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 軍
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的美好畫面似乎就在昨天,轉眼時光已是盛夏六月,第75個奧林匹克日如約而至。
奧林匹克日的創立是為了紀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誕生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如今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響應。過去的35年間,我國都會在奧林匹克日這一天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以此進一步加強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了解,激發大家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今年的奧林匹克日尤為值得紀念,因為剛剛結束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因為北京已經成為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因為奧林匹克教育工作根深葉茂的作用越發凸顯。
自古以來,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世界級的體育盛會究竟能給舉辦國帶來什么?賽會周期在全世界面前的高曝光度或獎牌榜上的亮眼成績都不過是表層的“風景”,更具深層意義的是深遠的社會影響力,是一盤全民教育的超大棋局。體育的社會意義和現實作用更體現在生活當中,形成價值理念塑造,對現實生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教育功能。
奧林匹克是一種生活哲學,通過奧林匹克教育促進社會各行業更全面更和諧的發展,使得公眾對體育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格言與時俱進,在“更快、更高、更強”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團結”,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口號成為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最新注解,表達了全世界共創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
結合我國的情況,申辦和籌辦奧運會都被視為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奧林匹克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基層教育單位的經驗推廣起著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將奧林匹克教育工作落實在細微處,融入到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中。截至2020年,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累計達到83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達到2062所,冰雪文化在校園里生根發芽。2021年底,中國超過2800所學校將冬季運動納入課程,北京冰雪運動社會指導員達2.3萬人……耀眼的成績既體現了過去幾年奧林匹克教育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礎,更預示著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平臺。
回想北京冬奧會,內心仍激情澎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的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制造、中國建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一流”,“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成為引領中華兒女奮進的力量源泉。北京冬奧會的寶貴遺產將成為后奧運時代最直接的教學素材,需要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精雕細琢,形成經驗模式進行推廣傳播。
在完成北京冬奧組委的“奧林匹克教育白皮書”和“奧林匹克和殘奧價值觀教學攻略”課題項目過程中,越發感受到參與是奧林匹克運動最直接的教育活動體現,讓更多的青少年發自內心地愛上體育運動,讓奧林匹克運動的拼搏斗志與奮發向上的精神融入血液是奧林匹克教育工作的宗旨所在。幫助引領全體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是體育教育工作永恒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