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揚州竹枝詞記述的時空生活

2022-07-12 01:14:54吳德馨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22年3期

吳德馨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竹枝詞也被稱為“竹枝”“竹枝歌”“竹枝曲”等,最初流傳于巴楚地區,其形制固定,風格諧趣,題材廣泛,具有濃郁的地域風土特色。其發展變化經歷了由民歌向文人詩歌的轉變歷程:唐宋為移植期,自劉禹錫起,文人創作的竹枝詞出現;宋元為發展期,竹枝詞的創作數量逐漸增多;明清為繁榮期,竹枝詞的數量與作者之眾是前代無法相比的,題材與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拓展;近現代,竹枝詞的創作與刊發數量逐漸減少,但也未曾間斷。因此這種小巧靈活的竹枝詞經過民眾口頭傳唱和文人文字提煉,逐漸成為一種吟詠各地風土人情的詩歌體裁。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筑邗城,開邗溝,揚州便開啟了自己的歷史。南北朝時,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揚州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隋唐時期,隋煬帝下令開通大運河,揚州連接南北水系,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開始走向繁榮。唐代,運河對揚州產生顯著的建設性作用,唐代“揚一益二”的說法體現了揚州作為東南第一都會的繁華狀況。宋元明清四代,揚州的水運格局都沒有太大的改變,揚州的經濟一直比較發達。明清時期,隨著漕運和鹽業的發展、興盛,揚州成為兩淮鹽業的中心,是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市場和集散地,加之皇帝多次南巡,揚州的發展空前繁榮,出現了“廣陵繁華今勝昔”的盛景。當時,揚州商賈云集,人文薈萃,經濟實力雄厚,城市人口密度大,茶肆書樓、園林畫舫等休閑場所雨后春筍般遍布揚州城,評話、戲曲、竹枝詞、道情、詩鐘、燈謎等俗文學活動豐富。

揚州城市的發展為本地竹枝詞的發展提供了沃土,除本地作者外,其他地區的創作者也被吸引,客籍作者與本地作者一道以竹枝詞描述和刻畫揚州的山川名勝、風俗人情以及方言土語等。目前可知,最早的揚州竹枝詞為明代詩人唐淳之所作的《揚州竹枝詞》,明代揚州竹枝詞的數量還比較少。發展至清代,揚州竹枝詞的創作在詩人和作品數量上都有了顯著的增加,從遺民詩人到“揚州八怪”,從零散創作到創作大型組詩,佳作連連,個性色彩鮮明。民國時期,揚州竹枝詞的數量大大減少,除舊有的內容外,揚州竹枝詞也歌詠一些新出現的時髦物品以及近現代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

一、揚州竹枝詞記述的民眾時間生活

中國人時間觀念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史前至上古時期是民眾歲時觀念萌發的階段,漢魏時期是中國歷史進程中一個關鍵時期,民眾歲時文化也于這一時期初步形成。“在傳統中國的歲時觀念中,歲時包含著自然的時間過程與人們對應自然時間所進行的種種時序性的人文活動。”①也就是說,歲時以自然時序為核心,節日以人文時序為核心。中國進入農業社會后,民眾的時間觀念與其生產方式緊密聯系起來。漢魏時期的歲時節日在繼承上古歲時信仰的基礎上開始發生轉變,注重對社會生活的調節,強調歲時節日中的倫理因素。

(一)自然屬性與節序體系

歲時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時間表達,源自中國民眾生產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國,人們靠天吃飯,強調人對自然節律的適應,要求人們的生產活動“順時而動”。因此,古代先民對季節氣候的變化十分敏感,基于觀察自然物候變化的經驗,四時時令系統產生,后四時分為八節,每節分為三氣,于漢代形成完備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不僅成為農事活動的指南,而且還是祭祀與民眾社會生活的時間點。漢武帝時期頒布了太初歷,其陰陽合歷的形式又使歲時節日有了相對固定的時間和歷法依據。

