材管理的重點之一。
SPD表示一種將醫院物流管理作為主體,物流信息化為管理工具,科學借助醫療物流供應鏈上的各項內容,進行全方位耗材管理的新型模式。主要分為S、P、D三項內容。S表示供應管理工作,也就是明確耗材的分類,給予供應方相應的評價、管理,完成在線采購以達到耗材供應優化。P為加工、入庫、庫存管理等工作,完善耗材倉庫,進行定數加工、包裝,完成條碼管理和錄入,以數據控制完成庫存優化。D為推送管理工作,是一種借助耗材檢測完成對于各個科室實際使用數據的推送管理并定制配取模式來實現院內耗材推送優化工作。
SPD模式下醫用耗材的物流運作過程中主要涵蓋供應方、物流中心與消耗方三個方面。而實際運作過程中供應方只需要按照訂單要求進行配送即可,物流中心對所到耗材盡心檢驗、入庫與后續管理工作并依照科室具體要求進行推送。配送至各個科室后取用時需掃碼獲得,物流中心會即刻獲得消耗信息,匯總后與供應方進行后續階段工作。SPD模式下的醫用耗材物流管理模型如1圖所示。

圖1 SPD模式下的醫用耗材物流管理模型
SPD模式下醫用耗材的具體管理工作則需要S(供應管理)、P(庫存管理)、D(推送管理)3個方面。供應管理中還需細分入下幾個方面,創建供應采購評分、耗材智能分類、供應方整合以及對應評價。以確保整個過程均為在線管理,降低人力投入,提升工作效率。庫存管理需建立中心庫,實行定數包管理以及條碼管理等模式,另外還需對庫存的整體需求進行控制,以實現醫用耗材的庫存管理科學化、精細化、透明化。減低耗材庫存成本以及面臨風險問題。推送管理則是以院內所用耗材的實際數量對其進行數據化分析,制定主動定數推送和訂制配取服務,確保耗材使用及時、準確并保證院內各項醫療工作的安全開展,具體如圖2。

圖2 醫用耗材的SPD物流管理理論模型
目前,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進程逐步加快,醫療衛生領域內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完善,人口老齡化加劇,科學研究水平升高等因素影響下,醫用材料的利用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醫療活動發揮關鍵作用。醫用耗材可分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兩種,前者針對植入性以及介入性風險相對較高的材料,需重點進行監督管控。而后者則是風險相對較小,且使用多為一次性等特征。
醫用耗材的管理工作上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中醫用耗材的品類管理、溯源管理以及價格管理等方面仍是醫院管理部門的關注重點。針對各地區醫療機構現狀分析發現,醫用耗材管理工作、供應方的管理工作以及注冊證件管理、授權管理、資質監管、信息維護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另外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薄弱,醫用器械的不了事件的上報機制以及再次評價機制尚需完善。
SPD供應方只對耗材供應、存儲以及加工分拆醫院物資進行責任劃分,另外還需將耗材分配至各科室,如果醫院對于SPD物資管控工作落實不到位,那么管理方與供應方的資金或物流邊界定位則會出現界定不明。行SPD管理模式并不是意味著將這項管控權利交于供應方,而一旦缺乏對供應方的監管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潛在風險,以助于影響醫院的整體運營。
患者在院內的治療數據其實是整個醫院最為核心的機密資料,對于患者治療數據的安全以及涉及到患者的隱私的相關管控工作、院內的核心競爭實力,院內統方的相關管理信息之間均存在密切的關聯性,之間存在信息共享,而實際操作中醫院與SPD供應方的業務以及相關流程對接方面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但是也僅僅局限在業務領域,與耗材訂單無關的信息則必須由醫院的信息管理中心進行權限限制,不得供應方對患者的用藥信息以及相關的耗材使用信息進行無權限查看,確保患者隱私安全性,界定好各方之間的信息管理邊界。
醫院對SPD供應方的考核體系不健全,缺乏對應的管控、監督方案,以至于醫院內的整體運轉以及醫療品質面臨極大的風險,而這些方面與醫院的物流供應整體運轉之間存在非常重要的關聯性。如果缺少對于供應方的考核機制、績效管理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淘汰管理,將很難適應全方位的管理控制,長期如此就會影響整個SPD的整體運行,導致醫療工作無法村里開展,最終影響整個醫院的運營與醫療品質安全性。
