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不是第一次造訪肯尼亞。再訪肯尼亞,我仿佛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一個通過人類文明歷史將你我聯結起來的地方。
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為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其自身也存在弊病,如在網絡遭受黑客或病毒侵襲時,用戶的大量信息泄露,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嚴重。數據的共享和用戶隱私泄露顯然存在尖銳的矛盾,且亟待解決,各企業積極規范自身使用用戶信息時進行保密,國家法律也對此進行了嚴格要求。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自我完善和法律保障體系的完備均有助于構建良性、和諧的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
11月5日至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楊凌農高會)在國家第一批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召開。
肯尼亞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其境內曾出土約250 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期刊《自然》2021年刊發的論文表示,經美國古人類學家確認,20世紀70年代在肯尼亞圖爾卡納發現的一塊直立人頭骨碎片可以追溯到200 萬年前,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祖先最古老的標本。
肯尼亞的名字來源于肯尼亞的最高峰肯尼亞山,意為“上帝休息的地方”。肯尼亞山是非洲第二高峰,海拔5199 米。十多年前,我騎車穿過山腰的路,沿途是高海拔的農場,風景著實不一般。后來騎行在蒙巴薩,我又見到了乞力馬扎羅山。不過想要一睹這座非洲最高峰的峻偉,最好的地方卻是在肯尼亞,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身在山中不見山”吧。肯尼亞的安博賽利國家公園是觀乞力馬扎羅山的好去處,近處是一群群大象,遠處是乞力馬扎羅山。當年海明威就非常喜歡來肯尼亞圍獵,住在這里,遠望乞力馬扎羅山。
非洲擁有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種群,非洲的各個地區都有國家公園,作為野生動物的保護區。我曾想騎行穿過國家公園去看動物,但自行車是不被允許進入國家公園的。即便如此,僅僅是在國家公園邊緣隨意逛逛,便能見到許多野生動物,讓我來不及拍照。騎行前往蒙巴薩的路上,我看到成群的斑馬穿越村莊,偶爾在村莊里歇歇腳,悠閑地啃啃草。
肯尼亞是我騎行途中停留次數最多的地方,這個國家也像映照在赤道上空的瑰麗天空一樣,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別稱“東非小巴黎”,是東非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它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市,走在路上,可以隨時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宛如行走在植物園中。也正是因為內羅畢優越的環境,聯合國將人居署及環境署的總部均設在這里。
玉器與瓷器是極具有中國特色的產物,是古代中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歷史見證。中國玉器誕生于8000年前,“玉”字在甲骨文中寫作 ,在金文和篆文寫作“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象三玉之連。”瓷,從瓦次聲,指的是上釉的陶器。 玉器與瓷器都起源于新石器時代,先民在磨制石器的時候發現了玉料并將其加工成玉器,而瓷器是從陶器發展而來的,考古挖掘證明世界各地的先民都能獨立創造陶器,但是我們的祖先卻率先發明了瓷器,這與玉器文明的影響分不開。
烘焙種籽衣提取液總還原力測定結果如圖 3所示。烘焙后種籽衣總還原能力不如未烘焙種籽衣,不同烘焙時間條件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帶殼烘焙過程中還原力逐漸減弱,未烘焙種籽衣提取液為 4.51 mmol/L(以FeSO4為當量,下同),帶殼烘焙40 min時為2.32 mmol/L;不帶殼烘焙過程中總還原力在20 min和40 min時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20 min時為3.74 mmol/L,40 min時為3.69 mmol/L。
因拍攝紀錄片的需要,2013年開始,我幾次到訪內羅畢,其中探訪最多的就是貧民窟。這些因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存在的貧民窟中,最大的一個是基貝拉。我認識的拳王邁克就來自這個區域。邁克為減輕家庭壓力,很小就輟學了。他在軍隊學會了打拳,退伍之后,開始打正規比賽,逐步成為肯尼亞的羽量級拳王。他通過自己的能力走出了貧民窟,卻又回來帶著貧民窟的伙伴們以頑強的精神面對生活的殘酷,非常讓人感動。
2019年的時候,我還結識了一位非常喜歡中國功夫的小伙弗蘭西斯·穆墨。他出身農村,沒上完高中。獨自撫養他長大的母親在他小學時早逝,他也是早早一個人就出來打拼。偶然接觸了拳擊后,他找到了自己的所愛。弗蘭西斯自學了跆拳道、截拳道、馬伽術等,2019年我遇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準備一場綜合格斗比賽。弗蘭西斯業余時間做健身教練,他一直夢想著來中國學習散打和武術。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名職業保鏢,很可惜因為疫情,他的中國武術之行還未能成行。
無論是否身處貧民窟,非洲人民都不會混日子。清晨四點,內羅畢的街頭已經人頭攢動,很多人為了節省車費早起步行上班,遠途的人乘坐出租面包車返回市里;傍晚的時候,他們用相同的方式回家,每周都是如此。
肯尼亞跨越赤道,沒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只有旱季和雨季。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雨季的雨總嘩啦啦地下在晚上,并不會耽誤白天的行程。雨季的云,流動很快,尤其在早晨和傍晚,朝霞和晚霞變幻莫測,特別精彩。每當此時,我便恍惚間回到童年,回到那段和小伙伴躺在地上望著彩霞,恣意幻想的美好時光。
早在600 多年前,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率船隊到訪過蒙巴薩。20世紀90年代,中國援建人員來到肯尼亞,開始助力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肯尼亞的幾個大型基建,基本都是中資企業修建的,中國基建速度在肯尼亞得到了認可。

