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標”被比作電影的“準生證”,從電影最初立項到上映的過程中,獲得“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國家廣電總局也會為審查通過的國產電視劇核發《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而網絡劇片僅展示上線備案號。
現在,與電影一樣,網絡劇、網絡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也有了屬于自己的“龍標”——“網標”,即“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對決》是第一部獲得“網標”的網絡劇,編號為“(總局)網劇審字(2022)第001 號”。即將上線的網絡電影《金山上的樹葉》則成為第一部獲得“網標”的網絡電影,編號為“(總局)網影審字(2022)第001 號”。
國家廣電總局在2022 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治工作安排中提到,進一步健全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律體系,其中包括“堅持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切實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法律法規落地實施”。如今,“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正式上線。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又前進了一步,網絡劇片將更加規范,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


此前,《2021 中國網絡電影行業年度報告》顯示,過去一年網絡電影的單片觀影人次最高達1732 萬,觀眾的網絡觀影與消費習慣逐步形成。網絡電影也在" 提質減量”。在全平臺網絡首發的影片數量同比減少28% 的前提下,網絡電影的平均正片有效播放同比增長了37%,不被市場及觀眾認可的影片正逐步被淘汰。
根據報告里的數據,2021 年30% 的上新網絡電影制作成本達到1000 萬以上。在題材上,主旋律題材、現實主義題材、科幻題材和劇情片占網絡電影的比例明顯提高。隨著網生內容領域的發展,網生影視內容呈現出明顯的“精品化趨勢”。除了普通網劇、網絡電影,“微短劇”等新興的網生內容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微短劇”被定義為單集不超過10 分鐘的網絡劇,擁有輕體量、制作周期短、與觀眾見面快等特點。根據《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2019 年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首次超過長視頻,意味著短視頻已成為視聽消費主流。而微短劇不但具有短視頻的時間消耗成本低、娛樂性強的特點,還具有長視頻在劇情方面的優勢,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或許就在上下班閑暇時刻打開手機的短短幾分鐘內,一兩集精彩的微短劇充分調動起了大家追劇的興趣。
2020 年末,國家廣電總局在備案系統新增“網絡微短劇”板塊,將微短劇正式納入了管理體系。2022年4 月,在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通過登記且取得規劃備案號的網絡微短劇片目有322 部、7374 集。在當前用戶內容消費需求多元化以及視頻版權環境的多重背景下,微短劇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局面。
從數據上來看,微短劇的發展已不局限于短視頻平臺。目前,各大長視頻平臺都針對“微短劇”開始了劇場化布局。騰訊的微短劇品牌“十分劇場”、芒果TV 的 “下飯劇場”、愛奇藝的“小逗劇場”、優酷的“優酷小劇場”等等,涵蓋古風、都市、甜寵、懸疑等多種類別,內容側重各具特色。
大家發現,微短劇“短視頻”的體量,同樣能在探索中承載起傳統影視的題材內容。嗶哩嗶哩出品的短劇《夜貓快遞之黑日夢》入圍法國戛納國際電視劇節短劇官方競賽單元,成為中國首部入圍該節展官方競賽單元的作品。這部都市奇幻題材的短劇每集平均時長在10 分鐘左右,以“夜貓”投送快遞實現人類的愿望為引子,勾連起13 個類型各異的寓言故事。戛納國際電視劇節藝術總監評價說:“這部劇成功地從荒誕卻又可信的情境中,創造出情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的故事。每一集都通過結構、象征手法、科學甚至神話特征,融入了對偉大科幻電影的致敬。”

伴隨著“專業化”的趨勢,高品質的微短劇勢將更深地融入大家的線上娛樂生活,滿足大家的日常影視體驗需要。根據CNNIC 發布的第4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 年12 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9.34 億。面向龐大的受眾群,各種網生內容有著無限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