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其芳
(莊其芳紫砂工作室 江蘇 宜興 214221)
眾所周知,紫砂器在其數百年的歷史長河發展中,其器型藝術體系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而紫砂器成功的傳播與流行恰恰是與其種類繁多、數不勝數的器型所離不開的,我們不禁回溯往事,在看不見的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著數不清的文人雅士、紫砂世家的工藝大師亦或默默無聞的民間手藝人為紫砂器這門精美的藝術品殫精竭力,嘔心瀝血,才形成了當下這個有歷史底蘊和人文韻味的紫砂藝術體系。
在這些眾多的不同風格的造型之中,圓器的豐潤飽滿、方器的棱角分明、花器的自然有趣與提梁的大氣典雅深得大家的喜愛,那么我們不禁思考,為什么這些經典器型經過了這么長的發展仍然沒有被歷史所沖刷反而獲眾更多? 首先從平面視角來說,這些造型大都是線條流暢,沒有紛繁復雜的器型樣式,這在視覺上給人清爽的感覺,其次隨著現代人們審美的提高,極簡風深得大家的喜愛,所以這些器型自然而然地被更多的人所喜愛了。這把紫砂器“五福臨門”便是這樣的一把造型線條流暢,創新意味十足的紫砂器,筆者從泥料特征、裝飾美學、器型藝術以及人文內涵這4個方面來賞析這把紫砂器。
一把紫砂器的制作過程是極其復雜的,一環扣著一環,而泥料則是紫砂器制作過程中的基礎,猶如造房子的“地基”,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每一位紫砂藝人們在制壺前都會精挑細選每一種泥料,以便于泥料可以與制作出來的紫砂器相互融合,而不會顯得太過于突兀。
紫砂器的每一種泥料所呈現出來的視覺韻味都是大不相同的,例如紫泥給人的感覺是莊嚴肅穆的,降坡泥的特性又是油性豐富,具有強烈的砂質感等,“五福臨門”這把紫砂器觀其整體,都是由一種泥料制作而成,盡管只有一種泥料,但因其泥料的優質性使得看上去也沒有單調的感覺,反而整體更顯得大氣典雅,并且因其泥料的特殊性,使得“五福臨門”這把紫砂器從制作成形到燒制成功后,在其表面會分布著一顆顆的細小顆粒,因此這樣的質感也賦予了紫砂器光滑潤澤的視覺效果,也使得這把紫砂器無論從哪個視角方位,都完全經得起人們審美的考驗。筆者將“五福臨門”這把紫砂器的泥料特性放在首位,意在凸顯出泥料特性的重要性(見圖1)。

圖1 紫砂器“五福臨門”
紫砂器的裝飾手法宛如紫砂器的一件華麗的外衣,如果說一把沒有裝飾藝術的紫砂器散發出來的韻味氣息是質樸素雅的,那么經過裝飾后的紫砂器則是更加的精美華麗,耐人尋味,充滿著美學韻味,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制壺大師亦或民間藝人,始終都在進行著不斷的嘗試和創新,因為他們都想在紫砂器的裝飾外表上做出精美的文章,讓人們能夠更加地鐘愛紫砂器。不難發現“五福臨門”這把紫砂器所用到的裝飾元素是“蝙蝠”,為了能夠更好地突出五福臨門這個主題,創作者在紫砂器上雕繪了五只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蝙蝠,這五只蝙蝠便象征著“五福”,創作者將這些蝙蝠羽翼刻畫得非常飽滿且有層次感,線條棱角分明,蝙蝠的身體到羽翼過渡得十分自然流暢,每一只仿佛都盡情地遨游在紫砂器的壺體上,因創作者精湛的雕繪技藝,仿佛這些蝙蝠隨時都能飛出來,同時雕繪的技藝將蝙蝠繪制得很有層次感,將原本素雅的紫砂器在視覺上一下子更具立體感了起來,引起了人們視覺上的強烈沖擊感。由此可見,好的裝飾手法不僅僅可以賦予紫砂器美學韻味,更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讓人眼前一亮。
當我們手上拿著“五福臨門”這樣一把與眾不同、創新十足的紫砂器時,必然被其富有藝術感的造型所吸引,與傳統的紫砂器不同之處在于,這把“五福臨門”紫砂器對于壺身的設計可謂是精心構思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壺嘴與壺把的簡介卻不簡單的設計,這顯示出了創作者在制壺時“繁中帶簡、簡中帶繁”的設計思想。從整體上來看,這把紫砂器還是汲取采用了“圓器”造型的精髓,所以在視覺上呈現出了圓器所特有的飽滿敦厚、流暢韻美,壺鈕特有的“蝙蝠造型”契合在壺蓋上,壺蓋與壺口有緊緊地壓實在一起,形成嚴絲合縫的視覺效果,壺蓋與壺肩肉眼可見的有層次感的過渡,最后以挺括飽滿的曲線收至壺底,整個造型行云流水,宛如一氣呵成般順暢。
