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使用落后的武器裝備,多次創造了“零傷亡”的戰例。2022年6月25日是朝鮮戰爭爆發72周年,本文特以志愿軍創造的三次“零傷亡”戰例,告慰保家衛國的志愿軍英烈。
郭忠田排:殲滅美軍215人,全排零傷亡
1950年11月27日,志愿軍第三十八軍113師337團一連二排排長郭忠田帶領全排31名戰士,從朝鮮的三所里強行軍趕往龍源里。此前的兩天,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拉開序幕。
? 當時,志愿軍總部的戰役部署是:集中9個軍30個師在東西兩個戰場發起第二次戰役,以西線為主。在西線集中6個軍18個師參戰,三十八軍和四十二軍首先殲滅德川和寧遠的南朝鮮七師、八師,之后插向價川、三所里,切斷三十九軍、四十軍正面美軍等多國部隊的退路。在東線集中3個軍由第九兵團負責,主要打擊美軍陸戰第一師等多國部隊。
? 11月27日,西線的三十八軍和四十二軍很快拿下了德川、寧遠,四十軍已向價川方向進攻;同時,五十軍、六十六軍和三十九軍也分別向博川、安州、價川方向突擊,美軍和南朝鮮軍已全面潰退。此時,三十八軍113師能不能火速插到三所里,堵住潰逃之敵,成為第二次戰役成敗的關鍵。
11月27日黃昏,彭德懷緊急電令三十八軍——價川美軍有南逃跡象,速插三所里。但命令發出已經10個小時,113師卻一直沒有與志愿軍司令部聯系,也沒有與軍部聯系,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其實,此時113師以338團為前衛,經過14小時強行軍,已經按時插到三所里,正與美軍逃敵騎一師5團展開激戰,先后粉碎了美軍10余次猛烈沖擊,死死關住了三所里敵軍逃路的“閘門”。
偵察參謀報告,發現美軍有跡象往三所里以西的龍源里逃竄,龍源里很可能成為美軍的又一條逃路。“把二梯隊337團拉上去,拼死趕到龍源里,守住龍源里!”師長江潮下達了死命令。
337團兵分兩路,以三營八連為右路前衛,一營一連為左路前衛。一連把尖刀排的重任交給了郭忠田領導的二排。28日凌晨,郭忠田排這把鋒利的尖刀終于插進了“聯合國軍”的心臟——龍源里,美軍逃路的“閘門”被牢牢關住了。戰士們都累慘了,留下觀察哨,倒地便睡,但郭忠田把大家喊起來,挖防彈工事,進行戰場偽裝,布設假目標,尋找藏兵洞。事后證明,這些措施為創造戰場“零傷亡”發揮了重要作用。
早上8點多,郭忠田發現公路上出現了許多小黑點,他翹首遠望,逐漸看清了是8輛各式汽車,后面的看不清楚了。后來得知這是美二師向平壤撤退的殘兵敗將。“噠噠噠……”郭忠田下令全排射擊,汽車燃起火焰,吞并了車頭,首批潰逃的美軍被三下五除二消滅了。此時,從北方傳來“轟隆隆”的聲音,是50多輛坦克!
