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伴隨著我國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其作為基礎財務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證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新時期如何強化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推動農村發展提供支持。
[ 關鍵詞 ]
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集體資產;代管資金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5.002
我國相繼實施“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極大地提升農村經濟實力,同時也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就新時期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現狀來看,我國農村地區財務會計工作的整體水平偏低,還暴露出諸多問題,特別是伴隨著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致使財務會計工作也日趨復雜化,因此有必要從問題入手,結合新時期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尋提升農村財務會計工作水平的策略。
1 新時期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意義
在新時期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財務會計作為農村持續發展的經驗總結,能夠準確地記錄農村各項經費活動的使用情況,同時還能對農村經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進行分析與審核,然后再對這些數據實施記錄控制、管理、審核計算,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財務報告,有助于準確地反映農村財務信息情況,為農村管理人員作出重要決策提供參考。第二,財務會計工作有助于保障農村各項改革工作順利開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各個農村積極探索農村管理新模式,各項制度改革逐漸被提上日程,由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印發的《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便明確提出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進行修訂,并且將其作為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而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也有助于保障其他改革順利進行,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早日實現,更好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2 新時期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農村領導干部缺乏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高度重視
就目前而言,農村領導干部關于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主要體現在個別領導將其片面地歸為會計工作,再加上自身經驗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財務會計工作的思維依然滯留在原始階段,不能跟新時期的財務會計工作相匹配,錯誤地認為財務工作屬于個人的事情。而對于政府主管部門而言,未能深刻地意識到財務會計工作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將其作為一項日常事務看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務會計工作的水平。
2.2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積極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因為集體資產管理不科學,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以至于農村資產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詳細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集體資產的總額不明確,存在暗地實施資產買賣與產權變動的行為,導致賬實嚴重不符;第二,因為對權力缺乏制約,個別農村領導班子隨意進行集體產業土地租賃、承包經營、轉讓等行為,危害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第三,在部分村級機構依然存在陳年舊賬未還清的前提下,新的債務不斷出現,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壯大。
2.3 農村代管資金管理不科學
農村代管資金管理不科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村級賬代管資金核算不準確,常常發生資金數額與經管站代管的資金數額不等的情形。第二,在傳遞會計憑證過程中發生失誤。例如,當上級部門向農村地區撥入一筆財政補助收入后,雖然經管站已經將這筆資金入賬,但是因為村會計未及時將該憑證傳遞至村包審計人員或者村會計,以至于沒有將這筆收入記入該村賬目中,再加上經管站與包村審計人員或者村會計未長期進行會計對賬,時間一長便容易引起村級賬簿內記錄的代管資金賬實不符。第三,個別農村地區因為財政困難,經常會向經管站借資金,但是鄉鎮財政無力歸還或者不歸還,而村級會計又不知情,便導致村級記錄的代管資金數額不對。第四,提取代管資金存在問題,關于代管資金的提取,很多鄉鎮均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從實際情況看,這些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得不到位。
2.4 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主要體現在:第一,農村地區未結合自身財務會計管理需求針對財務會計人才構建完善的培訓機制,以至于不能幫助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及時學習內控的新理念、新制度、新法律、新技術等,特別是伴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正式實施,如果財務會計人員不能深入解讀該政策,便可能導致在內控工作中與該制度背道而馳;第二,個別農村地區從事財務會計內控工作的人員自身主動意識不強,存在明顯的“大鍋飯”意識,這一現象主要跟缺乏完善的激勵考核機制有關,無法調動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5 缺乏健全的農村財務監督機制
當前農村地區財務會計監督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村民自治小組內實施的內部監督,但是就農村財務會計監督現狀來看,村民自治小組中的監督人員大多是由跟村委會領導干部關系密切的人員構成,而這些人員在實施監督工作時,部分人員常常存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即便發現財務資金存在問題也不能及時報告,再加上這些人員的法律知識儲備不足,即便發現賬目存在問題依然簽字,甚至還發生非法謀取利益的現象。二是個別主管部門依然存在監督與管理不足的現象,這些部門常常以時間不足為借口而不愿意主動監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以至于不能第一時間發現農村財務會計管理面臨的問題,削弱了財務管理的水平。
2.6 農村會計信息缺乏透明度
當前,村集體組織經濟已經開始實行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實現了財務核算的獨立開展。但是就當前財務會計工作開展現狀分析,跟預期的效果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村財鄉管日趨表面化,僅僅是從表面上把各個村的會計核算由過去的分散變得集中,但是在具體財務管理進程中,負責的主體依然為村,并且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也沒有制定科學的村級財務管理對策。另外,就財務會計工作開展現狀來看,缺乏健全的村內部治理機制,導致村民理財小組趨于形式化,降低了財務公開制度的執行力與約束力,導致財務信息不對稱。
3 新時期下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思考
3.1 提高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