當我們放大“五福臨門”的每個局部細節時,發現這些局部也是充滿著令人驚喜的設計感,作為重點裝飾刻畫的壺鈕、壺蓋與壺身部位,壺鈕是一只具象的蝙蝠造型,蝙蝠的翅膀線條流暢同時制作的蒼勁有力,動感十足,而蝙蝠的面部更是制作得傳神有形,栩栩如生、逼真動人,宛若一只真的蝙蝠停歇在那里,與人們印象里蝙蝠可怕的面部所不同的是,創作者將這只蝙蝠制作的生動有趣,讓人看了一點都不感到害怕恐懼,反而想上去揉捏把玩,遠遠望去給人一種這只蝙蝠隨時都會拍打著翅膀飛起來的感覺;壺蓋與壺身分別雕繪了蝙蝠造型來突出“五福臨門”這一主旨,整體極具層次感,再來反觀壺嘴的造型,相比較于壺鈕的造型,壺嘴造型似乎顯得有點簡單,可是創作者恰恰是在這里有著獨樹一幟的設計理念,如果將壺嘴也制作得較為復雜,那么整體上這把紫砂器給人的視覺效果將是眼花繚亂的,這樣反而不好,這樣看來壺嘴簡潔卻不簡單的一灣流的經典造型在壺鈕壺蓋壺身的復雜的造型中會更讓人眼前一亮,凸顯出其短小精致藝術特征,惹人喜愛;與壺嘴相對應的壺把,在壺的兩端交相呼應,耳朵狀的壺把更符合人手的抓握姿態,符合人體工學,當我們抓握起這把紫砂器時會覺得尤為的稱手,同時壺把造型搭配凸出的“玉龍”抽象造型,更為整把紫砂器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并賦予了視覺上的無窮美感與韻味。
好的紫砂器除了有著讓人贊不絕口的造型藝術之外,其包含蘊藏著的人文內涵也是不可忽視的,并且這也是紫砂器能夠經久不衰、持續發展的原因之一,尤其在這一個外來文化侵入嚴重的時代,更應該要注重挖掘工藝品背后的人文底蘊,這也能更突顯出我們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人文內涵宛如一把紫砂器的“靈魂”,今天筆者筆下的這把紫砂器“五福臨門”也是毫不例外。“蝙蝠”的形象自古以來是中國古代常見一種吉祥物,在古代它便也是一種裝飾紋樣的存在,因此它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有著特殊地位和美好象征意義的,另外這還需要追溯到中國古人對于諧音的執著和寄托,“蝠”在諧音上宛如“福”,因此對于人們來說,這是有著美好的寓意的,所以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蝙蝠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例如剛搬入新家的家具上會刻繪著蝙蝠。我們從創作者將蝙蝠的形象繪制在紫砂器上不難看出其中情感的寄托,那便是將福氣通過紫砂器這件載體向人們展示出來,可以看出創作者希望一切事物的發展都能夠讓人如愿以償,讓人倍感幸福,事事順心,而另一個層面來看,諧音“福”字恰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折射,創作者希望通過“五福臨門”這把紫砂器啟示著我們,盡管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發展迅速的時代,一切事物都是發展更替迅速的時代,可是我們仍然不能忘記我們傳統的中華文化,因為這是一脈相承下來的,我們這一代人更應該繼承下去。
紫砂器在其數百年的發展之路上,是充滿著荊棘坎坷的,作為一件精巧的工藝品,在無數人的嘔心瀝血、殫精竭力的努力之下,形成了當下這個更具完善全面的格局體系,紫砂手藝人始終都是在紫砂器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地創新努力著,而我們作為藝術品的觀賞受眾者,除了對紫砂器的造型藝術格外看中之外,被紫砂器精巧華麗的造型所吸引之外,也應當善于挖掘紫砂器所蘊藏著的深層內涵,包括著傳統文化和人文內涵。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是一脈相承下來的,我們需要尤其地重視和傳承;人文內涵是創作者的情感寄托,是賦予紫砂器的靈魂所在,是通過紫砂器這一載體向人們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這也是能夠引起我們和創作者之間心靈碰撞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