“打吧,排長!”戰士們有點兒沉不住氣了。“把敵人坦克統統放過去,誰也不準開槍!”郭忠田的命令讓全排大吃一驚。美軍坦克一輛接一輛地從戰士們眼前開過了阻擊線。50多輛美軍坦克終于過完了,郭忠田眉開眼笑,展現在他面前的是運兵車、彈藥車、炮車,一輛接一輛。“給我狠狠地打!”郭忠田一聲令下,全排所有輕重武器怒吼起來。運兵車著了,炮車翻了!美軍的后續車隊被前面爆炸的車輛擋住了,大量逃竄部隊被阻擊住。
已經開過阻擊線的美軍坦克群發現上當了,又回過頭來報復。不一會兒,天空飛來30余架飛機,輪番往葛峴嶺山頂掃射。飛機走后,美軍步兵朝二排陣地包抄過來。當敵人進至手榴彈投擲有效距離時,全排的手榴彈向美軍飛去,把美軍炸得抱頭鼠竄。
半個鐘頭后,美軍占領了對面的高山,向二排猛烈還擊。幾十輛坦克以機關槍和坦克炮向二排傾瀉彈雨,美軍飛機也輪番轟炸。美軍坦克加大油門向被打壞的汽車壓去,后面的坦克又將壓碎的汽車推進溝里,堵塞的道路被疏通了,后面汽車、炮車上的美軍如潮水般向二排的阻擊線涌來。
眼看大量美軍汽車、炮車就要通過二排的阻擊線。郭忠田命令全排狠狠地打,不準放走一輛。班長張祥忠一梭子將一輛美軍炮彈車的油箱打著了,十五公分的榴彈炮彈在山溝里連續爆炸,嚇得美軍車隊不敢前進。
下午兩點,百余架次敵機朝著設有假工事的葛峴嶺轟炸了半個多小時,山頭再一次成為火海。二排的陣地上靜悄悄的,除了兩個觀察哨外,戰士們都在防炮洞里休息。飛機一走,美軍的坦克炮、榴彈炮又是一陣狂轟濫炸。接著,200多名敵人又在二排陣地前集合起來,分三路朝山上沖來。
郭忠田命令等敵人靠近點兒再打。距離僅剩30多米時,郭忠田一聲令下,所有火器一起開火。特等射手閻鎮章11槍打死9個敵人;戰士朱高品沖出陣地前沿30多米,敵人離他不到20米,他才把手榴彈甩出去,打死好幾個美國兵。不到兩個小時,美軍的輪番沖鋒被打垮了,200多名美軍死傷過半。
美軍南北夾攻,妄圖打通逃路。三連陣地吃緊,成群的美軍實施波浪式攻擊。連長命二排調一個班支援三連一排陣地,郭忠田立即命令五班前去支援。下午5點多,美軍的攻勢明顯減弱,敵人的車隊始終沒有跨過二排的阻擊線。天黑以后,志愿軍大部隊趕到,對美軍逃兵進行合圍。郭忠田帶領戰友跳出工事,沖下山去……
打掃戰場后,二排的陣地前躺著215具美軍尸體。郭忠田全排則沒有一人傷亡。戰后,三十八軍和志愿軍總部授予二排“郭忠田英雄排”稱號,志愿軍總部給郭忠田記特等功,并授予其“一級戰斗英雄”稱號。
羅滄海:一分鐘擊落三架美機
1951年12月5日,志愿軍空軍第三師全師出征。9團攻擊,7團掩護,與美軍百余架F-86和F-84混合機群進行空中大戰。9團三大隊4號僚機飛行員羅滄海創造人類空戰奇跡的戰斗由此開始。
? “3號、3號!清川江口有敵機,消滅它!”接到空中指揮員的命令后,3號長機艾華帶領4號僚機羅滄海向目標區飛去。果然,在清川江口發現4架F-84,艾華猛按炮鈕,但沒擊中。由于艾華收油門減速,僚機羅滄海沖到長機前方。
? 羅滄海迅速審視態勢:敵4機排著縱梯隊正向著太陽左轉彎,而自己和敵機基本上處在同一高度,距離敵長機不到800米,自己的前進方向正好攔腰封住敵機去路。自己背對太陽,位置有利,只要大膽切半徑,穩住機頭,敵機通過一架就能打一架。羅滄海作好射擊準備,他雙眼緊盯著前方,右手緊握駕駛桿,拇指和食指分別搭在大炮和小炮的電鈕上,左手把住油門,調節速度,守株待兔。
第一架敵機飛過來了。可是光環里沒有敵機的影子,怎么回事?原來,羅滄海與敵機有80米的高度差。他敏捷地調整高度,果斷來了個空中剎車,飛機隨即就和敵機處在一條水平線上了。第一架敵長機僥幸逃脫。
第二架敵機飛了過來,不偏不差正好進入羅滄海的光環,他手指輕點電鈕,一串炮彈擦著敵機頭飛了過去,提前量大了,沒有擊中。他又一按電鈕,正中敵機。光環中又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投影。這次,他接受教訓,沉著應戰,待敵機進入“十”字中心才開炮,炮彈全部打在敵機身上。