在新時期,要想提升財務會計工作的水平,便需要結合農村發展的新目標與新要求,不斷創新思維,從思想上提高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作為財務會計工作者,應當時刻保持良好的思想覺悟,積極轉變工作理念,深刻意識到新形勢下做好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嚴格執行各項新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規則,合理合規地做好各項財務會計工作。其次,作為財務會計工作者,自身應當深刻地意識到新時期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并非過去簡單地統計、整理、分析各種財務會計信息,而應用自覺更新財務會計管理的理念,準確把握財務會計的內涵與本質,結合當前形勢知曉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新要求,將財務會計工作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規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提升財務會計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農村經濟發展。
3.2 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水平
在新時期,農村資產作為農村財務會計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想提升其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明確集體資產產權主體,針對農村資產構建起科學且合理的登記、管理、評估管理機制,同時成立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專門負責集體資產的管理、協調以及監督等工作。各個農村地區應當高度重視資產監管,通過建設村招投標委托中心、監管中心以及鎮會計服務中心等監管機構,同時對“三資”集體決策制度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村民代表會議,嚴格執行民主化流程完成重點決策、落實項目、利用資金,通過資料審核、變動備案等制度有效且合理地控制農村資產,實現農村資產的動態化管控。
3.3 強化村級代管資金的管理
針對代管資金的管理,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確保村級代管資金收益權的落實。要充分利用國家與政府對農村地區的各項政策支持,維護好農村地區村級代管資金的權利與義務,在確保村集體經濟代管資金收益權、所有權、支配權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實現村代管中心的利息屬于村集體所有。第二,對村級代管資金的利息進行科學計算與分配。當前,針對代管資金未實施“雙管”模式的農村地區,要結合時間分別量化與計算出代管資金的利息,并且按照時間階段性實現利息的核實與量化,同時定期將全額代管資金的利益分配給對應的村莊。如果代管的資金數額巨大,建議采取定期存款的投資方式,從而幫助農民群眾保值增收。
3.4 提升農村財務會計人員專業水平
財務會計人員屬于農村財務會計管理的主體,對財務會計人員隊伍結構進行優化是確保農村財務會計工作有序推進的關鍵。首先,各個農村地區應當充分尊重財會工作人員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對薪酬福利待遇等相關問題予以妥善處理,結合村莊自身情況以及當地社會經濟實際,可合理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待遇,有效促進其工作積極性提升,唯有讓他們對崗位充滿歸屬感,才能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崗位工作中,并積極主動學習最新政策制度,促進專業素質能力提升。其次,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農村地區應當靈活運用媒體平臺,面向全社會廣泛招聘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農村財務會計崗位帶來新鮮血液,促進財會人員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財會人員把更多新的思想融入實際工作中去,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進行不斷創新,能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動力。與此同時,財會人員必須履行好監督職能,按照相關政策法規來做好各項工作。然后提升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作為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要始終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要積極地應對農村群眾的利益訴求,主動承擔起自己崗位服務的職責,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最后,加大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資金投入,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以幫助他們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與政策,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
3.5 建立健全財務會計監督機制
首先,農村相關機構應當明確重大財務決策民主評議機制,將村民以及其他主體在農村重大財務決策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積極參與到財務管理的監督中,提升農村財務預算與決算的科學性。其次,農村地區要針對財務會計工作制定科學的落實機制與責任追究機制,主要用于約束財務會計人員的行為和權利,一旦發生問題可以追究對應人的責任。最后,農村地區還應該積極構建監督小組,主要用于監督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同時定期審計財務會計工作開展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時要求責任人立即整改,從而確保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合法性與合規性。
3.6 提升財務會計工作的透明度
為了提升財務會計工作的透明度,首先應該積極構建民主監督機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決策個人化的現象,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財務會計工作中發生的各種信息不規范以及不透明等問題。同時,注重發揮村民理財小組的功效,鼓勵小組中的成員相互監督,為了確保監督的實效,嚴格小組成員入門門檻,確保所有成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職業素養,在監督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切實做好查賬核對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農村地區的重大決策,在實施前期應當將其向村民公開,確保村民充分的知情權,提升村級財務的透明度,降低財務會計工作的失誤,提升財務會計的水平,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邁入新臺階。
4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要想保證我國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便需要高度重視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在新時期,做好農村財務會計管理,不僅關系著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同時也關系著新農村的建設,雖然當前農村財務會計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筆者堅信找準問題的關鍵,采取有力措施,便一定可以提升財務會計的水平,早日實現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馬靜宜. 當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新農業,2021(7):62-63.
[2]彭藝. 農村財務會計與管理體制創新[J]. 新農業,2021(7):63-64.
[3]朱玉亭. 新形勢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財經界,2020(33):100-101.
[ 作者簡介 ]
劉金軍,男,山東臨沂人,臨沂市楊莊鎮人民政府經管站,中級會計師,大專,研究方向:農村財務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