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近年來,油田持續優化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加快實施專業化整合,搭建了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四梁八柱”,形成支撐主業發展、保障生產生活、服務社會創效、打造勝利品牌的專業化發展格局。提升專業化發展質量成為油田體制機制調整后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考核虧損單位,油田將在三年內逐步減少補貼費用。在市場化的改革新形勢下,應釋放活力、發揮優勢、提升核心業務競爭力減少虧損,本文以勝利油田車輛管理中心臨盤服務部為例,在企業如何轉變觀念、培育品牌、創出效益上進行有益探索,對油田改革新形勢下提升專業化發展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關鍵詞 ]
專業化;服務;品牌;價值;效益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5.008
2017年9月,油田實施生產用車專業化管理。面對專業化發展市場化運營社會化創效的嚴峻形勢,提升專業化發展質量、增強核心業務競爭力成為專業化單位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點。車輛管理中心臨盤服務部圍繞如何釋放活力、發揮優勢、提升核心業務競爭力對市場化品牌培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企業立足持續發展、長遠發展的戰略定位,積極培育市場化的品牌管理體系,用逐步完善的基礎管理模式、逐步規范的運行保障機制、逐步成熟的管理體系和逐步拓展提升的價值創效能力,打造出具有鮮明車管標識的服務品牌,站穩了市場,體現了價值,彰顯了魅力。
1 品牌內涵
品牌是企業自身形象的重要標識。企業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其實質是充分挖掘中心人、財、物的潛力,提高經營管理質量和效率,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品牌培育管理體系主要涵蓋三個維度的內容,一是打造一套具有車管特色的規范完善的基礎管理機制;二是形成一套具有車管特色的成熟完備的企業管理體系;三是培育一支具有車管特色的富有開拓、擔當和奉獻精神的干群隊伍。
2 市場化品牌培育的主要做法
2.1 實施思想引領工程,推進觀念持續轉變
深化“三轉三創”主題活動,圍繞油田黨委擴大會、職代會、中心一屆四次職代會精神,開展重點工作專題解讀、基層形勢任務宣講,采用微課堂等新媒體豐富教育形式,扎實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發展共識,注重意識形態管理,強化陣地意識,層層壓實責任。重點做好服務部典型人物事跡、全員價值創效、車管品牌傳播等內容的宣傳工作,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弘揚主旋律,匯集正能量。按照中心黨委要求,圍繞“四個生態”建設、創效增效目標、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開展“我為增效做什么”大討論活動,引導全員參與、全員攻堅、全員向價值創造聚焦,集思廣益,激發活力,提升品牌意識和創新能力。
2.2 打造一套具有車管特色的規范完善的基礎管理機制
對“規范優化提升”這個要求,車管中心臨盤服務部在中心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內部生產運行、運行點派、文明服務、安全駕駛、“三重一大”等行為規范和制度流程,從嚴抓實制度在基層崗位的執行落地。著力強化服務意識,規范車輛點派,切實發揮生產運行室的服務窗口職能,從嚴考核,消除短板,切實提升基礎運行質量。
2.3 形成一套具有車管特色的成熟完備的企業管理體系
2.3.1 打造服務保障管理體系
推行“峰谷”調派、區塊承攬、任務搶單、單人N車等多元運行模式,突出生產調度的中心指揮調派職能,提升單車利用率,推進資源共享最大化、效能發揮最大化。按照用戶需求適度推行調度職能下放,釋放權限,釋放責任,強化車隊自主服務能力,減少運行環節和低效車運行,提升運行效率和運行效益。注重生產的溝通協調,培育超前服務、超前溝通、超前訂單意識,以優質貼心的品牌服務搶占內部市場,為內部產值全額結算奠定基礎。優化三巡車管理,按照用戶區域不同,在各車隊成立三巡車服務小組,定期為用戶提供教育培訓、檢查指導、維護管理等服務。全力構建“運力迭代、效率提升、保障有力”的大生產服務保障格局。堅持“保效能是前提,能調整是關鍵,創效益是目標,要雙優是目的”的原則,調度資源統一運營供給,摸清甲方實際需求,不減運力,調減機力,實施運力迭代和車輛供給需求側結構調整,形成以最少的人、最少的車提供最大運力保障的結構態勢。