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
十年振興勇奮進,紅土舊貌換新顏。
今日之贛南蘇區,已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也從贛南蘇區振興找到了可借鑒路徑。
贛南蘇區振興的十年,山鄉巨變。鄉村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長期困擾贛南人民的上學難、看病難、吃水難、出行難、用電難等問題基本解決。贛南蘇區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時期。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落實,老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豐滿。
贛南蘇區振興的十年,勇于探索。贛南蘇區人民建立了產業扶貧“五個一”機制、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等做法,穩定實現脫貧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老區人民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特色產業,產業結構單一、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有效改善,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澎湃強勁。贛南臍橙種植面積和產量世界第一,品牌價值穩居水果類區域品牌全國榜首。
贛南蘇區振興的十年,敢于創新。老區人民弘揚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大力深化改革,贛南成為“老區中的特區”,創新創業的環境大踏步接軌先進地區,加速成為開放高地、創業之州。贛南老區拉近了與沿海地區的時空距離,縮小了與發達地區的硬件差距。
贛南蘇區振興的十年,人民至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集中力量解決老區人民群眾基本民生需求,千方百計提升老區人民福祉。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與扶勤扶德相統一,充分激發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真正讓貧困群眾成為脫貧攻堅的主體,自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贛南蘇區振興的十年,凝心聚力。在這片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紅土地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贛南兒女飲水思源,發自內心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以實際行動“作示范、勇爭先”,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舊貌換新顏。
十年時光流轉,十年日新月異。贛南蘇區脫貧攻堅交出完美答卷,2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3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1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徹底擺脫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兌現了“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的莊嚴承諾。
滔滔贛江水,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生生不息。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十年變化,讓人民看到一組組見證老區鏗鏘有力的發展步伐,聽到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幸福故事,感受一件件“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魄力精神。
新長征,再出發。站在新的歷史節點,贛南蘇區踏上新征程,把統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要舉措
巍巍武夷山,見證贛南蘇區振興精彩蝶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把感恩奮進、銳意進取的精神化為接續奮斗的動力,牢記“作示范、勇爭先”殷殷囑托和目標要求,努力譜寫紅土地上的新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