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杰,裘惠敏,譚玉靜,季學海
[1.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2.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 200233]
近年來,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盼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其買書,渴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然而,紙制的兒童讀物不僅容易被撕壞,還含有油墨,對于喜歡啃咬或抓摸的嬰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嬰幼兒啟蒙讀物和玩具雙重身份的兒童布書便成了家長們的首選。
兒童布書通常是用棉布或聚酯化纖縫制而成,表面印刷文字、圖案,中間大多填充聚酯或海綿,內腔常含有多種活動件,如玩偶、搖鈴、BB 器、搭扣、魔術貼和玩具鏡等多種觸覺訓練材質的附件,以給兒童提供主動感知、探索的空間。
目前,在國內布書市場,雖然不少產品介紹上都標明,布書所用材質是提取純植物根莖制成,不含任何有毒物質,孩子任意啃咬也不會受到傷害。但是不管是布書、泡沫書或塑料書,為了染色、成型,都會加入一些化學原料,這些化學原料是否含有禁添加成分或有毒成分,則需經專業檢驗方可得知。兒童布書作為紡織品的一類,極有可能存在甲醛、重金屬等化學物質含量超標及靜電性能、色牢度、接縫強力和拉帶附件等物理性能不達標的情況。諸如此類風險不僅會對孩子的眼睛、皮膚和器官造成危害,嚴重的可能會危及兒童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相關行業和市場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由于我國尚未出臺針對兒童布書的特定產品檢驗標準,當前,我國兒童布書產品的檢測主要參照GB 6675—2003《國家玩具安全規范》和GB 9832—1993《毛絨、布制玩具安全規范》執行,檢測項目涉及表面色差、牢度和縫紉強力等性能。由于兒童布書的基體是紡織品,所以在對該產品進行風險評估時,應參考紡織品檢測的相關標準。具體來說,對兒童布書安全性能的質量調研,應從布書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兩方面進行,即應滿足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和GB/T 18885—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要求,主要包括接縫強力、抗拉強力、致敏分散染料含量、禁用偶氮染料含量、重金屬含量、甲醛含量、靜電性能以及色牢度等等。
為準確掌握該類產品質量現狀,筆者及所屬團隊開展了布書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調研工作。考慮到當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此次調研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采購方式,共抽檢了市面上具有較高知名度和銷售量的10 種兒童布書。經檢驗發現,質量安全風險主要集中于甲醛、接縫強力、附件抗拉強力和靜電性能等項目。
兒童布書作為紡織品類的兒童玩具,屬于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和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B類產品”,即“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上述兩個標準對該類產品中的甲醛含量限值為≤75 mg/kg[1]。在此次針對兒童布書產品的質量摸底調研中,按GB/T 2912.1—2009 標準檢測發現,所采產品的使用說明(標簽)均未標明所符合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類別,且有3 批次產品檢出甲醛含量分別為36 mg/kg、52 mg/kg 和41 mg/kg,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風險。
從染料和助劑的合成角度來看,甲醛是一種實用且廉價的交聯劑,因此一度被廣泛應用于印染助劑中。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甲醛會造成生物體蛋白質變性、基因突變,且是一種強致癌物質[2]。如果兒童布書產品中含有甲醛,那么在使用過程中,作為“游離殺手”的游離甲醛就會釋放出來,通過呼吸和皮膚接觸等方式進入人體,刺激人體器官,誘發各類疾病,必須引起全行業和質監部門的足夠重視。
兒童布書是由多片面料拼接組合而成,面料之間互相結合的部位稱為接縫或縫口,接縫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兒童布書的使用性能,接縫強力即是衡量接縫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3]。等速拉伸法和頂破法是紡織品接縫強力測試的兩種主要方法。考慮到兒童布書的形狀和使用方式,本次質量調研選用GB/T 13773.2—2008《紡織品織物及其制品的接縫拉伸性能第2 部分:抓樣法接縫強力的測定》作為布書產品接縫強力的檢測方法。測試結果表明,有2 批次布書產品出現了縫線脫散現象,為不符合標準的產品。
