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22.21億元,穩居福建省首位,第一產業增加值637億元,同比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201元,較2020年增長11.2%,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個個亮眼的數字,是福州市鄉村有力律動的發展脈搏。望山、看水、記鄉愁,在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擁有800多萬常住人口的福州市,謀在高處,抓在要處,落在細處,一項項惠農舉措讓廣袤的美麗鄉村與日新月異的現代都市交相輝映。
凝心聚力圖振興
“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55萬元,較2020年翻了近一番。”永泰縣梧桐鎮坵演村黨支部書記陳掌平說。2021年福州城投集團聯合永泰縣域相關鄉鎮、村在坵演村成立了福州市首個鄉村振興聯合黨支部。這一做法,凝聚了多方力量,破解了資源少、力量弱的發展難題,推動了鄉村振興示范館等10個項目加速建成。
鄉村的變化,凝聚著福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精心謀劃。近年來,福州市實行“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項小組(服務團)”的組織架構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強化“一把手”責任擔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12個專項小組和4個服務團,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做好頂層規劃設計。福州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科學合理設定年度目標、短期目標、中長期目標,編制五年規劃,及時分解任務清單,形成福州市鄉村振興“路線圖”“工作表”。
開好鄉村振興專題現場會。到現場去、到一線去,通過現場觀摩、經驗分享,進行經驗、技術總結推廣。2021年,福州市舉辦了17場鄉村振興專題現場會,圍繞農村污水處理、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等主題,掀起全市互學、互鑒新熱潮。
小村興業有大計
鰻魚是福清市上逕鎮南灣村的“金魚”,全村鰻魚養殖場有20多個,年產值穩定在20多億元。隨著鰻魚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南灣村已形成集鰻苗培育、鰻魚養殖、烤鰻加工和出口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產業帶好路,鄉村有出路。2021年福清市鰻魚產量達3.5萬噸,產值71億元。
為帶動鄉村發展特色產業,福州市給出“一攬子”政策,出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茉莉花茶九條”“遠洋漁業十條”等舉措。
堅持龍頭帶動,扶優做強龍頭企業。實施“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扶持龍頭壯大產業”專項行動。2021年,福州市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4家,新入選中國農業企業500強2家。截至目前,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累計達327家。
堅持三產融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福州市累計建成6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12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和27個省級農業物聯網基地,建設和改造65個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中心。
堅持品牌強農,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福州市成功舉辦了“漁博會”、首屆“菌博會”、農民豐收節、福清枇杷節、閩清橄欖節等農業節慶活動。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人居環境更美麗
走進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村道平坦開闊,廣場干凈敞亮,一棟棟充滿畬族風情的小樓矗立在村道兩旁,房前屋后花草飄香。從過去旱廁遍布,臨搭和違建隨處可見,到如今清新美景撲面,南洋村通過引入以“可回收垃圾積分+農戶文明分”為核心的人居環境整治“雙積分制”,走出了一條接地氣、惠民生的鄉村環境治理新路。
在福州市,像南洋村這樣發生蝶變的村莊并非個例。而這一變化的背后,是福州市堅持把打造優美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近年來,福州市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開展村莊清潔“六清一改”行動,探索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建立共建共享長效機制,力求全域美麗。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全覆蓋,農村垃圾治理率達100%;生活污水治理提質升級,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覆蓋率達85%;農村廁所革命加速推進,全市農村無害化戶廁普及率達99.5%。
鄉村治理更有效
“自從村里有了網格員,不用再往鎮里、縣里跑,在家門口就能把事辦好。”在閩侯縣祥謙鎮門口村,網格員與村民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返鄉人員信息登記、新農保繳費、危房改建報批申請等業務,只要找到對應10戶一隊的網格員,都能得到及時的代辦服務。
迎接新生活,離不開鄉村善治。鄉村的治理之“術”,在強基固本,完善基層黨建體系,以“小網格”推動“大治理”。福州市深化“紅色領航工程”10項標準,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基層黨支部“達標創星”評星定級工作,開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創建行動,完成了149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治理工作。
突出選優培強,優化鄉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2021年,福州市在全省率先高質量完成新一屆村“兩委”換屆選舉,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比上屆下降3歲,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數量占比較上屆提高24.6%。
在長樂區營前街道長安村,全省首個防控化解矛盾糾紛的在線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樂和解”,實現了線上化解村民糾紛;漳港街道百戶村的智慧指揮中心,讓村民提前感受“未來式”智慧生活……
讓數字鄉村從概念設計走進尋常百姓家,按照“市級建底座、縣級搭平臺、鄉級造場景、村級選服務”的思路,福州市正著力構建全市一體化數字鄉村治理新模式,推動“互聯網+社區”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
(福建? ?藍瑜萍? ?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