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26 日,第九屆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會議由中國教育部主辦,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主持會議并發言。巴西教育部副部長何塞·卡斯特羅·巴雷托、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副部長娜塔莉亞·博查洛娃、俄羅斯教育部副部長杰尼斯·格里鮑夫、印度教育和外交國務部長拉杰庫馬爾·蘭詹·辛格、南非高等教育與科創部副部長布提·馬納梅拉等出席會議。會議通過了《第九屆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宣言》,明確了金磚國家教育領域下一階段合作的重點和方向。
(據教育部網站)
6 月15 日,教育部舉行醫學教育專家座談會,聽取有關專家意見建議,加強醫學教育戰略謀劃,研究推進新醫科建設,推動新時代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主持會議并講話。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出席會議。
懷進鵬強調,醫學教育改革必須提升“加速度”,堅持目標導向,在重點任務上見實效。
一要在協同育人融合上下功夫,強化統籌規劃,實現育人與科研同步,加快推進以新醫科建設為統領的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二要在提升質量要素改革建設上下功夫,建設一流醫學核心課程、核心教材,建設一支高水平醫學核心師資團隊、一批醫學核心實踐項目。
三要在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上下功夫,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推進八年制醫學教育改革,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
四要在優化資源配置和完善評估導向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積極調動產業要素,強化需求牽引式醫學科研聯合攻關,協同開展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集中多方力量解決重要問題。
五要在推進更高水平國際合作上下功夫,學習借鑒發達國家有效的培養制度和教育方式,在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領域貢獻中國力量。
(據教育部網站)
6 月6 日,教育部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30 年教育高級別指導委員會領導小組成員懷進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亞太地區教育部長會議并講話。
懷進鵬結合中國教育實踐,為亞太教育變革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重塑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二是建設更具韌性更加包容公平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三是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變革。
懷進鵬表示,中國愿與教科文組織和亞太地區各國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探索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規律,共同推進教育數字化變革,加快疫后教育復蘇和實現2030 年教育目標。
本次會議是亞太地區推進2030 年教育議程的機制性會議,也是計劃于9 月召開的全球教育變革峰會地區磋商會。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和亞太地區二十余國部長級官員出席會議。
(據教育部網站)
5 月30 日,在2022 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上,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聯合行動的倡議》,號召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開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聯合行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不竭動力。
《倡議》包括要關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強化組織建設和平臺支撐、拓寬國際視野等6 方面內容。其中,《倡議》提出,完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加大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科技項目、科研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加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資助數量。加強部委聯動,實施表彰獎勵提升計劃,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青年科技人才獎項。《倡議》同時指出,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鮮明提出中國科技界的創新主張和道義值守。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加入國際科技組織并發揮作用,在國際交流中當好“科技使者”,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大踏步走向世界科技舞臺中央。
(據中國青年報)
5 月31 日,2021 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3 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成果發布。
截至目前,2021 海交會已舉辦8 場論壇和專項交流活動、10 場分會場活動、20 場人才項目推介和路演活動;79 個國內政府代表團、231家高校和科研院所、66 家世界500強企業、207 家國內外金融和投融資機構、79 家灣區孵化器(含眾創空間和創業園)等,合計2033 家機構參展參會。大會線上線下累計覆蓋超過1000 萬人次,“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據統計,2021 年以來通過海交會促成人才或項目簽約意向達670 人(項)。
(據科技日報)
日前,銀川市重磅出臺“人才興市30 條”,以“真金白銀”引進、培育“真才實學”,對符合條件的緊缺人才免試錄用,并通過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系列保障政策解決好人才的后顧之憂。“人才興市30條”包括銀川市將瞄準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等實施人才引進工程;將梯次實施人才培育計劃等。
(據新華社客戶端)
6 月6 日,廣州南沙新區發布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政策體系,這是首個國家級新區“四鏈”融合政策體系。政策體系包含共性核心政策和特色專項政策兩個主要板塊。
“四鏈”融合政策文件將從企業經營、市場拓展、技術創新等方面推出30 條政策措施。“四鏈”融合政策出臺后,據初步測算,未來五年,南沙將投入超過200 億元分層次地支持企業以及人才發展。據介紹,南沙未來將出臺特色金融、生物技術、專精特新等多個特色專項政策文件,持續給企業和人才送上南沙“大禮包”。
(據新華網)
6 月1 日,浙南海創城揭牌儀式舉行,同時,溫州人才公園正式揭牌亮相。浙南海創城即“浙南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城”,是溫州市首個規格最高的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主題的創業創新平臺。
浙南海創城規劃面積28 平方公里,是專門“瞄準”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同時也是一處新興產業項目的首發地、蓄水池、孵化器、培養皿。海創城針對溫州市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利用浙南科技城已成熟的平臺,將為高層次人才帶著團隊、資金、技術、項目來溫創業提供優質服務。
(據溫州日報)
6 月15 日,上海重磅推出“潮涌浦江 再啟征程”——2022“海聚英才”系列活動,啟動上海市高層次人才云選會,向全球各類人才發出“求賢帖”和“集結號”。
啟動儀式上,上海市人才辦面向全球英才發布了大力吸引集聚人才助推經濟恢復重振若干政策舉措和2022 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九大行動。目前,上海海聚英才平臺(上海留學人才網)已有6000 余家用人單位參與在線攬才,包括亟需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世界500 強企業、大型國企、知名外企、科創板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海歸留創企業等各類企業,將陸續提供20 余萬個招聘崗位。