服務部立足“大服務大保障”格局站位,與用戶單位加強合作共識,與臨盤采油廠簽訂了《內部生產用車保障兜底式鏈接增值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于次日就運費結算的具體方式與增值服務項目簽訂了附加協議。針對協議中的“四包”內容及增值服務,多措并舉,全力保障生產用車。實施峰谷統籌調派,高效利用資源,推進資源共享。生產運行室利用管理區用車波谷,共享人車資源到重點生產科室,打破隊與隊之間、服務對象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界限,集中優勢力量保障重點工作量。自2021年以來,實現跨區作業車輛110余臺次,人員50余人次。調用“三大員”填補駕駛員缺口,保障日常運行。充分調用基層與機關管理人員頂崗出車,發揮三大員優勢,既當指揮員、安全員,又當駕駛員,有效填補了駕駛員缺口,為車輛運行提供了保障。加強信息溝通銜接,及時掌握用車需求。生產運行室加強服務回訪與服務信息,及時做好與用車單位協調溝通和信息銜接,提前掌握用車需求,做到超前調度超前籌備,增強了服務的主動性。 合理安排無償增值服務。根據生產任務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車輛,優先保障生產用車,對非急需用車,由駕駛員執行完路單任務后,利用空余時間無償執行用戶任務,累計無償執行服務任務3 600余車次。為提升服務品質與內涵,豐富服務的形式與內容,實施頭等艙增值服務,為每臺車輛配備“十個一”,即一份報紙、一盒紙巾、一盒口取紙、一條毛巾、一個方便袋等車內用品,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粘性,以優質貼心的品牌服務拓展服務項目,站穩內部市場。
2.3.2 打造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嚴格落實集團公司、油田QHSE工作部署,聚焦“四個生態建設”,對標“七個一流”工作追求,從嚴執行“六個堅決落實”,打造教育培訓、制度落實、監督檢查、考核整改為一體的安全管理文化體系。一是優化教育培訓。在傳承中心“一室兩堂”教育的基礎上,以三巡車駕駛員、外雇車駕駛員、外闖市場人員、特種車輛駕駛員為重點培訓對象,創新教育方式與內容,采用微課堂、微視頻推送等形式靈活的教育手段,提升全員安全意識。二是優化制度落實。健全完善HSE相關制度,規范體系機制建設,重點強化制度在基層崗位的落實,突出安全過程管控。三是優化監督檢查。除日常安全檢查外,不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特別抓實特殊時段、特殊車型、七座以上車輛等重點車輛隱患排查和安全管理,堅決做到隱患排查全覆蓋無死角。強化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從嚴執行“四不兩直”安全監查,提升安全監管質量。四是優化考核整改。加大安全考核力度,特別強化對隱患的整改治理工作,安全管理不定期“回頭看”“回頭查”,對不整改隱患的基層單位、個人加倍處罰,切實推進安全運行質量的提升。
2.3.3 打造經營考核管理體系
突出效益,優化考核。以運行車數量、車型車況、人員情況等因素為依據科學分解預算指標,傳遞壓力,下放責任,實現責任共擔、任務共擔、壓力共擔。嚴格落實月度經濟分析和財務預算預警制度,充分發揮財務的核心管理職能。以效益為導向,進一步完善“1+2+2”績效考核辦法,突出車輛價值創造績效考核。強化過程管控,內部模擬甲乙方市場運作,在基層車隊之間實施人員輸出流動、績效及時劃撥,充分激發創效動能。實施月度、季度、年度滾動考核,加大風險管控力度,充分發揮經營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提升經營成效。
2.3.4 打造市場開發管理體系
在原有基礎上積極拓展內部市場。隨著魯明商河公司業務的調整,機關送班車輛出現了超員。在了解到魯明公司有意增加通勤車送班意向后,服務部及時與用車單位協調溝通,為其補增了一臺面包車,臺班額按照標準的一半結費,解決了用車單位的問題,確保了內部市場的穩定,實現了雙贏。外部市場設立外闖市場項目部,深挖市場潛力,確立“家門口”“走出去”雙線并行的市場開發理念,立足本地,面向全省,多渠道探尋市場信息,做大做優市場開發。“家門口”闖市場要穩扎穩打。加強與德利公司、樂工物業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擴大“家門口”業務承攬項目。“走出去”闖市場要打響品牌。突破地域限制,在省內外積極探尋能夠發揮車管特色、輸出車管品牌、體量大、效益高、質量優的市場項目。實施“1+1+1”外闖項目綜合管理。探索實施服務部、甲方企業與臨時項目組綜合管理的“1+1+1”管理模式。成立外闖項目部,專門管理外闖事務,對8人以上的外闖項目設立臨時項目組,及時了解外闖員工工作生活狀況,在外闖員工與服務部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每個項目組都要建立微信群,暢通信息渠道,通過信息化實時了解掌握外闖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理順員工思想,解決員工問題,免除其后顧之憂,讓員工工作得心安、勁足、氣順。
