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 蕙
兒童是教育的種子,教育是一項播撒種子的事業,也是一項培育種子生長的事業。教育的責任即把兒童當作一顆生命的種子,尊重生命的獨特價值,遵從種子的生長節律,遵循教育的內在秩序。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始終堅持并倡導“種子教育”,充分尊重兒童的天性,讓兒童的天性有展現的空間,讓兒童的智慧有表達的機會,讓兒童的美德在活動中扎根,讓兒童的夢想在操作中實現。
種子與教育不是一種簡單的拼湊,而是種子特征、兒童特性與教育規律的自然融合。國內外相關理論不乏對教育與種子內在聯系的論述。從夸美紐斯的“種子”隱喻,到杜威的“教育即生長”,再到葉圣陶的“教育即農業”等,這些無不表明教育如同孕育種子,種子與教育天然地連在一起。如果以獨特的生命現象“種子”隱喻兒童,教育就像澆灌種子般培育兒童,是辦園思想的理論依據。
種子具有生長性,每顆種子自破土而出便自由地生長,由此“種子教育”便具有發展性;種子具有獨特性,每顆種子都攜帶各自的遺傳特性完成生命的傳承,由此“種子教育”便具有差異性;種子具有自發性,每顆種子都蘊含巨大的自覺生長潛能,由此“種子教育”便具有自覺性;種子具有可能性,每粒種子的成長都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會呈現多樣的生命形態,由此“種子教育”具有開放性;種子具有規律性,盡管不同的種子培育過程有繁有簡,成長時間有長有短,成果形態有豐有荒,但種子的成長都遵循著花開花落的客觀規律,由此“種子教育”遵循了教育的客觀規律。
“種子教育”的基本理念,充分體現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精神。《指南》中強調:“兒童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薄白鹬貎和膶W習方式和學習特點?!薄白裱瓋和l展規律。”“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薄罢湎晟畹莫毺貎r值?!薄胺N子教育”作為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靈魂,是幼兒園成長的理論源泉,對教師和兒童乃至整個幼兒園發展都起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我園希望每個兒童像每顆種子般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因此,兒童成長的基本點是健康、快樂和全面地發展。兒童成長的生長點是有個性的成長,根據各自獨特的自然稟賦、優勢潛能、興趣愛好等特點成長。
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適宜的外界條件,諸如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流通的空氣、及時的雨露等。兒童的成長如同種子的成長,需要適宜的外界條件和精心的呵護。幼兒園教育承載兒童成長的一切基本的環境和條件,如制度、師資、環境等,像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讓幼兒園里不同主體間的思想如同流暢的空氣,在平等的交流與對話中理順關系、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總之,“種子教育”的重點在于深刻領會“種子”的內涵,充分尊重其成長的特性與規律,繼而提供與創造最適宜且最美好的環境與條件,實現“種子”的茁壯成長、美麗成長、自由成長?!胺N子教育”蘊含的“種子文化”,是幼兒園建設的靈魂。

我園遵從兒童成長的節律,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兒童適宜的課程,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創生鮮活且富有個性色彩的兒童課程,讓課程伴隨兒童的生長。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我園以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的“生活化游戲化課程”為藍本,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從園所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反思、完善課程。一是做一顆愛生活的小種子。一日生活皆課程。我園注重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開發園本課程,加深兒童的生活體驗;二是做一顆創造美的小種子。在課程實施和環境創設中,我園積極倡導“環境融美,教學滲美,生活蘊美,活動創美”理念,用“愛”和“美”統領所有的課程活動,挖掘美育的綜合教育功能,激發兒童的創造潛能;三是做一顆懂感恩的小種子。我園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培養兒童學會合作、感恩他人等良好品德,促進兒童和諧地發展身心;四是做一顆享快樂的小種子。我園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促進兒童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讓每個兒童快樂探究,快樂合作,快樂成長。
我園根據兒童教育目標及兒童身心發展需要,形成了“種子課程”發展目標,從“種子的良好品格”“種子的豐富情感”“種子的全面才能”三方面,培養“種子寶寶”。內容涵蓋文明禮貌、遵守規則、健康個性、愛的情感、美的情趣、自身情緒、健康良好、能說會道、熱愛探索、創意無限等方面,促進兒童全面地發展。園本課程目標之間既突顯各自的獨立性和開放性,又體現相互的連續性、遞進性與整合性,它們互為補充,形成較為完善的整體。

一是樹形主題課程。每個主題在結構上都包括根基、主干和枝葉。根基,即主題活動的目標和方向,樹大根深,象征切實可行的主題目標是主題課程的根本;主干,即主題目標的具體實施,十圍之木,體現了五大領域教學線索及內容的豐富內涵;枝葉,即課程價值的具體體現,枝繁葉茂,象征豐富、有效的自主性區角和創造性游戲,是主題課程順利推進的有力保證。
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部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主生成課題。生成活動的內容和主題完全來自兒童感興趣的熟知的世界?;顒邮亲匀坏?、動態的、開放的。
二是三葉草活動課程。包括兒童活動、家園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以三葉草結構網絡圖體現活動課程,寓意通過活動課程建立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格局。
三是七色花特色課程。我園充分發揮幼兒園教育資源,創造性地開展“交換空間,我的游戲我做主”菜單式自選活動課程,滿足兒童的個性化與特色化發展需求?!捌呱ā钡钠呱ò暝⒁庾赃x課程的多樣性,預示兒童在自主選擇的特色活動中能實現美好的愿望。
《指南》中指出:“忽視兒童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薄耙浞肿鹬睾捅Wo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兒童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的良好學習品質?!?/p>
園本課程評價體系是一個多元的評價體系,要讓管理者、教師、家長都成為評價的主人。我園從建立兒童成長檔案、收集兒童作品、記錄兒童行為等方面進行評價。同時,我園依據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觀察分析,為課程決策提供真實、具體的評價資料。
園本課程研究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將新的教育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的過程,也是教師在專業化道路上成長的過程,是兒童獲得主體性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漫長且艱辛的,我園將繼續研究課程,系統地開發課程,促進兒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