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錦洲
摘要:目前,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迅速,高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的內容繁雜,知識豐富,需要識記與理解的東西貫穿課本始終。高中語文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項很重要,很繁重的學習科目。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也沒辦法讓教學過程更有趣,更靈活一些,從而減輕同學們學習語文的壓力。而現(xiàn)在有了信息技術,把它運用在語文教學中,讓其與語文學科很好地整合,既能豐富課堂內容,讓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愉快,強化學生的體驗感,也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更方便,更快捷地記住知識點,歸納知識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探究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多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被應用到了高中語文教學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達到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模式靈活性與生動性的目的,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1利用好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
1.1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育人理念也在發(fā)生改變,極大地影響著教師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受限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致使高中語文課堂出現(xiàn)單一、無趣,教師只是機械式的講解,而每節(jié)課過后學生掌握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那么,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語文的教學,一些精美的動畫視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式去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能力。把信息技術利用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學的效果,使一些無法直觀展示的知識都可以選擇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并且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的氛圍。
1.2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高中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行為,思想覺悟上并不像以前,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并不是誰都能改變的。就目前來說,青少年還是出于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階段,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途徑,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同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容易構建學生喜愛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教師在向學生講述課文時,及時創(chuàng)設不同的課堂情境,不僅豐富了課堂的內容,而且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升。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教師不以學生為主,一味地講述自己的課程,這樣并不可取,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不斷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利用信息技術這種手段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是值得教師不斷去嘗試的途徑。
2巧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探究
2.1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有視頻、有聲音,能突破時空的限制,能構筑知識與視頻的結合,能將電子白板與教材結合,豐富的內容、悅耳的聲音,能夠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形式,拓寬教學的覆蓋面,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知識點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地激起學生的共鳴。高中學生對陌生、未知的事物具有好奇心,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是營造課堂氛圍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性特征出發(fā),充分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多個角度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拓展學生的學習與創(chuàng)新空間,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充分提出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課本劇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深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該過程中要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優(yōu)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
2.2利用信息技術延伸課外知識內容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利用信息技術完善課堂教學結構。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整合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指導學生上網搜集相關的信息,通過信息技術對比文章,從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文章創(chuàng)作中,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信息型人才,從而實現(xiàn)教育育人的目標。2.3通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讀與寫一直都是語文學習的核心,也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離不開讀與寫的鍛煉。閱讀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與信息獲取能力,從而引起學生對閱讀作用的重視,在語文學習中能對知識點內容進行自主分析與思考。高中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充分明確當前學生的學情,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計劃。例如,在教室創(chuàng)建圖書角,在放置相關讀物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去學校圖書館借閱書籍,也可讓學生分享讀物,從而在班級內部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明確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以我國新的教育目標為指南,充分發(fā)揮現(xiàn)化教育技術的特長,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培育。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階段性教學目標與長遠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能力入手,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都調動起來,開展長期的閱讀訓練與寫作模式優(yōu)化,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廣泛的創(chuàng)新化教學模式,通過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廣泛用處,并使班級內部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動畫、具有藝術氣息的語文課件,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關鍵作用。高中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必然的,也是教學的一種趨勢,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從而有效地將高中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整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體驗感,促使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文君.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中職語文教學實效[J].大觀周刊,2010(48).
[2]韋貴陽.淺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4).
[3]覃小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學[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