2.3.5 打造資源優化管理體系
確定了“一降一升一減少”的“2+1+0.5”人力資源優化新格局,即生產用車駕駛員控至200人以下,優化人員增至100人以上,管理及后輔減少至50人以下,達到“優化100人,創效900萬”的目標。牢固樹立“讓每個崗位都能創造價值”“人多不是包袱是財富”等新理念,實施“分類瘦身優化”法,對員工隊伍全面摸底,按年齡、崗位、工作能力等因素分類指導,實施網格化管理,引導后輔崗位人員向一線崗位流動創效,引導工作能力較強的人員“走出去”創效,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將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精細測算投入產出比,對運行車輛實施現狀分析,按車況、工作量、維修成本、油耗等多項因素分類劃檔,優化低效無效車輛資源,優化下來的駕駛員再輸出到外闖項目,提高車輛綜合運行效率,提升生產力創造水平。
2.4 培育一支具有車管特色的富有開拓、擔當和奉獻精神的干群隊伍
黨員干部是員工隊伍的主心骨。在專業化管理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只有推動黨員干部落實責任才能調動員工隊伍的創效積極性。在工作中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讓他們能夠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推動中心創效目標順利實現。在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以“比作風、比形象、比價值、比創效”為內容的“四比”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工作實踐中錘煉作風,踐行使命,進一步抓實作風改進。求真務實是臨盤服務部黨群隊伍一貫的言行標準和目標要求,當前,在改革新形勢、新問題、新矛盾交織凸顯的過程中,黨員干部更要拿出求真務實、破舊立新、開拓創新的勇氣和魄力來,為員工群眾樹標桿做表率。服務部持續開展“我先轉、跟我創”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走出去”創效,抓問題攻關,找措施突破,彰顯責任擔當,推進政治優勢轉化。強化執行力,對中心黨委和中心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實,堅持“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帶動員工創效,21名黨員主動外闖,8名管理人員承攬業務,22名管理人員承包21臺點派車,4個組室承包4臺點派車,基層正職、機關組室長等管理人員與駕駛員一起,每天搶單創效,為員工群眾做出了表率,樹立了黨員干部標桿。為提升品牌形象,該服務部著力打造“愛心班車”和“暖陽”志愿服務隊,利用品牌效應樹立車管新形象。“愛心班車”有效解決了臨盤油區居民往返臨邑火車站的難題,“暖陽”志愿服務隊深入踐行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觀,傳承發揚“為民精神”,通過志愿服務義務奉獻、貧困地區捐贈、清理為民紀念館環境衛生、供暖管線施工期間幫扶困難群體等一系列“暖陽行動”和社會公益活動,為臨盤油區居民提供愛心無償服務,成為臨盤油區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外闖隊伍中,濟南外闖的12名干部員工克服重重困難,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駕車近800公里,完成近40個配送點的配送任務,無論風雪雨霧、山路崎嶇,始終堅持優質服務、安全運行,受到甲方一致認可。外闖員工王學龍在甲方舉辦的汽駕技術操作技能大賽中奮勇爭先,努力拼搏,一舉摘得比賽冠軍,樹立了專業化一流的品牌形象。
3 效益價值
正是憑借市場化品牌培育,企業切實提升了專業化發展質量,不但創出了效益,更把服務品牌帶向市場,以品牌價值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臨盤服務部圓滿完成各項經營任務,并在臨盤地區廣獲贊譽。2020年完成收入超進度預算12 %,單車創效水平同比增加21 %,業務承攬與外闖市場收入同比增加30 %,創出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朱皓,孫藝,專業化重組的理論與實踐經驗[J]. 企業導報,2010(1):262.
[ 作者簡介 ]
劉兆勇,男,山東博興人,勝利油田車輛管理中心臨盤車輛管理服務部,助理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黨建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