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滿蘭,張雪青,馬 玲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 200233)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對服裝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外觀質量檢測也變得極為重要。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之間存在差異,對標準的把控不同,可能直接導致最終的判定結果不同。因此,完善檢測標準、規范檢驗流程十分必要。
外觀質量一般是指服裝的設計、色調、圖案和做工等憑借工具和人的視覺、觸覺得到的質量特性。它主要包括表面疵點、規格尺寸偏差、對稱部位尺寸差異和縫制規定等指標,但使用說明、原材料、經緯紗向、對條對格、色差、整燙、領圈拉開尺寸和縫跡伸長率等指標也屬于外觀質量考核范圍。本文旨在規范常見服裝外觀質量的檢測步驟和判定規則,覆蓋了以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產品、GB/T 2664—2017、GB/T 2665—2017男/女西服大衣產品為代表的機織類產品標準;以GB/T 8878—2014棉針織內衣、FZ/T 73020—2012 針織休閑服裝產品為代表的針織類產品標準;以及FZ/T 73018—2012毛針織品為代表的毛針織類產品標準。
送檢的樣品可以是單件或多件,盡量保證產品的外包裝完整,商標清晰可辯。若要進行批量判定,則針織類產品一般不應少于20件,機織類產品一般不應少于10件,毛針織類產品一般不應少于5件,且該批服裝應為同一品種、顏色和號型。
成品外觀質量檢測一般將成品平放在檢驗臺上檢驗,采用燈光照明,照度不低于600 lx,有條件時也可采用北空光照明;也可將衣服穿在人體模型上進行檢驗。檢測用具包括檢驗臺、胸架、鋼卷尺或直尺、色卡和外觀疵點樣照等。
2.2.1 確認樣品狀態
首先確認樣品屬于哪種類型的服裝,是否需要使用胸架檢測,需要檢測哪些項目等。如襯衫、西服類產品最好使用胸架檢測,針織類服裝平放在檢驗臺上檢測即可。
2.2.2 檢查使用說明
檢查商標、耐洗標的內容是否清晰準確,縫制位置是否端正平服(注意,使用說明的考核要求應按相關服裝標準執行,一般針織類產品不考核使用說明)。使用說明不符合,要根據標準判定其屬于哪種缺陷,是否符合相應的產品等級要求(適用于機織類產品)。
2.2.3 測量規格尺寸
按照相應的產品標準規定測量關鍵部位的尺寸,如衣長、胸圍、肩寬、領大、褲長和腰圍等,并計算出尺寸偏差/偏差率,看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如果客戶未提供產品工藝單,則無法得到明示尺寸,該項目就不考核。另外,對稱部位尺寸差異也在此步驟完成。
2.2.4 檢查原材料
原材料具體檢驗內容見表1。

表1 原材料檢測項目和要求
2.2.5 檢查成衣關鍵部位的縫制質量
表2和表3分別為上衣和下裝關鍵部位的縫制質量要求。

表2 上衣關鍵部位縫制質量要求

表3 下裝關鍵部位縫制質量要求
2.2.6 檢查成衣整體外觀
為了避免漏檢,應選擇合理的步驟。首先應從左到右、自上而下、從前往后、從外到里整體檢測一遍。例如,一件T 恤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檢驗前身是否有污跡和面料疵點;檢查后身是否有污跡和面料疵點;檢查對稱部位是否對稱,例如左右肩、左右袖口縫和左右袖長等。檢查每一條縫,從衣領開始,右肩縫→右袖窿縫→右袖底縫→右袖口縫→左肩縫→左袖窿縫→左袖底縫→左袖口縫→下擺縫。檢查時,看其是否有斷線、裂縫等疵點,這個順序很重要,千萬不能忽視。翻面檢查,查看是否有嚴重疵點、跳針、漏縫等現象。此外,還要檢查表4中的項目。

表4 整體外觀檢測項目及要求
2.3.1 針織物和毛針織物
大多數針織物產品標準中若有一項不符合,即認為該產品外觀質量不符合標準要求,或不符合該產品等級。若要批量判定,則一般不應少于20 件(注意:要求20 件產品應為同一品種、顏色和號
型)。按品種、色別、型號計算不符品等率,凡不符品等率在5%及以內者,判定該批產品合格;不符品等率在5%以上者,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毛針織物產品,非特別指定批量件數的情況下不進行批量判定。
2.3.2 機織物
質量等級劃分以缺陷是否存在以及其輕重程度為依據。抽樣樣本中的單件產品以缺陷的數量及其輕重程度劃分等級,批等級以抽樣樣本中單件產品的品等數量劃分。缺陷分三類:嚴重缺陷、重缺陷和輕缺陷。嚴重缺陷:嚴重降低產品的使用性能,嚴重影響產品外觀的缺陷。重缺陷:不嚴重降低產品的使用性能,不嚴重影響產品的外觀,但較嚴重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缺陷。輕缺陷:不符合標準的規定,但對產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觀影響較小的缺陷。具體缺陷判定見相應產品標準。產品不允許有嚴重缺陷,否則不合格。表5為FZ/T 81007—2012的規定內容。

表5 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的判定規則
在外觀質量檢驗問題中,存在著檢驗標準與方式不統一的問題。隨著服裝面料種類的多樣化,外觀檢驗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瑕疵問題,這在標準中并沒有明確提及。同時,對于針織和機織面料混搭的服飾,也需要有新的外觀質量檢驗標準來衡量。其次為檢驗人員的影響。外觀檢測多為主觀檢測,不同人員之間檢測手法不同,對待問題的看法也有差異,會造成檢測結果的差異。為了提高服裝外觀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可以增加外觀缺陷類的樣照,不斷完善服裝外觀檢驗標準。
綜上所述,外觀質量檢驗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瑣,產品種類多,檢測項目多,對檢測人員有極高的要求。檢測人員檢驗時,按照確認樣品狀態→使用說明→規格尺寸→原材料→關鍵部位縫制質量→整體外觀的順序操作,能有效提高檢測效率,極大降低檢測結果的不確定性,真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服裝外觀質量檢測標準體系仍需進一步加強,檢測流程仍需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