由于取樣時在接縫兩邊留有耳朵以防止縫線脫散,因此可以認定,縫線脫散是由于樣品本身針距密度過小所致。縫線針距密度過小,可能會造成如填充物外露導致嬰幼兒誤食,接縫撕裂導致嬰幼兒摔倒等具有一定風險的情況出現,因此加強對布書產品接縫強力的檢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嬰幼兒紡織產品上不應使用≤3 mm的附件,可能被嬰幼兒抓起咬住的各類附件應符合抗拉強力≥50 N(附件尺寸為3~6 mm)和抗拉強力≥70 N(附件尺寸>6 mm)的要求。布書產品作為嬰幼兒玩具和兒童讀物,可歸類為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對其附件的要求應參照GB 31701—2015執行。測試結果顯示,在本次10批次布書產品中,除了2個裝飾件組合之外,其余的附件均未能通過試驗。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附件抗拉強力存在質量風險的產品相關信息
對附件的破損情況進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兩點結論:一是耐久性標簽由于其本身強度不足,無法承受規定力值,從而導致了附件破損;二是拉帶等附件由于縫線針距密度過小,致其能夠承受的力值遠小于規定力值,從而導致附件從主體上脫落。
由于脫落或破損的附件尺寸較小,大大增加了嬰幼兒誤食的風險。同時,附件的銳利尖端以及銳利邊緣還將嬰幼兒暴露在戳傷、劃傷的風險中,并且可能加大嬰幼兒受到細菌感染的風險。
兒童布書的靜電性能按照GB/T 12703.1—2008《紡織品靜電性能的評定第1部分靜電壓半衰期》進行測定,結果顯示,3批次兒童布書的靜電性能遠不能達到預期要求,具體測試數據如下表2所示。

表2 靜電性能存在安全風險的產品相關信息
布書產品靜電性能不達標主要是因為紡織材料是電的不良導體,具有很高的比電阻,特別是一些合成纖維,其高分子聚合物的結構使其具有高絕緣性和憎水性,極易產生并累積靜電。布書產品靜電性能不達標會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吸塵沾污,給兒童帶來黏附不適感,并且有研究表明,靜電刺激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損害作用[4]。因此,提高對兒童布書產品靜電性能的關注度是提升產品質量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目前,我國流通市場上兒童布書可分為三大類:(1)國外引進型。引進版兒童布書市場占比不大,主要是將國外的布書加上拼音與漢字,這類布書的特點在于偏重于玩具的設計,深得大齡兒童的喜愛,缺點是內容含量少,品種少,與中國文化脫節,不利于互動式學習,且普遍價格較高。(2)外貿尾單型。中國目前是布書的消費起步國,但卻是布書的生產大國,這是由充足的紡織品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價格決定的。中國有多家工廠在做外貿來樣加工的訂單生產,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次品、退貨等問題。一般來說,這些殘次品應該銷毀,或在上面做打孔處理,在訂單交易結束一段時間后做垃圾賣掉。然而,這些垃圾經過多個環節的篩選、修補,部分進入了流通領域,但只限于小網站、小商店、網上拍賣等非主流渠道[5]。這類布書的特點是非常便宜,缺點是質量難以保證,衛生極差,在使用前如未進行徹底的清洗與消毒,將對兒童造成較大的危害。(3)根據中國文化背景而設計,主要在國內市場流通,并且已經成系列化的兒童布書。這類布書的特點是設計側重于早期教育方面,符合民族文化特色,便于互動式學習,質量不斷提升,且種類較多,可以滿足各年齡段的嬰幼兒需求。缺點是國內目前仍沒有針對兒童布書檢測的產品標準,布書產品的質量安全尚未引起國內消費者的足夠重視,這就造成貿然購買的兒童布書可能會在使用時給嬰幼兒帶來安全風險。
同時,只重視對不合格產品的沒收、處罰,而忽視對涉事企業生產工藝改善的持續關注是目前市場監管一線較為常見的現象。這種“重執法,輕監管”的行為極易助長部分生產企業的僥幸心理,從而使監管效果大打折扣[6]。
(1)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對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分析,并以質量安全風險簡報的形式告知消費者。
(2)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在官方網站公示產品的抽檢結果,并給出選購指南,引導消費者做出正確的購物選擇,盡可能地降低使用安全風險。
(3)建議各級質監部門對標國際法規,早日研究出臺相應的產品檢測標準。
(4)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涉事企業生產工藝改善的持續關注度,杜絕“重執法,輕監管”現象,從根本上消除企業“破財免災”的僥幸心理。
(5)建議建立生產、流通環節企業不誠信記錄,確保已發生的失信行為可查可追溯,切實維護消費市場公平正義。
我國是兒童布書生產大國,產品品牌繁雜,質量良莠不齊。市場調研的測試結果表明,游離甲醛、接縫強力、附件抗拉強力和靜電性能是兒童布書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風險點。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多管齊下,強化監管力度,保證市場健康良性發展,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