轉眼間,第4架敵機又飛了過來。很顯然,它看到前邊的同伙接連被擊落,肯定是中了埋伏。但由于羅滄海隱蔽在刺眼的陽光之中,敵人一時搞不清炮彈是從哪里打來的。待看清楚羅滄海時,雙方已近在咫尺。由于慣性作用,在如此近的距離上要改變動作躲避射擊,根本來不及,此敵機也未能幸免,成為第三個“死鬼”。
短短一分鐘時間,羅滄海擊落3架F-84,開創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跡。羅滄海由此榮立特等功,獲“空中神炮手”美譽。
劉光子:俘獲英軍63人,自身完好無損
劉光子是志愿軍第六十三軍187師561團一營二連的一名士兵,在戰場上只身俘獲63名英軍,自己則完好無損。
1951年4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六十三軍187師突破臨津江后,在雪馬里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英軍“格洛斯特營”的包圍。“格洛斯特營”編制在英軍第二十九旅序列,已有150多年歷史,先后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因戰功赫赫有“皇家陸軍雙徽營”之稱。
? 雪馬里位于臨津江南岸4公里處,北有235、314高地為屏障,南有414、675高地為依托,山勢北低南高,易守難攻,是江南之敵防御前沿的一強固要點。守敵為英第二十九旅“格洛斯特營”,配屬英炮兵第45團第七連、哈薩斯騎兵第八連、重型坦克連,共有營屬和配屬火炮42門,縱深還有兩個105榴彈炮營支援。
? 24日拂曉,圍殲雪馬里守敵的戰斗打響。擔任主攻任務的志愿軍187師560團二營及三營九連,迅速接近敵人,向雪馬里東北314高地及以西的無名高地發起突然攻擊,很快攻占了雪馬里東北314高地。志愿軍560團一營從雪馬里側后發起攻擊。“格洛斯特營”遭志愿軍前后夾擊,支持不住,趁大霧向南潰退。逃至雪馬里南側295.4高地時,遭志愿軍560團一營痛擊,又掉頭回竄。
為了保證主力全殲英軍“格洛斯特營”,志愿軍187師指揮561團一營猛插沙器幕,準備抗擊增援雪馬里之敵。561團突然出現在雪馬里之敵的側后,使敵人驚恐萬狀,調集飛機和炮兵向我穿插部隊狂轟濫炸。561團一營冒著敵人炮火,一舉攻占了295.4高地,切斷了雪馬里英軍“格洛斯特營”的退路,取得擊潰敵人一個營,俘敵130人,斃敵50余人的戰果。
戰場剛剛穩定下來,一營二連六班戰斗小組長劉光子打掃戰場,他只身一人沿沙器幕山梁搜索前進,突然發現一群英國兵畏縮在山坳里。他悄悄接近這幾個英國兵,猛然大聲吶喊,那幾個英國兵還沒回過頭來,一塊大石頭后面突然站起來幾十個英軍官兵。原來,劉光子發現的并不是英軍的全部逃兵。
面對群敵,劉光子非常冷靜,他乘敵不備,果斷拉響了手雷的保險,眼前的英軍嚇傻了,就在手雷即將爆炸的一瞬間,劉光子向后一縮身,把手雷扔向敵群,順勢滾下山坡。滾下山坡的劉光子被摔暈了過去。醒來后,他很快又追上了一群英軍逃兵。這回,他毫不猶豫地用沖鋒槍掃射,用手雷炸,打得英軍紛紛舉手投降。
? 劉光子將子彈壓滿,一手扣著機槍扳機面對敵人,一手高舉手雷,向我方押送俘虜;途中遭敵機轟炸,炸死逃散了一部分,到了后方一清點,還剩63名俘虜。就這樣,劉光子創造了一個人活捉63名英國兵的戰場奇跡,被志愿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稱號。
(摘自《炎黃春秋》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