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井雪
本周公募基金二季報開始披露,在權益基金領域,繼長城基金的新能源高手陳良棟外,本周丘棟榮、陸彬、聶世林等幾位權益名將也相繼交上期中考試答卷,《紅周刊》注意到,幾位明星還是在二季度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倉換股。
其中丘棟榮和陸彬還是保持了超九成倉位,顯示對后市信心滿滿,但聶世林管理的安信優勢增長倉位不到八成。以丘棟榮為例,在前十大重倉股方面,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比如在中庚小盤價值上,興發集團、中國電研、創業慧康、旺能環境、康華生物等進入前十大重倉股。
7月15日,丘棟榮管理的4只產品皆披露了二季報,他的管理規模從一季度末的203.38億元增長至292.01億元,又邁上了一個臺階,距離“三百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其中,價值領航和價值品質一年持有為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做出了較大貢獻,它們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別為13.48%和15.84%,前者的規模直接從一季度末的79.63億元增加至154.75億元,實現了接近翻倍的增長。對比來看,由于小盤價值和價值靈動兩只產品上半年出現3.13%和2.11%的回撤,規模也分別出現了小幅度的下降。
“兩組”產品之所以出現了業績的分化,似乎主要在是否重倉對港股有所涉獵上。其中,價值領航和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具備投資港股的資格。以中庚價值領航為例,除了將金地集團替換為興發集團外,其他九大重倉股中國宏橋、中國海洋石油、中國海外發展、蘇農集團、美團-W、魯西化工、快手-W、康華生物和常熟銀行均與一季度末保持一致。
特別是,中國海洋石油和中國海外發展表現最為出色,上半年的股價漲幅分別達到了42.63%和38.84%,它們也從原來第三和第七大重倉股的位置被提升至第二和第三大重倉股,這一調整使得基金整體的業績增幅擴大。
丘棟榮在二季報中表示,港股依舊具備低估的優勢:“基本面弱現實和流動性壓制,港股并未隨A股反彈,僅政策緩解的科技互聯網股有所表現,港股整體的估值水平仍處于絕對低位。港股的價值股相比對應的A股更便宜,同時對應的分紅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聯網、科技、醫藥為代表的成長股估值便宜,保持相當有吸引力的水平,能很好的符合我們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的選股標準?!?/p>
再聚焦兩只沒有重倉港股的基金,《紅周刊》發現它們也都新進重倉了興發集團,該公司是一家以磷化工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公司,其產品恰好是鋰電池所用磷酸鐵鋰的上游原料,因此從去年開始業績就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685.53%和453.23%,而在今年二季度,該公司的股價漲幅也高達33.91%。
具體以中庚小盤價值為例,該基金直接將新進的興發集團安排在了重倉股的首位,此外,它也將原有的魯西化工提到了第二大重倉股的位置,這直接提升了基礎化工行業在該基金重倉行業中的占比。
丘棟榮在二季報中指出,包括化工在內的廣義制造業的細分龍頭公司能夠在未來的高端制造中繼續發揮作用。他表示:“經濟復蘇與政策共振,疊加制造業本身在全球范圍內確立競爭優勢,既有傳統制造業優勢產能質高價優帶來的份額持續擴張,更有制造業細分龍頭企業的遷移迭代,將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具有技術工藝壁壘的產品,對應于智能化、電動化、國產化等新需求擴張和新技術應用,其價值量和滲透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質量?!?/p>

除了興發集團外,中國電研、創業慧康、旺能環境和康華生物等四只小眾股票也被丘棟榮挖掘,至于它們是否會成為它的“獨門重倉股”,則需要在二季報全部披露完后才能得出結論。
另一公募明星陸彬也選擇了在7月15日公布二季報,目前他管理的產品數量達到了7只,規模也達到339億元,其中有三只產品是年內新增管理的。除了6月8日成立的新品匯豐晉信時代先鋒沒有二季報外,其他的產品皆披露了基金二季報。
從倉位來看,他管理的5只產品倉位都在九成以上,其中,他于4月29日新接手的匯豐晉信新龍騰,在一季度的倉位還只有53.3%,但在二季度末已經提升至91.93%。由此可見,陸彬對于后市持樂觀態度,他在二季報中指出:“經過中觀行業比較和自下而上個股研究,當前不少成長行業和公司估值因為市場下跌或者業績增長,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p>
其中,他管理規模最大的產品低碳先鋒就主要踐行投資成長的策略,二季度的重倉股依舊以新能源為主。在保持寧德時代持股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新進了億緯鋰能,同時也增持了華友鈷業和杭可科技,此外,非新能源賽道的成長股深信服也被增持。
在他看來:“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以及科技創新的時代趨勢下,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優質的成長行業和公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醫藥、新消費、TMT科技等),因為產業需求爆發、全球市占率提升,新產品放量或者進口替代等原因,整體行業空間較大,公司競爭力日益加強,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較快的復合增速?!?/p>
回顧今年年初時,陸彬曾提到“價值回歸”和“優質成長”是今年的兩大主線,而隨著成長股的估值優勢更為顯著,在7月5日匯豐晉信的策略會上,陸彬也提出了下半年市場主線可能是以優質成長為主,價值回歸為輔的觀點,新能源是他看好的優質成長領域,而以券商為代表的非銀金融板塊就是他看好的價值回歸領域的機會之一。
這一點在他另一只百億基金匯豐晉信動態策略中也有所體現,該基金在一季度就重倉了東方財富和中國平安,而在二季度末還增加了中信證券和中國太保,非銀金融股在重倉股中的占比增加至四席。
此外,港股也是他涉獵的范圍,在今年新品匯豐晉信研究精選的一季報中,美團-W、中國海洋石油就出現在了重倉股之中,而二季度除了繼續持有上述公司外,他還新進重倉了快手-W,這三只股票同樣出現在了丘棟榮的重倉股之中,這樣看來,兩位明星對港股的重倉思路存在一定程度的“默契”。
略早于前兩位基金經理,安信基金聶世林管理的安信優勢增長在7月13日就搶先披露了二季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聶世林管理的產品共有6只,其他5只產品暫時還沒有交卷。
今年上半年,安信優勢增長取得了4.41%的正收益,在2207只同類產品中排在前3%的位置,其中二季度的凈值反彈幅度為8.54個百分點,其穩健的業績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規模由一季度末的4.58億元增加至二季度末的12.74億元。
二季度,基金經理聶世林踐行穩健投資策略的方式是減少此前大漲的傳統能源板塊,一季度大漲62.94%的兗礦能源就被他剔除出重倉股之列;前期上漲的地產股招商蛇口、保利發展和金地集團3只地產股也被他剔除。
而新進的股票則有絕味食品、芒果超媒、分眾傳媒、三七互娛等消費或傳媒領域個股;另外,比亞迪和鹽湖股份等與新能源相關的股票也被他增持,同時他青睞度增加的還有瀘州老窖和貴州茅臺兩只白酒股。
對此,他在季報中解釋:“本基金前期持有相對較高倉位的地產與煤炭,后期隨著上海疫情解封以及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兌現了部分偏防御性質的地產板塊收益。煤炭因價格管制,需求側預期走弱,也少量減倉。另外加大了新能源的持倉比例,尤其整車企業在新車型的催化下,表現較好。市場對消費的悲觀預期有所修復,本基金持有的高端白酒、大眾食品也為凈值增長貢獻一定正收益?!保ū疚奶峒皞€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