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研工作決定一所學校發展的質量,是教學工作的制勝法寶,更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談談學校開展教研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教研工作;專業發展
教研工作決定一所學校辦學的質量,是教學工作的制勝法寶,更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好多學校存在問題最大的也是教研工作,主要問題是形式主義,可有可無,更因為老師們沒有從教研中嘗到甜頭,加之,學校并不重視教研工作,多數只把教研工作重要放到口頭,沒有從全局性,發展性和前瞻性來深入推進教研工作,更沒有從機制建設和長效發展來思考學校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所以,教研工作始終沒有突破,更是少有成效。
我校地處鄉鎮上,是一所普通高級中學,教師結構青年化,教學經驗不足,所以讓教師快速發展,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是當前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為題。為此,學校從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基礎工程入手,落實學校教研工作。
一、構建學校教研體系促教師專業發展
學校必須建構教研文化體系,形成教研氛圍,根植教研文化之本,培養教育教學研究之風。
1.建立健全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學校設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音體美、信息技術等11個教研組,分年級分學科設有30個備課組。
2.保障教研時間。我校教研活動的時間為三課時,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充裕的時間空間。
3.制度有保障。先后制定《學校教師優秀教案評比方案》、《學校教研組、備課組評比方案》、《教學質量獎勵方案》、《優秀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評選方案》、《教師聽課制度》、《學校骨干教師考核制度》、《學科帶頭人考核制度》、《“青藍工程”優秀師徒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為開展學校教研工作保駕護航。
4.學校領導班子分工聯系教研組,經常參加、指導和檢查教研組備課組工作,中層以上干部督導一至二個教研組備課組,督促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教研質量。
二、激發教師教研驅動力促教師專業發展
要讓教師對教研形成一種需求和依賴,必須認知到教研是實現教師自我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平臺。教師們愿意為之努力,用集體智慧和力量,提升自我的境界和高度,實現自我價值,進而,從根本上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學校主要抓實“集體備課”。以學科為單位積極開展“說課—集體備課—反思—上課—評課—反思”為一體的“四段兩反思”教研活動。在集體備課、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到教學反思等環節上,不搞花架子,實事求是,面對現實,真正做到以校為本,真正使教師在思想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源促教師專業發展
根據老師需求,學校購買相關書籍雜志和網絡平臺,大力選派老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
1.為每位任課教師購買不同年份的課程標準。要求教研組內學習、并找出不同版本的區別。要求每位教師對本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化于心,逐步外化于教。征訂高考評價體系解讀版,讓老師悟原理,明確高考評價體系與原有的《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區別與聯系。
2.學校購置學科網、金太陽教育平臺、虛擬實驗平臺等。為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3.建立教師網上學習機制。教師通過網上學習,在學校學習群互相推送學科高考信息、教學科研相關文章。以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4.借力交流學習、有選擇的參加高考研討會和外出培訓。借助市教科所專家視導組視導的機會,加強交流學習,每年參加市教科所級組織的高考研討會學習,參加其他研討會不少于兩次。
四、制定教師發展目標促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第一重要的大事,學校根據老師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梯度建設,形成教師培養的良性循環,永遠都有發展的希望和目標。從教師入職開始,學校就制定每一位教師的發展規劃,形成教師成長記錄檔案。根據教師成長過程的綜合考核,學校選派名師工作室、推薦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進行深度培養。名師工作室成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對教研組、備課組成員進行二次培訓,為每位教師提供專業發展的平臺,最終形成團隊促個人專業發展,又從個人專業發展中促進團隊建設。
五、開展各類賽事活動促教師專業發展
1.開展科研論文競賽活動。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凡是榮獲縣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教師,都給以通報表揚。
2.組織好三大傳統大賽。上學期組織全校教師基本功大賽。下學期組織學科“效率杯”的課堂教學大賽。學年組織教研工作成果匯報大賽。
3.組織40歲以下教師和高三年級同步模考,每月進行2次測試,其中隨機選取1次進行嚴格測試,校長親自巡考,成績報送校長,作為骨干教師評選的重要考核指標。
4.寓研于樂。將教工作融入娛樂活動中,即有利于團結,又可以談心、交心,特別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快速成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年在文體藝術周活動中,我們都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比賽,文藝活動。
總之,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抓實了教研工作并做出實效,才能讓學校教師專業迅速發展,才能讓學校健康而長遠發展,才能讓學校更具發展潛力,才能辦出一所高質量的,讓人民滿意的學校。
作者簡介:
車立光,男,云南省普洱市,本科,副高,高中化學,云南省墨江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