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香玲
摘要: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戲曲的發展歷程悠久,經過歲月的洗禮戲曲應該得到更好的傳承。戲曲是我國的國粹,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但是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導致很多中國的文化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并且在現在的小學當中,很多學生對于戲曲知識知之甚少,因此戲曲進校園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也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將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基于此,本文針對戲曲進校園的策略做出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戲曲;小學校園;實踐策略
引言
在戲曲當中會包含一定的故事情節,并且既有演唱的形式也有歌舞的形式來表演整個故事情節,所以戲曲當中包含了很多的表演藝術形式。在小學當中來普及戲曲的文化知識,可以使得學生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戲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使得學生能夠在戲曲學習當中去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同時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這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營造良好的戲曲學習氛圍
在小學的校園當中,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戲曲學習氛圍,比如在校園中可以融入大量的戲曲元素,來體現出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熏陶和教育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形成小學校園的一種文化特色。比如在校園的花壇當中,可以做一些戲曲類的造型,還可以用戲曲的方式來制作一定的宣傳語,借助校園的圍墻可以宣傳一些戲曲類的文化,比如對戲曲的種類以及戲曲當中的角色進行相應的介紹,宣傳一些戲曲類的基本知識。同時還可以在校園走廊當中去張貼一些戲曲名人。作為小學領導應該充分的利用小學的各種資源來積極的宣傳戲曲文化,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戲曲學習氛圍[1]。比如在小學的大課間可以利用小學的廣播來播放一些戲曲類的片段,同時在校園的廣播站還可以讓小學生來進行戲曲的演唱展示,同時還可以宣傳一些關于戲曲類的文化知識,使得整個校園充滿了戲曲的元素,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戲曲學習環境和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對戲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注重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來開展戲曲傳播教學
戲曲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戲曲的旋律節奏和現代的流行音樂相比更加的緩慢,并且戲曲當中包含的一些故事情節,可能并不像電視劇或電影片段當中那樣的吸引人,因此很多小學生對于戲曲沒有學習興趣,因此,在將戲曲進入小學校園時,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來采取相應的戲曲傳播方式,進而才能使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戲曲的學習當中,掌握更多的戲曲文化知識,而戲曲作為中華的傳統文化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斷的進行創新和發展才能使得小學生對戲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提高戲曲學習的質量。作為小學的教師,應該積極的去了解小學生對于戲曲的看法和學習情況,利用課余的時間,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者走訪的方式來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發現很多喜歡小學戲曲的小學生是因為受到奶奶或爺爺的影響,從小就接觸戲曲;而有的小學生是對戲曲的服裝或動作比較感興趣,所以喜歡戲曲。但是很多小學生對戲曲的學習不感興趣,在平時生活當中很少去接觸戲曲,并且很多小學生會表示自己聽不懂戲曲的內容。這時教師就應該設置相應的戲曲教學課程,為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戲曲教學,進而使得學生從最基礎的戲曲知識學習,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的加深對戲曲文化的理解。
三、完善戲曲教學機制
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引入戲曲教學時,應該不斷地完善戲曲的教學機制,并對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戲曲的特征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還要了解戲曲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會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才能真正的提高戲曲進校園的宣傳和教學質量。因為在小學的戲曲學習過程當中,很多學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戲曲的學習當中,學習戲曲的積極性不高,針對不同的問題應該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比如小學或者是當地的教育部門,可以與當地的戲曲團進行聯合來開展戲曲的教學,定期的可以邀請戲劇團來學校進行表演,為學生傳播更多的戲曲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合理的安排戲曲教學的時間以及教學的內容,對于每一個戲曲的教學課程都要該做出詳細的計劃和安排,進而才能使得戲曲的教學和宣傳有序的進行。并且在出現教學問題時,應該做到及時的進行解決,進而使得戲曲進校園的機制更加的完善。
四、開展戲曲活動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開展戲曲的教學過程當中,更應該注重增加一些多樣化的實踐活動,進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戲曲文化知識。比如在學校當中,首先要成立劇社,而在劇社當中首先要選出在小學生當中具有一定戲曲特長的學生作為劇社的主要成員,并且還可以邀請當地的一些戲曲名家來做為這些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小學的劇社可以定期的在學校當中進行演出,進而使得更多喜愛戲曲的小朋友能夠有交流的平臺,同時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2]。在學校當中還可以舉辦以戲曲為主題的藝術文化節,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長。比如有的學生擅長繪畫,可以在繪畫當中加入一些戲曲的元素,增強學生學習戲曲的積極性。在校園的大課間教師可以將廣播體操的教學當中也融入一些戲曲的元素和戲曲的動作,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每天的廣播體操當中,也能充分的感受到戲曲的學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劇社的成員去當地的一些養老院等地方進行公益的演出,做一些公益的活動,不僅能夠將戲劇進行傳播,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樂于助人的和樂于奉獻的精神。此外,還可以開展小學之間的戲曲聯誼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戲曲文化知識,增強小學生的戲曲之間的交流和探討,提升小學生的戲曲文化水平。
結束語
在小學教學中開展戲曲的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戲曲進校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戲曲教學機制,并開展戲曲活動,進而使得小學生對于戲曲有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王芳.戲曲進校園的實踐路徑探尋[J].江蘇教育,2020(81):49-51.
[2]娜仁高娃.戲曲進校園的探究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2020(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