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悅

作為能耗和碳排放最多的行業之一,從設計到供應鏈,再到施工,傳統建筑業正逐步變得“輕且綠”,期間綠色建材的使用成為關鍵。隨著新技術和新材料特別是綠色建材在建筑設計與施工中的廣泛應用,助益相關各方在多贏的條件下共同前行。
新材料讓建筑“可持續”
雖然“用材料賦予建筑新生”還需技術的進一步演進,但新材料讓現代建筑的可持續屬性加強是業界公認的事實。我國朝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穩步邁進,建材行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迎來巨大挑戰,業內綠色建材呼聲漸高,通過發展綠色建材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已成各界達成的共識。正如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總經濟師孫星壽所指出的,“綠色建材已成為建材行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
通常情況下,綠色建材強調“全壽命期內”減少對天然資源的消耗和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可循環”等特征。中國建材聯合會提出,綠色建筑材料的定義是:在原料的選用、開采加工、產品制造、產品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廢棄物,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資源可循環再利用的,不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置的要求,而且全生命期內與生態環境和諧,對人類健康無害的建筑材料。
“綠色建筑+”開啟節能密碼,穿上光伏“外衣”,選用循環材料,添加智慧“大腦”,固碳釋氧綠化……綠色低碳建筑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美好生活賦能。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會長武涌認為,在建筑能效的提升過程中離不開綠色建筑材料,“綠色建筑材料是實現建筑低碳發展的基礎,起到引領性和支撐性的作用。如果沒有建筑材料的技術進步,就無法實現建筑綠色和低碳的發展。”
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及綠色新型建材認證工作的推廣,我國新型建材正朝著節約資源、節省能源、健康、安全、環保的方向迅疾發展,已有8個綠色建材產業園區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綠色建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綠色建材產業鏈上的諸多企業,紛紛致力于通過材料研發與應用創新,為客戶提供環保可持續的材料解決方案。而且,在“低增長、降紅線、新主體、高質量、創多元、踐雙碳”驅使下,房地產行業將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視作行業發展的加分項。除了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積極響應ESG號召外,越來越多的地產企業開始加強自身綠色供應鏈的管理,向上下游輸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要求建材企業供應商必須提供合規的綠色建材,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使建材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多維度均衡發展。據預測,2025年我國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有望超9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期間綠色建材應用比例也將持續提升,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1.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
面對我國建材企業呈現的再創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較弱等問題,有業界人士在首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上提出建議,“企業競爭不應只看到價格優勢而不愿進行技術突破。盡管研發費用可能較高,但企業通過技術突破來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控制建材質量、實現綠色轉型,才能使自身符合市場需求。”
機遇來自利好的大環境
作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產消費國,政企聯動促進產業綠色轉型成效顯著。“雙碳”目標的落地推進與實現、國內統一大市場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政策東風勁吹,產業發展機遇來自利好的大環境。對此,業界的信心源于,“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促進行業對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更有利于促進建筑新材料行業的轉型升級,改變行業經濟發展增長方式。”
2022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建筑行業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高品質綠色建筑建設,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以及促進綠色建材推廣應用。當月工信部、住建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通知》,積極部署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建材消費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以加快綠色建材生產、認證和推廣應用,促進綠色消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市場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縱深,根據農村統計年鑒及Wind數據,目前我國農村地區住宅年竣工面積5-7億平米左右,基本與城鎮住宅竣工處于同一量級,每年農村建材市場潛力接近萬億元,綠色建材的市場空間同樣可觀。
4月28日,財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組織申報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的通知》指出,試點城市要以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為目標,運用政府采購政策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應用,建立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推動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含政府投資項目)強制采購符合標準的綠色建材,建設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探索開展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綜合改造,帶動建材和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打造宜居、綠色、低碳城市。與2020年10月由財政部、住建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相比,此次國家通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的力度更大,進一步擴大到地級市(行政區)。第二批試點范圍也在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等6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擴大到“每省申報試點城市數量原則上不超過2個”,并強調“試點城市要具有較好的試點項目條件,覆蓋新建和既改等不同項目類型,工程項目規模較大”。從城市運營和城市治理方面來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試點城市乃至示范城市的知名度、品牌度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