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生
摘要:目的:判斷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對脊柱創傷的療效。方法:以2020年2月-2021年2月為時間節點,隨機篩選76例脊柱創傷者,有38例定義為微創組,有38例定義為基礎組,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在前組使用,開放脊柱創傷手術在后組使用,觀察結果。結果:有效率數值在微創組(97.37%)比基礎組(81.58%)高,P<0.05。并發癥數值在微創組(5.26%)比基礎組(23.68%)低,P<0.05。結論:微創脊柱創傷手術,有助于臨床療效的提高,也能讓脊柱創傷者并發癥減少。
關鍵詞:并發癥;微創脊柱創傷手術;臨床療效;脊柱創傷
外力,被認為是脊柱創傷高危因素,其病理類型中,有軟組織損傷、脊柱骨折等,若脊柱損傷嚴重,會有癱瘓可能。脊柱生理功能強,開放手術損傷大,脊柱組織被大范圍暴露,感染率高,出血控制難度大,使脊柱創傷者承受高風險。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可防止肌肉組織剝離,小創傷下能控制出血[1]。而X線機輔助,可維持脊柱創傷治療清晰術野,能保護脊柱創傷者肌肉神經,讓脊柱功能快速恢復。故有76例脊柱創傷者參與研究,旨在判斷微創脊柱創傷手術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20年2月-2021年2月為時間節點,隨機篩選76例脊柱創傷者,微創組:38例,5-20h為脊柱創傷時間,(12.54±1.73)h為時間均值;有15例創傷者為女,23例創傷者為男;22-64歲為創傷者年齡,(43.63±4.53)歲為均值。基礎組:38例,6-21h為脊柱創傷時間,(13.09±1.87)h為時間均值;有16例創傷者為女,22例創傷者為男;21-65歲為創傷者年齡,(44.37±4.61)歲為均值。組間無差異,P>0.05。
入組原則:均存在脊柱創傷;手部功能正常,在同意書上簽字;此前不存在脊柱創傷手術史;有完整創傷資料;脊柱不存在畸形;委員會批準研究。
排除原則:存在骨結核;對脊柱治療有極強烈抵觸情緒;存在骨腫瘤;創傷前已經存在脊柱功能障礙。
1.2方法
微創組:行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對創傷者行全麻,維持俯臥位,創傷位置定位后,經X線機于椎弓根外做切口,多裂肌、長肌肉分離后,行創傷者軟組織擴張,椎弓根螺釘、釘棒依次向創傷位置置入,行脊柱修復。
基礎組:行開放脊柱創傷手術,對創傷者行全麻,同樣維持俯臥位,定位后,在脊柱受損位置做切口,經自動拉鉤,逐漸將椎旁肌肉分離,行釘棒置入,觀察骨骼復位情況,行復位調整。
1.3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觀察,(1)JOA分值改善幅度超過80%,脊柱功能恢復,不疼痛,為治愈。(2)JOA分值改善幅度超過40%,脊柱功能好轉,仍有輕微脊柱痛感,為好轉。(3)JOA分值改善幅度未超過40%,脊柱功能未好轉,為無效。
并發癥觀察,術后所造成的脊柱創傷并發癥主要體現在神經損傷、創口感染,同時還有臥床造成的壓瘡。
1.4統計學計算
P<0.05,脊柱創傷治療存在統計學意義,SPSS24.0中,脊柱創傷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均行X2檢驗,而脊柱創傷時間,則行t檢驗。
2.結果
2.1臨床療效
有效率數值在微創組(97.37%)比基礎組(81.58%)高,P<0.05。
2.2并發癥
并發癥數值在微創組(5.26%)比基礎組(23.68%)低,P<0.05。
3.討論
脊柱,組成部分包括33塊椎骨,承擔人體重量,而連接部分除椎間盤外,還有其他關節、韌帶組織,對人體而言,有脊髓、內臟保護作用。脊柱較脆弱,骨折、軟組織損傷等,均會損傷脊柱功能,行動力會受損[2]。脊柱神經,能維持感覺傳遞,若損傷至神經,膀胱功能會被影響,有大小便失禁情況,也有高殘疾率。故,維持脊柱生理結構,讓脊柱組織保持高穩定性,對于正常生活很關鍵。開放脊柱創傷手術,此前被得到認可,經創傷位置切開,能將脊柱具體損傷情況行清晰展示,便于手術者將損傷徹底治療。極清晰術野下,可保證脊柱修復徹底性,有預防脊柱損傷復發的作用。但脊柱功能本身有存在障礙,而開放手術有極大的切口,二次創傷下,可能會讓脊柱創傷加重。由于開放手術切口大,無法對脊柱出血進行控制,而剝離的脊椎肌肉組織,也可能會增加并發癥,讓脊柱創傷者處于高風險狀態[3]。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在微創技術革新后被提出。小創口下,借助X線機能對脊柱創傷行準確觀察,使脊柱創傷治療準確性提高。精細操作下,脊柱創傷者術中出血能被控制,利于脊柱治療風險控制。微創脊柱創傷手術,可行周圍組織保護,脊柱旁肌肉、神經不會被刺激,對預防神經損傷有正面作用。微小創口下,能減少對脊柱組織的刺激,讓創傷處得到愈合,而脊柱創傷治療傷口也能快速愈合,風險低。于脊柱創傷者而言,治療過程應強調低風險,而微創脊柱創傷手術滿足此需求,且經清晰術野,能對損傷脊柱組織行良好修復,被認可[4]。
綜上,微創脊柱手術,所產生的并發癥少,可維持脊柱創傷者治療安全,且能讓脊柱修復效果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楊治樂,鄒孝軍.微創脊柱創傷手術治療脊柱創傷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 發生率影響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15):31-33.
[2]楊濤,藺嘯,思玉樓, 等.微創脊柱創傷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脊柱創傷患者的效果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8):72-75.
[3]董憲杰,白占強,婁朝暉, 等.Sextant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與開放式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多發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21,48(2):41-44.
[4]何睿,曾勇,李慶, 等.微創手術對脊柱創傷患者圍術期指標、脊柱功能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貴州醫科大學學報,2020,45(7):8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