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喬保華
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補齊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短板,以農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等為重點,努力構建干凈、整潔、有序、舒適的人居環境。一系列整治人居環境的舉措,為鄉村“按”下了“美顏鍵”,讓村民的幸福生活“看得見”。
“面子”上“好看”
在石洞溝村,垃圾車在音樂的伴隨下開啟了每天挨家挨戶收垃圾的工作。村民一聽到熟悉的音樂,便拿著自家的垃圾桶站在門口等著將垃圾倒入車內。“這幾年我們村都是這樣倒垃圾的,村民都很自覺。”石洞溝村村民拓軍說道。
在石洞溝村村民的眼中,每天“循聲而出”倒垃圾成了一種“儀式”,這能夠讓村民自覺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同時,隨著全村改造、硬化、亮化、美化等工作的開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越發想維護好自己的“美麗家園”。在村里從事垃圾清運工作多年的王紅久是村里衛生環境“大變樣”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這幾年來,我們不僅搬進了新居,硬化了道路,而且每天村里還有專人打掃衛生,村里又干凈又整潔,大家幸福感足足的。”王紅久說道。
石洞溝村只是定邊縣在推進村莊清潔行動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定邊縣20個鄉鎮185個行政村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八清一改、八不八保”的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村莊清潔行動,共計投入獎補資金434.5萬元。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約5.5萬噸、清理村內水塘43口、清理村內溝渠1089.8公里、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2595.2噸,開展農村衛生環境消殺5443次,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5.29萬人次。
“里子”也要“硬”
最近,學莊鄉羅山村的村民都喜滋滋地忙碌著一件事——戶廁改造。隨著戶廁改造政策的推進,農村家家戶戶都建造了衛生、干凈的新廁所。“比起我們以前的老廁所,新廁所既干凈又衛生,村民都非常高興。”唐志軍笑著說道。
學莊鄉公共服務中心主任說:“學莊鄉目前已累計完成364座戶廁改造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在高廟灣村繼續整村推進戶廁改造,改變村民的衛生習慣。”小廁所連著大民生。近年來,定邊縣把戶廁改造工作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讓廁所這一“天大的小事”努力從“民生短板”一躍成為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2021年,定邊縣采取“縣財政獎補+農民自籌”的方式投資了1292萬元,在全縣17個行政村新建了3400座新廁所。
各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務實舉措,不僅讓農村“亮”了“面子”,也“硬”了“里子”,還為定邊縣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亮出了“成績單”。目前,定邊縣共有農村保潔員、垃圾清運員600余人,建成垃圾填埋場18個、污水處理廠13個、等級公路2789公里,行政村通村率達100%,完成了17個鄉鎮23個行政村的庭院改造和巷道硬化建設項目,建成了鄉村振興示范村33個,人居環境整治村185個。
下一步,定邊縣將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提升村容村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資料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