2019年拍攝馬拉松紀錄片的時候,我認識了幾位馬拉松選手,約翰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經跑出過30 分鐘10 公里的成績,并以此贏得世界冠軍。他來自農村,依靠比賽的獎金在伊騰建了一座房子,把家人也接到伊騰來生活。

在肯尼亞西部城市埃爾多雷特附近,有一個小鎮名叫伊騰。這里是名副其實的長跑之鄉,全世界的中長跑及馬拉松冠軍基本都來自這座小鎮。
小鎮有一所中學,中學的操場就是冠軍們的訓練場。每天早晨四點多,長跑運動員集結來到山坡上的操場,開始80 圈的訓練。
長跑雖然能拿到獎金,但也讓運動員時刻面臨傷病的威脅。受傷就意味著自己沒法參加比賽獲得獎金,生活就將沒有保障。但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外地運動員找不到居住地,約翰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兩間,免費給運動員們居住。
肯尼亞有44 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卡倫金族最為世界所知的就是長跑。
小鎮每周都有一次馬拉松,參賽者不乏世界冠軍和紀錄保持者,很多國內外的中長跑運動員都會參加,以此來判斷自己的訓練是否有效。
正是靠著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肯尼亞的體育精神傳承了下來。


我在拍攝紀錄片的間隙,去了幾個國家公園。在肯尼亞,最有名的當數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其中最負盛名的風景是動物大遷徙。每年的六月到九月,雨季來臨,馬賽馬拉有充足的雨水,水草豐美。以角馬和斑馬為主的動物群逐水草而遷徙。它們一邊吃一邊走,成群結隊地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出發,來到馬拉河邊。想要吃到豐美的水草,就要穿過馬拉河來到馬賽馬拉,而穿越馬拉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馬拉河的河岸較陡,河里還有兇殘的河馬和鱷魚,每次穿越都是九死一生。但幸運的是大部分角馬都能到達馬賽馬拉,然后在馬賽馬拉肥沃的草地上,角馬寶寶出生了。草原殘酷的生存法則要求剛出生的小角馬要馬上學會站起來,否則就會成為虎視眈眈的獅子和獵豹的美食。留給小角馬的時間并不多。它們要盡快學會奔跑,以便在九月馬賽馬拉的草干枯后,返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非洲大陸上,類似的生命奇跡一直在發生。
我第一次來肯尼亞時,是在騎行穿越亞非大陸的旅途中,肯尼亞是其中一站。那時,邊境小鎮莫亞萊到內羅畢的路還沒有修通,地上是厚厚的塵土,顛簸震蕩,車輛一過,漫天灰塵。腳下是無盡的搓板路,讓我頗感頭疼,叫苦不迭。就在快到內羅畢的時候,卻出現了一條高速公路,這是2012年建成并通車的內羅畢- 錫卡高速公路,素有“東非第一路”的美稱。經歷了土路折磨的我,騎行在寬敞的高速公路上,身心都愉悅了不少。
2)煮塔開始階段,先從塔底給汽,確保全塔溫度控制不小于100℃,從回流泵打水進塔,小流量控制確保塔頂溫度不宜過低,進行洗塔,塔底液位上漲至40%左右時,停塔頂回流泵,防止產生大量含油污水。塔底液位建立后進行煮塔不小于10 h。
2017年,我再次來到肯尼亞,蒙內鐵路已經通車。在體驗這條現代化的電氣鐵路之時,我又一次因為來自中國而受到了特別熱情的對待,車上的乘客對中國修建的這條鐵路十分感謝。在肯尼亞,很多人都能講出一段自己和中國的緣分,還會邀請我去家里做客。
本文某特定構件的局部成組方案是指設計人員所關注的構件與其他構件組合而成的構件集合,該集合從屬于最終模塊劃分方案中的某個模塊。系統中構件的局部成組方案可以表示為
今年我再次來到內羅畢,新修建的內羅畢機場快速路即將通車。這條路通車后,將極大緩解內羅畢的交通擁堵情況,前往機場的路不會再水泄不通。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站,肯尼亞正借著中國基建的力量快速發展。這個充滿原始之美的國度,正在以堅韌的意志和友善的精神,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