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鳳英
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現實中家長與部分幼兒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大多數看到幼兒毫無藝術感的作品后,會感到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繪畫材料,而且評價孩子的作品只會用成人的眼光簡單粗暴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看、畫面干不干凈”去評價,只覺得幼兒在亂涂亂畫,幼兒長時間的自由發揮也會對繪畫等美術活動失去了興趣,幼兒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挖掘。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園教師更應以創新為出發點,更好地開展美術活動。
一、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美術與創意美術的區別
傳統美術簡單來說就是在少兒美術課程設置中涉及到的簡筆畫、少兒素描、色彩及常規臨摹等,比較重視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更多的是強調技巧層面,要求扎實的基礎,構圖的精準與畫面的完整。老師只是把專業技能和理論灌輸給孩子,而孩子被陷入被動接受的。這樣的知識輸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兒童的靈感和天賦。
創意美術的注重點在于創造,把創意融入去美術,再通過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來引導孩子們的想象創新力,開發他們最大限度的思維模式與想象空間。創意美術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使幼兒從感知到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造型,感受線、形、色的神奇美感,從而讓孩子發現自我和內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達。創意美術教育的本質是在啟發兒童的智慧,開啟兒童的智慧之門,而不在于教會了他們多少“知識”。
傳統美術教育的諸如空間、透視、比例、結構、遮擋等理論與知識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枯燥、難于理解,幼兒的專注力時間不長。而創意美術課程,種類豐富多彩,包括兒童畫,綜合材料創意繪畫、油畫、創意手工課、刮畫課、線描課等趣味性強;運用于創作的材料很豐富,如:卡紙、超輕粘土、瓦楞紙、各種顏料、剪刀、泡沫板、樹葉、石頭……大自然中的任何東西都能成為創作的材料,兒童可以體驗不同材料帶來的創作樂趣與藝術效果。而且,美術創作的工具也不局限于任何一種刷子,手掌、指頭、樹枝等等都可以作為繪畫的工具。
二、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途徑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1.首先著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通過培訓促進教師思維方式的改變,打造一支新型的師資隊伍。幼兒園可以利用地域優勢請來校外專家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增強知識面,開闊眼界。
2.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
創意兒童畫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們一定要改變傳統美術教學模式。教師們要在教研中積極探索,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材料,從而解決繪畫工具、活動的材料問題。在教研中尋求材料特色讓幼兒充分感受材料探索的快樂,使幼兒保持持久的興趣,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同時,教師們還要研究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突破傳統兒童美術教學的局限。
(二)用心營造藝術氛圍
美,必然聯結著"感",所謂有感而發,即對外界的人、事、物有所反應,從而欲有所表達。
開展美術活動需要給幼兒營造一種藝術性的氛圍,讓幼兒在直接感受、體驗和互動過程中形成審美的情趣和能力。
在幼兒日常生活空間中如活動室走廊、美工區等適時地加入特定的藝術元素,如懸掛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展示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創意美術作品(如版畫、吹塑紙畫、勾線筆畫、油畫、粘貼畫等),以及組合運用各種廢舊材料,重新演繹和創作經典童話故事作品,,增強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體驗,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審美情趣,形成感受藝術、觀察藝術、體驗藝術的習慣和能力。
幼兒園應創設富有藝術情趣和美感的美工創作室,一方面通過精心布置的藝術空間直接給予幼兒以美的感受和體驗,另一方面提供可供幼兒自由選擇的創作材料和各種創作工具等,幫助兒童深入品位、感受藝術,增強藝術體驗,積極進行藝術創作。
(三)善于運用外界素材
幼兒園在開展美術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善于運用外界社會生活中的素材,這是幼兒教育的一大趨勢,也是進行創意美術活動的重要手段。日常,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觀察周圍的環境,讓幼兒用畫筆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畫出來,可以是樹木花草、房子、也可以是活動的人們、小動物等,讓幼兒通過畫畫的方式來將周圍的生活描述出來。其次,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生活中物品收集,帶到幼兒園來進行“變身”,如用不同的葉子背面作畫,用紙張搓成一團作為畫筆,在紙上緩慢地印出各種各樣的紋路;也可以用各種瓜果、素菜等切面作為畫筆,還可以用手指在上面打出圖案,并在上面涂上各種各樣的配件……手掌、指頭、樹枝等等都可以作為繪畫的工具。在這些美術活動過程中,不僅增加美術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讓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一個更加生動和形象的認識。
(四)開展多種美術活動
兒童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且表達美的欲望很強烈,但是卻受到各種限制表達不出來。這更需要教師在幼兒園開展美術活動時應當堅持多樣性和豐富性,創作方式多樣性。創意美術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僅是繪畫,還包括剪紙、貼紙、涂鴉、泥塑、手工制作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進行創意美術活動過程中,幼兒園的創作方式可以依照幼兒的能力規劃,比如小班的幼兒主要采用不同角度的涂色、蓋印、以及排水、滴流等創作方式,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在小班的基礎上增加擦印、渲染、點彩、拓印、刮畫等方法。以美為核心,幼兒通過動手實踐來表達,即審美創造,這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所以,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對提高幼兒的精神敏感度和精神生活質量大有裨益。
在創意美術活動中,以兒童為中心,從孩子的感受入手,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讓每個孩子都自己創作,用創作表達他們的思想、宣泄他們的情感。
欣賞孩子們的作品,讓人從內心產生一強烈的震撼。他們的想象是那么豐富、那么新穎、那么奇特、那么大膽。孩子有無盡的想法,他們會自然地用各種動作、表情、言語、聲音、繪畫等創造自己的世界。他們的作品蘊含成人難以想象的才能和潛在的力量。
幼兒期是創造性思維開始萌芽的時期,在藝術活動中開展創新思維培養的研究,正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幼兒園深入開展創意美術活動,可以真正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得到審美愉悅,并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