歲時節日體系是民俗生活的重要內容。作為揚州民俗文獻之一的揚州竹枝詞,記載了明代至民國時期揚州民眾的民俗生活。“如果以歷史時代為界的話,漢魏以前屬于歲時的時代,漢魏以后是節日的時代。”②雖然揚州竹枝詞所記述的時期早已過了以自然時序為核心的階段,但是并不意味著時間自然屬性的消失。它依然存在于揚州人民的時間觀念中,在揚州竹枝詞中體現出來。如明代錢良胤在《廣陵竹枝詞白首和陳季慈名府》中對揚州立春的記述:“迎春兆歲土牛司,塵擁勾芒簫鼓隨。妓樂繽紛夸極盛,兒童爭說杜公時。”③揚州立春時,除了吃蘿卜(謂之“咬春”)的習俗外,還會舉行迎春儀式。在立春這一天,揚州府官率領眾人抬著泥塑的牛到城東蕃釐觀的后土祠舉行迎春儀式,人們用五彩的鞭繩抽打土牛,直至土牛被擊碎,然后將碎土與五谷混合撒到空中,以祈求后土娘娘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行為稱為“打春”。錢詞就記載了揚州立春時打春的地點與方式。立春本在歲首,在陰陽合歷之后,春節與立春處于同一時間段,且關系緊密。所以春節也是揚州竹枝詞歌詠的內容之一,例如:

逼除荏苒歲將新,為問誰家谷有陳。柏醑桃符俱不管,得錢先競買瓜仁。④

——(明)錢良胤《廣陵竹枝詞白首和陳季慈名府》

連珠射響到云阿,飛火攢星爆豆多。只恐改年新景入,莫教意緒暗中過。⑤

——(明)郝璧《廣陵竹枝詞》

春聯詞句語多祥,歡樂高標三五張。極目嫣然成一色,入門道喜盡洋洋。⑥

——(民國)池雨揚《湖鄉新歲竹枝詞》

報道麒麟送子來,家家爭把大門開。敲鑼打鼓兼歌唱,不信鄉民解斂財。⑦

——(民國)賴偉英《揚州舊歷新年竹枝詞》

春節是中國人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臘月二十四送灶后,揚州人家都忙著辦年禮、買年貨等,春聯是年貨中必不可少的,其中“歡樂”是春聯一種祥瑞的叫法,也叫“掛樂”“報春條”,用紅紙剪刻而成,多為喜鵲登梅、魚躍龍門的吉祥圖案。相傳為了驅趕窮神,紅紙被剪破掛在門楣上,由此發展成“歡樂”。在門上貼各種裝飾,人們賦予它特殊的民俗功能,反映了民眾希望通過門飾納祥驅災的心理。

此外,清代周慶霖在《春社竹枝詞》中對春社、谷雨的描寫,展現了農家參與社日活動的積極性、對年豐的殷切期盼以及社日所具備的獨特功能,包括祈求豐收、指導農業生產等,其中3首如下:

村前村后鼓冬冬,祀社河橋破廟中。豚獻一蹄香一束,野人爭自祝年豐。

年來利市卜耕桑,惹得家家賽會忙。高豎神旗乞神福,社公社母碼頭娘。

桃花開比杏花遲,且盡治聾酒一卮。過了清明逢谷雨,秧針滿地即忙時。⑧

近代吳索園的《揚州消夏竹枝詞》描寫了揚州人消夏的情景,例如:“門敞東風夏日長,竹床藤椅任鋪張。起居眠食俱于此,只把門前當畫堂。”⑨董偉業、林蘇門、孔慶镕、韓日華等人的竹枝詞組詩都按照時令順序來寫,從春至冬,要而不繁地記述了揚州人的生活。

以自然屬性為基準的時間體系、以四季循環更替為序列的節日體系,是中國傳統歲時節日的根基。在生產力不斷提高、城市生活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歲時節日開始注重倫理因素和娛樂成分。

(二)人文屬性與節俗活動

所謂“人時”,就是在遵循自然時序的基礎上,人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突出自我的個性,在自然物象上附著人類意識,形成一套人文時間系統。漢魏以前,人們將天時視作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以祭祀的形式調節天人關系。隨著歷史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脫胎于上古歲時信仰的歲時節日部分地繼承了祭祀傳統,但更側重于對社會生活的調節,在世俗化的趨勢和商品經濟的影響下,神秘的宗教活動開始轉變為歲時節慶,娛樂化的成分逐漸增多。同時,漢魏時期對倫理文化的強調,使得歲時節日中的倫理因素也越來越突出。