對物流管理重點流程、風險點進行梳理,提出風險點管控措施,根據風險管控準則,對SPD供應方的供應流程進行審核,根據醫院醫用耗材運轉和管理規定,對SPD模式風險點進行梳理整合,根據過往風險發生情況對常態化監控工作進行加強,風險評估活動要定期進行,利于及時發現和處理風險點。具體來講就是,醫院必須建立同SPD模式能夠對接的管理體系和專業運轉團隊,對具體工作界限、交接緩解進行明確,工作人員能夠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與任務。醫院運作團隊要對SPD供應方供貨情況、供應流程做好監督,并走訪相關科室對供貨及時性、供貨質量進行調查,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內控部門進行反饋,內控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對于已經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對原有流程進行改造,并對內控制度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
醫院要明確自己同SPD供應方資產邊界、物流管理工作邊界等問題,院內實施精細化管理監控,最大限度減少資產損傷情況的發生,保證醫療安全。醫用耗材中尤其是價值高的植入類耗材物流供貨流程是否暢通、供貨質量是否達標都會對醫療質量安全造成影響,即便是醫用耗材實施常規管理模式,醫院也不可對醫用耗材的管理工作掉以輕心。SPD模式認為醫院醫療整體流程是一個重點環節,SDP模式不僅是物資采購、物流這個圖外包工作。醫院要在SPD模式的當中進行精細化管理健康,根據醫院實際情況、業務特點同SPD供應方嚴格明確雙方的資產界限和物流管理工作界限。對于醫院、SDP供應方兩者來講均有積極意義,避免實施SPD模式后醫院內部相關部門工作責任意識、工作流程松懈而引起醫療質量問題的發生。
醫院同SPD供應方信息分界明確之后,將敏感信息背景過濾后,兩者要進行信息互通和共享。信息互通、信息共享是在完成信息化基礎上協調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的合理方法,通過信息結合方法將醫院內部相關信息系統和SPD供應方信息系統進行業務連接,使新模式在臨床病患醫療服務中得到充分體現。但若同信息共享密切相關、同醫院信息安全密切相關、同患者隱私密切相關,就會使信息發生外泄。所以,劃清醫院同SPD供應方信息邊界的作用就極為重要,能夠避敏感核心信息外泄情況的發生。醫院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門要對共享信息中通患者信息密切相關的內容、是否與統方數據密切相關內容進行嚴格辨識,信息邊界必須設定明確,在信息安全脫敏基礎上將醫院相關信息系統同SPD系統業務進行對接,在保證能夠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完成信息互通與共享。雙方系統成功對接之后,醫院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門要做好信息使用者身份權限控制,避免非醫院人員接觸醫院敏感信息情況的發生。針對醫院來講,醫院主要負責產品資訊分析、訂單和地址資訊、敏感資訊等信息數據,而SPD供應方只去分享不敏感資訊即可,簡單將就是接收驗收信息數據、配送信息數據、訂單信息數據等。醫院要嚴謹細分界限,敏感資訊只能在院內運轉,以應對向信息共享需求即可。
實施SDP供應方競爭制度,并建立相關考核、清退標準,加強SPD模式管理醫院要建立并完善SPD供應方績效考評標準,促進SPD供應方提高高標準專業服務,建立績效考評標準過程中,要從物流供貨及時性、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流程管理、相關單據等方面出發,編輯好定性和定量關系密切的考評指標。另外,醫院可以每年通過投標方式讓多加SPD供應方來競標,做的優勝略汰。SPD供應方要定期接受醫院的考核評估,避免其管理運作工作不規范,實施清退指導,針對發現問題嚴重的SPD供應方要立即清退,從而使醫用耗材穩定性、安全性得到保證,醫院可以避免承擔醫療風險。
綜上所述,SPD模式優化醫用耗材的管理過程,就采購、檢驗、入庫、倉儲到配送等各個環節進行SDP模式管理,以提升整個運行效率,提升臨床服務整體質量,降低人力資源成本,該模式逐步被各級醫院認可并加以推廣應用。SPD模式的引入推廣不僅促進醫院理念管理由傳統模式向精細化模式發展,還促進醫院整體管理趨于完善化、成熟化,對于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質量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