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共同理想艱辛奮斗過程中形成的歷史優秀寶貴財富,體現了共產黨的堅定信念和理想追求,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真實寫照。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構建“四維”協同育人,把紅色文化融入中職思政教育,才能更好的實現職業教育“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目標,對此筆者有如下思考。
紅色文化是思政課教學天然的文化庫,紅色文化中大量的紅色英雄、紅色事跡、紅色精神、紅色場館、紅色文物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大量優秀資源,充實了思政課程的內容。思政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了解紅色文化,特別是自覺學習黨史,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并結合紅色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典型資源與思政課教學內容進行匹配。在做到故事感人,講授精彩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呈現方式的可操作性。
學生工作部門是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部門,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紅色活動作為載體,在活動中運用紅色元素豐富思政教育的資源和手段,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感受到紅色文化帶來的力量震撼和精神鼓舞。學生工作部門在紅色活動開展中要注重活動方式的多樣性,更要注重發現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的活動效果,活動要有形式更要有實質內容。
公共基礎課程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紅色文化融入公共基礎課程為學生全面發展注入了紅色基因。基礎課程教學應結合各個學科不同特點,融入紅色文化內容有選擇性,融入方式更要有多樣化思路。比如語文學科可以通過詩朗誦的形式,藝術學科則可以排練紅色情景劇,數學學科則可以在題目中運用數據對比,讓學生感悟到國家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通過不同方式的巧妙融入,使公共基礎課教學融入紅色文化取得育人實效。
課程思政背景下,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在教授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也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專業課教師要善于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思政育人點并與專業教學相融入,教授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又能夠潛移默化注入紅色基因,實現紅色文化潤物無聲的思政育人效果。比如借助七一勛章的頒發,在珠寶專業教學中挖掘七一勛章設計過程中的愛國擁黨紅色元素,讓學生感受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匠人體現出的濃濃愛國情懷。
構建“四維”協同育人,把紅色文化融入中職思政教育,實現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合力育人。培養的人才又紅又專,真正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 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