在揚州人的時間觀念里,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都是在過年,池雨揚在《湖鄉新歲竹枝詞》中提到過年期間人們的娛樂活動,例如:“相逢恭喜話連天,人盡消閑樂賭錢。麻雀紙牌隨所好,贏來輸去動盈千。”⑩過完了元宵節,才算真正結束過年。元宵節的興起與佛教東傳有關,揚州民間傳說中又有元宵節道教天官賜福的故事,這反映了民眾期盼賜福的心理。揚州元宵節最引人注目的是元宵燈會和各式各樣的彩燈。秋蝶的《揚州燈節竹枝詞》描繪了元宵佳節,揚州家家火樹星橋,處處瓊樓玉宇,壁燈走馬,村歌社舞,展現了熱鬧升平的景象。例如:

燈起元宵二日前,香街繡陌萬家煙。笙歌響徹云霄里,燭焰宏開玉鏡天。

喬妝花面伴油頭,漫蕩湖船到處游。歌舞故呈淫靡樣,嬌娃半笑半含羞。

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時節,揚州有“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二月初二,凡有土地廟的地方,人們都要在廟墻上用彩筆繪戲文。揚州鹽商在這一天還會出資,張燈結彩地熱鬧一番。同時,還有接女歸寧的習俗。吳索園在《揚州竹枝詞》中寫道:“二月初頭祀典重,土神祠壁彩泥封。女兒盡作歸寧計,響屟香車處處逢。”早春二月,揚州還有花朝節,為慶祝百花仙子生日,人們將紅布條系在花枝上。歷惕齋在《真州竹枝詞》中提到:“昔日戲將綺羅集,今朝都用剪刀分。攀枝系入東風里,一片紅云倚綠云。”更為流行且場面盛大的,則是揚州三月三的修禊活動。上巳之日,人們出游水濱,沐于水上,借以驅邪消災。與蘭亭修禊相對,揚州的紅橋修禊無論是次數、人數,還是規模、作品,都是空前的。前有王漁洋2次紅橋修禊,開揚州文人大型雅集活動之風,后有盧見曾、曾燠等傳承揚州文人修禊的活動,留下了許多佳作。紅橋修禊后來發展為祓禊祈祥、人們春日踏青游玩,時間也突破三月初三這一天。不少作品記錄了這一情況。例如:

三月初三上巳辰,畫橈花舫滿湖濱。漫將禊事蘭亭比,曲水而今十倍新。

——(清)韓日華《揚州畫舫詞》

虹橋仍跨水中央,依舊沿堤盡綠楊。名士招邀賦修禊,更無雅雨繼漁洋。

——(清)徐兆英《揚州竹枝詞》

風日晴和上巳天,游人雜踏欲摩肩。下艙溜耍鄉談慣,接駕廳前好搭船。

——(清)言聲均《維揚竹枝詞》

少年三五挾名姝,袨服新妝游旱湖。游遍西山天尚早,賜張墳里看投壺。

——(明)錢良胤《廣陵竹枝詞白首和陳季慈名府》

在揚州竹枝詞的文本記錄中,一月到十二月幾乎都有節日活動,除了上文提到的,還有:四月清明祭祖、踏青及鄉村船會;五月菖蒲香里看龍舟;六月曬伏、翻經;七月乞巧,做浮針之戲,以及祭魁星;七月半祭鬼敬神;中秋祭拜月亮公公;九月登高,上葉公墳,喝重陽酒;冬日則有西山臘祭,送灶保平安等活動。這些節日的發展充分體現了揚州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追求和倫理觀念,且逐漸顯示出世俗化、娛樂化的傾向。

二、揚州竹枝詞記述的民眾空間生活

空間為人類生存的基本單位和現實環境,同時間體驗源于生活一樣,人們的空間體驗也來自生活。一方面,空間為人類生活提供必要的地域條件,另一方面,人類于其中的行為活動呈現著不同的文化特征與社會功能。隨著漕運和鹽業的發展、興盛,揚州商業繁華,城市繁榮,對揚州人民的空間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一)歷史空間與宏觀概述

揚州經濟發展的兩個高峰期為隋唐與明清。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三下江都給揚州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又在揚州建造行宮別苑,最后身葬揚州,給揚州蒙上了一層皇家色彩。到了唐代,進入8世紀以后的100多年間,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商貿的高度繁榮使揚州成為一個新型的商業都市,市井文化得以充分發展,體現了唐代社會世俗民風的變化。不少詩人在竹枝詞中展現了隋唐時期,尤其是隋代揚州的景象。例如:

隋家楊柳古揚州,楊葉無多野水流。莫說小紅樓畔路,瓊花觀里少人游。

——(明)唐之淳《揚州竹枝詞》

廣陵城侵淮水多,好風一片錦帆過。行宮盡沒隋煬帝,萬戶垂楊空綠波。

——(明)屠隆《竹枝》

昔年大業起迷樓,迷到仙人不可游。今日套房新樣子,玲瓏山館勝樓頭。

——(清)謝宗素《揚州竹枝詞》

隋堤楊柳萬行低,堤上游人望轉迷。歌吹不足何處去,夕陽猶在板橋西。

——凌元鼒《廣陵竹枝詞》

明清時期,揚州經濟文化繁榮,加之皇帝多次南巡,揚州鹽商為接駕大興造園之風,揚州園林的發展迎來了鼎盛時期。這一階段,揚州人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愈加豐富。例如:

曾記髫年買棹游,園亭十里景幽幽。如今滿目埋荒冢,草自凄凄水自流。

——(清)邗上蒙人《揚州煙花竹枝詞》

處處題詩有御碑,生平六度降鑾旗。樓臺四面皆金碧,艷說當年臨幸時。

——(清)言聲均《維揚竹枝詞》

這兩首竹枝詞均寫于道光年間,此時的揚州已經逐漸失去南北交通要道帶來的優勢,鹽商的輝煌也不復存在,故而見證過揚州輝煌時期的詩人目睹遺跡,怎能不心生感慨?

身處明清易代之際的詩人和清末見證揚州衰落且經歷戰爭的詩人更傾向于在竹枝詞中歌詠前朝的盛況,通過竹枝詞復現昔日揚州城的風光,這或許與他們自身的處境相關。

(二)具體空間與民俗活動

清代揚州的教場是茶樓、酒肆、書場等匯集一體的商業、文化活動中心,展現了揚州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態,滲透著濃郁多彩的民俗文化,是舊時揚州社會的縮影,也是揚州滄桑變化的見證。清人高鳳翰在《揚州歲暮竹枝詞》中寫道:“埂子街連大校場,彩符紅紙盡飛揚。翠幃珠帳珊瑚幕,天竹梅花十里香。”書場一般設于茶肆之中,書場中走出一大批說書名家。揚州的茶肆又分葷茶肆、清茶肆和書茶肆。葷茶肆既賣茶水,又賣點心、菜肴;清茶肆僅賣茶水,為客人提供會友交際的場所;書茶肆上午接待飲茶的客人,下午則安排揚州評話和揚州彈詞的演出。揚州竹枝詞中對茶肆的描寫反映了揚州人“早上皮包水”的生活習慣,例如:

新開茶館太喧闐,粉扁橫書賽玉川。拍案呼茶茶不至,竹籌一把撒君前。

——(明)錢良胤《廣陵竹枝詞白首和陳季慈名府》

教場茶館鬧紛紛,每碗銅錢十四文。午后偷閑來到此,呼朋引類說新聞。

茶坊酒肆俗堪憎,早上招牌晚上燈。近日忽然添雅座,滿墻名筆種瓜僧。

——(清)臧榖《續揚州竹枝詞》

教場四面茶坊啟,把戲淮書雜色多。更有下茶諸小吃,提籃叫賣似穿梭。

——(清)汪有泰《揚州竹枝詞》

“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三者鼎峙,不可軒輊。”這是清人劉大觀對揚州園林的評價。揚州經濟的繁盛使得大批鹽商匯聚于此,鹽商造園修宅,園林是其居住和社交的場所,代表了他們的身份與財富,也滿足其享樂的需要。揚州園林多為湖上園林,大多借助開闊的水面取景造園,形成名園依綠水的情形。夏春農在《揚州北郊竹枝詞》中對揚州昔日園林的盛況作了概述:

記曾湖上蕩輕舟,多少園林乘興游。幾度滄桑煙景易,蓬蒿滿地使人愁。

極盛園林憶昔年,安排亭榭各爭妍。蘭街柳陌衰草外,更有紅蕉漾晚煙。

二十四景之一的小金山,原名長春嶺,四周環水,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頂有“風亭”一座,為全園最高點。它形制獨特,布局精巧,向為文人墨客所鐘愛。例如:

婪尾杯擎較酒籌,殘春芍藥放輕柔。筱園一路張冠蓋,又訪平山五尺樓。

荷花開放白兼紅,清曉香隨水面風。只傍小金山左右,山僧私語贈蓮蓬。

——(清)張維楨《湖上竹枝詞》

小金山在水云隈,菡萏臨風取次開。多少五亭橋外舫,一時搖過里湖來。

大花臺接小園東,花木長春處處紅。回首西風秋又晚,夕陽閣樓五云中。

——(清)韓日華《揚州畫舫詞》

小金山下蕩輕舟,月觀風亭一色秋。隔岸三賢祠更好,女桑門外綠如油。

——(清)徐兆英《揚州竹枝詞》

紅橋勝景由于修禊活動聞名大江南北,不少文人撰寫竹枝詞描繪紅橋一帶的風光,如孔尚任作《清明紅橋竹枝詞》,張潮、程夢星、江權等人均作《紅橋竹枝詞》,近代孫仝庶、鄭午橋也作《虹橋竹枝詞》。

揚州水路連通,為湖上園林的建造創造了有利環境,也為湖上游覽創造了條件。游船畫舫是湖上游覽的重要交通工具,兼具茶肆與園林建筑的特征,其空間具有流動性。形制上有大三張、小三張;出處有官船、僧船、園船;以行業分,有花船、歌船、酒船、弈船、鳥船等。康熙初年,孫枝蔚的《揚州竹枝詞》就已經將畫舫的風姿寫進竹枝詞,后醉心揚州風俗的孔尚任、名揚大江南北的董竹枝、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等人都留下了不少描寫揚州畫舫的竹枝詞。

除此以外,揚州竹枝詞中還有對邗關、小秦淮、觀音山、揚州書院、伊樓河等地的描寫。這些具體的空間皆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各種形式的民俗內容。就揚州竹枝詞的記述來看,人們在這些空間里的民俗生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揚州人多姿多彩的休閑娛樂活動。

三、揚州竹枝詞呈現的時空交融性與共享性特征

中國的農業文明糅合了人們對天時氣候、地辰物候等關系的理解,以具象的物體表達抽象的概念,由此形成了中國的傳統宇宙觀——時空統一。這一點在揚州竹枝詞中得以體現。

(一)揚州竹枝詞體現的時空交融性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脫離時間的純空間觀念,也沒有脫離空間的純時間觀念。所以,揚州竹枝詞所記述的時間生活與空間生活也不能全然割裂開來。其所記述的揚州民眾豐富的節俗活動不僅有相對固定的時間,還有固定的空間,如社火雜戲、踏青郊游、求簽拜佛、看戲喝茶等活動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在特定的場所舉行。如阮充《北湖竹枝詞》:

三月四月柳陰齊,兩岸黃鶯恰恰啼。買個瓜皮對河去,避風庵外綠萋萋。

清和天氣已黃梅,多少秧齊待雨裁。三日設壇求雨足,白龍奮起土山來。

江鄉秋老冷菰蒲,野水參差雁影孤。慣見打魚舟一葉,無篷搖過小西湖。

橫斜風雪壓茅廬,幾輩尋詩意自如。新疊玻璃湖萬頃,阿誰攜酒饋生魚。

從春至冬,其所描繪的四季流轉不僅意味著時間的變化,還體現了不同空間的交替,以及人們的生活日常。

揚州竹枝詞所記述的傳統節日中民眾活動的時空統一性體現得尤為明顯。秋蝶在《揚州燈節竹枝詞》與《揚州中秋竹枝詞》中描繪了在元宵節、中秋節這兩個重要節日,揚州城繁華熱鬧的景象與揚州民眾在特殊時空中的多彩活動。例如:

燈起元宵二日前,香街繡陌萬家煙。笙歌響徹云霄里,燭焰宏開玉鏡天。

瘦西湖上好風光,三黨家中食粔妝。果是餅師妻妙手,胡麻新樣色松黃。

節日本是時空的產物,反過來,節日也擔負著聯系時空的使命,就像時空坐標中的一個個標點,充分體現了時空合一的特征。

中國傳統的時空觀念強調時空混同一體,對于抽象的時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更傾向于以空間來表達時間。在揚州竹枝詞的記述中,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節日生活,個體所處的生活空間都是具體的、可感知的,其衣食住行、坐臥話眠等日常生活,在詩人的主體觀照下,以竹枝詞的藝術形式呈現出時空一體的流動變化過程,從而表達了創作主體的情感體驗與生命歷程。

(二)揚州竹枝詞體現的時空共享性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民眾成為歲時節日的主體和歲時文化的創造者。人與人之間交往與溝通的需求促進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形成與發展,公共空間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活動空間之一,承載著十分豐富的民俗內容。