(據上海海聚英才平臺微信公眾號)
近日,上海市人社局出臺《關于助力復工復產實施人才特殊支持舉措的通知》,從“政策創新突破”和“服務保障提升”兩方面實施一系列助力復工復產的人才特殊支持舉措。
《通知》明確,針對畢業于世界排名前50 名院校的留學回國人員,取消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上海市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戶,畢業于世界排名51-100 名院校的,全職來上海市工作并繳納社保滿6 個月后可申辦落戶。
(據東方網)
6 月18 日,第十七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意大利在線交流活動舉行。此次交流活動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春暉杯”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聯合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科教處共同舉辦,近600 名在意留學人員在線參與交流活動。
駐意大利使館科教處參贊于興國表示,希望廣大留意學子充分利用好“春暉杯”大賽平臺,找準個人發展與民族復興的契合點、自己所學與國家需求的契合點、人生價值與留學報國的契合點,成為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駐意大利使館科教處將持續做好服務,助力大家追逐夢想、實現夢想。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嘉興市人社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嘉興、常熟兩地的創新創業政策和發展環境。在線交流活動反響熱烈,大家就“春暉杯”大賽參賽相關問題、留學歸國人才評價標準、項目落地條件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文|本刊記者 賈文穎 劉曉蕾)
6 月3 日,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孔子學院組織意大利不同年齡段的中文學習者、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和中國留學人員代表,在橫貫古城中心的阿爾諾河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龍舟賽”。比賽在佛羅倫薩市的重要歷史地標——始建于古羅馬時代的廊橋“老橋”之下舉行,中意兩國青年在活動中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了彼此友誼。
(供稿 | 佛羅倫薩中國學聯)
6 月22 日,第十七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法國分賽區在線交流活動舉行。此次交流活動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春暉杯”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聯合中國駐法國使館教育處共同舉辦。
駐法使館教育公參周家貴在致辭中表示,駐法國使館教育處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在法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和為國服務,希望在法留學人員以“春暉杯”大賽為契機,放飛創新創業夢想,用奮斗之青春書寫新時代絢麗篇章。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等地相關人才服務部門負責人介紹各自地區、園區的特色產業和人才、創業政策。在交流環節,主辦方和嘉賓實時解答了大家在線提出的關于園區對接、政策落實、項目落地的相關問題,與會留學人員表示,回答切合需求,清晰明確,收獲很大。
駐法使館教育參贊朱國亮在總結時表示,留法學子具有光榮的留學報國傳統,新時代的留法學子要響應創新需求,提高創新本領,投身創新實踐,在科技自主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文|本刊記者 楊勻 劉曉蕾)
6 月12 日,由中國圍棋協會和新加坡圍棋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教育處支持的“2022 中國新加坡大學生、留學生線上圍棋友誼賽”結束最后兩輪較量,落下帷幕。
兩國大學生和留學生經過3 天5 輪共計120 盤的激烈對決,最終,中國大學生二隊以四勝一平的戰績斬獲冠軍,中國大學生三隊和新加坡本土大學生隊分獲第二、三名。
本次比賽采取團體賽模式,共6 支隊伍參賽,每隊8 人。3 支隊伍由上海市圍棋協會選派的上海在讀大學生組成,2 支隊伍由在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組成,1 支隊伍由新加坡圍棋協會選派的新加坡本土大學生組成。
此次賽事豐富了兩國大學生和留學生的業余生活,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交流,提升了圍棋在兩國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
(供稿|駐新加坡使館教育處)
近日,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舉辦了“粽覽溫夏 相聚端午”留學人員交流會。駐溫哥華總領事佟曉玲出席活動并講話,來自大溫地區9 所高校的20 余名留學人員代表參加了活動,交流會由教育參贊郭軍主持。
佟曉玲表達了對領區內所有留學人員的親切關心和問候,向大家介紹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習俗,并表示駐溫哥華總領館將繼續為廣大留學人員實現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文明留學、成功留學保駕護航。
與會者表示,在疫情背景下此類線下交流機會非常難得,活動使大家收獲了溫暖和關懷,希望能多參與以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供稿 | 駐溫哥華總領館教育文化處)
6 月15 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召開中國留俄學生總會年中工作推進暨學生干部培訓會,會上總結了2021 年以來的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重點工作,啟動了2022 年留俄學生干部培訓計劃。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公參曹士海出席并講話,來自中國留俄學生總會、全俄中國博士生學者聯誼會及俄羅斯60余所高校、地區學聯的百余名學生骨干參加了會議。
(供稿|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
6 月15 日,山東-荷蘭國際人才線上交流會召開。交流會由山東省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主辦。中國駐荷蘭王國使館、山東省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荷蘭留學人員代表、山東部分高校學生代表在線參會。
駐荷蘭王國使館教育處參贊羅平致辭時表示,荷蘭獨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資源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國內頻出的新政為留學人員回國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舞臺,山東省人才政策也為廣大留荷學子提供了更多選項。駐荷蘭使館教育處將積極搭建中荷人才交流平臺,為留學人員回國施展抱負做好服務工作,希望廣大留荷學子不忘留學報國初心、刻苦學習、遵紀守法,促進兩國人文、科技合作發展。
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分別在線介紹了山東省教育發展、招引海外人才的基本情況。
交流會上,山東省國際人才交流協會與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就海外青年人才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供稿 | 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
(供稿|浙江海洋大學國際處)
5 月31 日,意大利駐華使館聯合浙江海洋大學、意大利國家保護研究所、意大利比薩大學、意大利那不勒斯動物研究所在線共同舉辦首屆“科研與高等教育在海洋領域的應用”聯合研討會。
研討會聚焦“海洋領域科學研究”和“以比薩海洋研究生學院為載體的中意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兩大議題。在主題交流環節,中意雙方專家分享了各自科研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意兩國參會嘉賓對比薩海洋研究生學院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未來雙方拓展碩士及以上層次的合作辦學專業、科研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還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高等教育合作如何進一步為“智慧海洋”“藍色海洋”“生態海洋”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