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婷
摘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帶動了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與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則是城市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不斷增長。因此,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已經成為我國各大城市急需推進的環境政策。如何有效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力成為當前社會需要深刻思考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北京作為最早的試點城市,在垃圾分類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它的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在執行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具有實踐研究意義的。
關鍵詞: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執行力;社區
一、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概述
(一)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制定背景
據北京市容局統計,北京市從2015至2021年每天大約產生兩萬噸的生活垃圾,平均每人每天產生1.2千克左右的垃圾,其中20%被焚燒,其余的被填埋或焚燒處理。此外,北京市平均每天處理生活垃圾總量約為17000噸,垃圾產量大。如果使用承載能力為2.5噸的垃圾車,那么這些垃圾車連接起來將會從人民廣場一直延伸到浦東機場。數據顯示,北京在2021年產生900萬噸的垃圾。由此可見,北京市垃圾產量越來越多,垃圾問題不容忽視。另外,北京市在執行垃圾分類政策之前,垃圾的低利用率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二)政策文本梳理
經過整理可見,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的頒布情況見下表:
經過梳理,北京市的垃圾分類主要是從2019年開始跨越了一個新的階段,開始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出臺了史上最嚴格、最詳細的垃圾分類政策《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結合北京市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規來加強生活垃圾管理,詳細規劃了垃圾分類的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利用和監督管理等活動,為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二、推進垃圾分類政策落實的路徑
(一)內部主導
北京市的垃圾分類,盡管倡導全民參與,但是作為政府的組織者和推動者,社區在實施垃圾分類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指導、監督、檢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區應該設立了一支督導評估團隊,明確其組織功能,發揮領導作用。北京還采用了“協同”的管理模式,通過與企業、社區的協作。社區與資源再生企業合作,扶持企業開展廢棄物處置,并充分發揮其資源和市場優勢,達到最終處置、資源化的目的。同時,政府也會配合社區,充分利用社區的便利,調動社區的力量,讓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同時也可以通過社區來監督居民。所以,在垃圾分類的執行過程中,政府全程牽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外部驅動
1.“科技+管理”的智能運行機制
社區充分利用網絡化管理技術,打造“科技+管理”的智能化運營管理機制,對不同垃圾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為每一類垃圾配備垃圾處理車,避免了垃圾的混合運輸。運用技術+管理,將垃圾管理融入“一網管理”的管理模式,實現“一屏查看分類,一網管理流程”。同時,社區還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網格化管理,利用大數據監測社會信息,建立起監管分類、追溯信息的數據系統。方便了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的監管。社區利用“技術+管理”的技術,構建了垃圾分類的全過程監管體系。
2.開創“閉環處理”模式
北京部分社區首創了閉環處理的模式,街道引進先進技術,對濕垃圾采用小規模閉環處理,將濕垃圾就地進行粉碎、脫水和脫油。之后再將剩余的垃圾殘渣做成有機肥供周邊農莊使用。這種閉環處理的方式使得虹梅街道前期回收的濕垃圾得到了及時處理,在不造成環境污染的前提下,還可以降低二次發酵的發生。濕垃圾脫水后,可使前端減量,大大降低了運輸費用。垃圾經處理后,可制成有機肥料,并可有效地利用資源。通過這種處理模式,濕垃圾的處理從有害轉化為無害、從巨量變為少量,且資源利用率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民眾參與(民眾支持)
1.公眾參度越來越高
城市居民既是垃圾的產生和排放者,又是垃圾分類的主要角色,他們的積極參與是實現垃圾分類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垃圾分類政策實施以來,公眾參與度持續提高,居民從被動參與管理逐漸轉變為主動參與分類。市民也越來越意識到自身的健康和城市的環保和離不開垃圾的正確分類與處理,因此北京市居民已經逐漸接受垃圾分類政策,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2.居民互相幫助,踐行社區垃圾分類政策
針對老年人和殘疾老年人,社區采取“老年伴侶結伴”的方式,積極主動上門,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生活問題。對住戶和不方便的住戶,可以互相幫忙扔垃圾。居民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完成垃圾分類,不僅保證了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也體現了居民之間的互幫互助。最重要的是這也更加說明了垃圾分類政策已經深入人心。
三、總結
作為中國全面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北京市在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因此,北京市的垃圾分類政策在實踐中的應用及實施的成效,都是值得學習和參考的。通過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執行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北京市政府的內部主導、北京市的先進技術推動、北京市大量的優秀人才支撐和北京市民眾的自覺配合與參與;這些因素一起促進了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的有效執行。所以,北京市政策執行力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此后也應該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加強政策執行的動態性,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情況隨時調整,才能持續提高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力。
參考文獻:
[1]張琬迎.精細化治理視角下對北京垃圾分類治理實踐的探討[J].河北企業,2020(4):4.
[2]王垚,王子彥.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實施中問題的分析[J].環境保護科學,2020,46(3):5.
[3]焦連志,楊升沛.北京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基本經驗[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