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彤 莫冰冰 陳雅
摘要:流浪動物是被主任拋棄寵物動物,由于流浪動物缺乏飼養管理,對附近居民衛生安全產生很大影響,近年來,媒體報道大學校園內流浪狗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影響校園安全文明建設。目前流浪動物管理存在很多問題,亟需加強對流浪動物規范管理。校園流浪動物出現有多種原因,要明確大學校園內流浪動物的危害,加強對流浪動物的管理。闡述大學校園流浪動物出現原因與危害,提出治理校園流浪動物管理建議。
關鍵詞:大學校園;流浪動物;管理建議
隨著城市社會流浪動物數量激增,高校校園流浪動物為公共衛生安全帶來隱患,加強流浪動物管理成為高校建設生態文明校園必須解決的問題。流浪動物管理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目前有關流浪動物管理研究較少,現有關于流浪動物管理集中于流浪動物傷人法律治理層面,有學者對城市流浪狗社會管理進行分析,提出流浪犬治理模式。已有文獻對大學校園內流浪動物管理探討較少,研究大學校園內流浪動物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大學校園流浪動物出現的原因
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飼養寵物成為城市風氣,部分大城市進入老齡化階段,空巢家庭促進飼養寵物風潮,由于寵物繁殖加快帶來系列社會問題[1]。城市中居住者與野生動物構成生態鏈,流浪動物是散布在城市公園社區的無主人照顧動物,一些高校允許學生飼養寵物,寒暑假期寵物無人照看導致出現流浪動物。大學校園流浪動物出現主要原因包括主人遺棄,自然繁殖等。
流浪動物無人管理,校園中存在自然繁殖流浪貓狗,一些喜愛動物學生為貓狗搭窩提供食物使其存活。部分家庭孩子飼養動物缺乏照顧能力,部分人因失戀離婚等感情原因遺棄寵物。有的家庭無錢給生病寵物治療將其遺棄,有些大學生由于飼養寵物寵物健康不良拋棄。有的大型犬主人因政府出臺養犬管理條例規定繳納費用拋棄寵物,導致危害公民的人身安全[2]。少數老人飼養寵物因離世成為流浪動物,隨著城市化推進,農村看家護院的狗失去作用被拋棄。大多數養寵物人遺棄動物由于缺乏法律約束,目前我國對寵物主人遺棄行為無從規范。部分高校未明令禁止師生飼養寵物,高校良好的生態文明環境吸引流浪動物定居。
2高校校園流浪動物的危害
大學校園流浪動物成為許多高校面臨的新問題,校內流浪貓狗無人照管影響校園環境,如傳染疾病及傷害人身安全,大學校園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影響校園和諧。校內流浪動物的危害主要包括污染環境,加大疫情擴散,傷害人身安全。由于流浪寵物未定期注射疫苗,多數流浪貓狗身上攜帶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被攜帶狂犬病犬貓傷害會感染狂犬病[3]。校內流浪動物攻擊人事件頻發威脅校園安全文明建設,流浪動物受到拋棄產生仇視人的情緒,為師生造成恐懼心理。流浪動物經常到生活垃圾堆放處覓食,病死流浪動物尸體未及時處理散播病菌,影響校園衛生安全。流浪動物經常在校內亂竄影響正常教育管理工作。隨著流浪動物的增加,如何科學規范流浪動物管理成為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流浪動物管理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文明社會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流浪動物管理存在很多問題,高校校園流浪動物管理缺失導致發生傷人事件,引發公共衛生與噪音擾民問題。
3大學校園流浪動物管理建議
隨著社會上流浪動物增多,高校為動物覓食提供場所,不少流浪動物進入校園,有的學生為流浪動物提供食物,使得校園流浪動物不斷增加,高校校園人口密集,流浪動物缺乏管理導致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影響文明和諧校園建設。高校校園流浪動物管理要防止主人隨意遺棄,頒布相關條例原則,大力宣傳保護動物知識,設立相關社團協會,避免流浪動物惡意傷人事件發生,保護校園安全文明衛生。
目前減少流浪動物數量方法是TNR法,流浪動物數量增加主要由于人為遺棄,應完善流浪寵物認養制度,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扶持動物福利組織,防止流浪動物數量增加。一些大學校園流浪動物數量不斷攀升,由于流浪動物適應校園野外生活,為流浪動物絕育是最好的救助方式。發達國家頒布有關寵物活動方面法律,學校要制定相關校規規范師生行為,如禁止學生飼養具有危險性動物等。我問過頒布相關規范指導高校建立校園流浪動物救助站,可以對校園內流浪動物絕育減少數量,定期為流浪動物注射驅蟲等疫苗,降低流浪動物患病風險,與社會流浪動物救助站密切配合,將適合送樣的流浪動物送到救助站妥善安置。
流浪動物管理需要建立相關法律制度,學校可通過走進社區方式,讓學生了解動物保護方面措施,學生可以通過義務工作宣傳法律知識。高校可以建立相關社團組織影響大學生關愛動物,如浙大成立動物保護者協會等。建議學校有關部門將宣教引導愛護動物作為重要工作,盡快出臺相關動物保護法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教。利用學生團體基層組織優勢開展多樣化宣教活動,發動師生舉報違規養寵物行為。多數高校寵物禁養規定存在漏洞,未明確規定禁養兩棲爬行動物等,高校要補充宿舍禁養動物,禁止殘害流浪動物等相關校紀校規,查處違規飼養動物勸說帶回家飼養,避免流浪動物擅闖宿舍教室等場所。
結語
高校中流浪動物引起人們的重視,要正確處理人與流浪動物的關系。人們應站在更高層面處理與流浪動物的關系,更多關注動物福利善待流浪動物。實施高校流浪動物管理可以采取多種合作方式,應呼吁寵物飼養者轉變觀念,國家要利用法律渠道進行規制。學校要通過建立社團開展動物保護宣傳,提高學生對流浪動物保護救助的認識。解決校園流浪動物問題任重道遠,學校與流浪動物收容結構要攜手共同解決,為校園和諧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明媛.高校流浪動物現狀及管理對策[J].黑龍江科學,2020,11(17):112-113.
[2]晏楠.城市流浪動物的治安隱患及其管理建議[J].中國動物檢疫,2020,37(07):49-52.
[3]肖磊,陳亞軍.高校流浪動物ECOS科學治理機制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1):160-161.
通訊作者簡介:
陳雅(1992.2),女,漢族,湖南婁底人,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翻譯、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
南寧學院2021年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S20211154906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