作為節氣的清明正值陽春三月,此時是人們出游踏青的好時節。作為節日的清明,在揚州地區又與修禊活動相聯系,由祭祖、祓禊發展到文人雅集和世俗春游。揚州竹枝詞有對紅橋修禊的記述。揚州的修禊活動是由政府官員主持,文人、鹽商參與的大型集體活動。清明時節,城中男女畢出,輕車駿馬,簫鼓畫船,不辭往復。揚州人積極參與各種娛樂項目,走馬放鷹,斗雞蹴鞠……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對揚州的清明節有這樣的描寫:“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賈、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無不咸集。”與之對應,揚州竹枝詞對這一時節人們踏青游玩活動的記述精彩紛呈。例如:

花衫女子翠纓羅,珠帽兒童響玉珂。各帶迎春花鬢側,行人綺陌踏青歌。

——(明)郝璧《廣陵竹枝詞》

綠絲遍拂三春柳,紅焰誰爭五月榴。此日風光應莫負,男男女女喚游船。

——(清)津瀛逸叟《續揚州竹枝詞》

十里垂楊絮未飄,放船正好趁花朝。望湖軒外南風起,直到珠湖黃玨橋。

——(清)阮充《北湖竹枝詞》

——(清)臧榖《和小游船詩》

春和景明之時,揚州的官吏、商人、普通民眾共同投身于節日活動。揚州其他歲時節日,如元宵、中秋、重陽,甚至廟會活動,均是全民參與。在熱鬧豐富的節俗活動中,人們暫時沒有階級、財富、文化等方面的差別。因此這種共享性質的節日對社會具有整合和凝聚的作用。

傳統城市的公共空間有茶館、酒肆、街市等。就揚州竹枝詞的記述來看,其選取的公共空間(如教場與園林)具有一定的傾向性。教場功能的轉變源于揚州城市的發展。與教場緊密聯系的是揚州人飲茶、聽書和看戲等休閑活動。教場不僅為揚州評書、揚州戲曲等曲藝活動提供了表演舞臺,為說書藝人與戲曲表演者搭建切磋、交流的平臺,而且成為揚州民俗文化的承載空間。揚州園林同樣也是揚州民俗文化發展的載體。園林雖為鹽商的私人宅院,但它們并不封閉。基于揚州鹽商與文人的特殊關系,一些鹽商的園林在建造時就有文人、畫家參與,如片石山房與石濤,筱園與鄭板橋。由于鹽商崇儒,不少文人受到鹽商資助,寓居于鹽商的園林潛心創作。當時崇儒之風盛行,鹽商經常邀請四方名士于園林中宴飲、作詩、觀畫、賞花等,如馬曰琯的小玲瓏山館就是文人畫家的聚會之地。林蘇門在《續揚州竹枝詞》中寫道:“邗上時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學詩翁。紅情綠意朱門滿,不盡詩工境便窮。”同時,園林內部的私家藏書樓也是鹽商交友的空間,馬曰琯、馬曰璐兄弟的叢書樓對當時的文人敞開,不少人借助馬家的藏書完成了著作。此外,園林與揚州戲曲的關系也十分緊密。鹽商或請各地戲班到園林中表演,或請文人創作劇本供戲班演出,或蓄養家班,何園的水心亭就是園林戲亭的代表。總體而言,教場與園林是揚州比較有代表性的空間場所,既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活動,又體現了城市生活空間的開放性、共享性的特征。

四、結語

“揚州竹枝詞的每一位作者,都是揚州風土的鐘情者。”他們筆下的揚州竹枝詞,以凝練的文字生動地展現了明清至民國時期揚州的風俗與市貌,保存了揚州豐富的社會生活資料,反映了揚州民眾的情感需求與價值觀念,對研究揚州地域民俗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其中,揚州竹枝詞所記述的揚州城市的時空結構,與揚州民俗生活的發展、變遷有著直接的關聯。揚州竹枝詞對揚州城市時空結構的記述既體現了民眾的日常生活和獨特精彩的民俗文化,也顯現了竹枝詞在民俗生活中的獨特位置。

注釋:

①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中華書局,2002年,第5頁。

②蕭放:《歲時節日》,《民間文化論壇》,2016年第4期,第126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欧美天堂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久久网欧美|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成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久|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欧美第一页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理论| 无码一区18禁|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国产精品第5页| 99人体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乳| 91在线中文|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色婷婷在线影院| 婷婷综合亚洲|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色综合成人|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欧美日韩第二页|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国产|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91麻豆国产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午夜在线不卡|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