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0 到1:數字化如何賦能創新生態系統構建?

2022-07-18 01:34:12邵云飛周湘蓉楊雪程
技術經濟 2022年6期
關鍵詞:主體企業

邵云飛,周湘蓉,楊雪程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成都 611731)

一、引言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沖擊下,數字技術成為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我國高度重視傳統企業數字化建設,強調培養數字化思維,借助數字技術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圍繞國家戰略藍圖與政策要求,作為我國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的房地產業也正尋求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催生新的經濟活動和機會開發。同時,隨著創新驅動戰略不斷深化,這激發企業對數字技術的功能需求不再局限于內部管理,而是轉向組織間彼此交互的協同與創新管理。數字技術應用催生大量新的組織范式,而創新生態系統本質上是推動組織間高效協作的重要途徑。

數字技術的繁榮發展,不僅成為企業持續成長的動力,而且也為企業發展帶來復雜且未知的挑戰(陳國青等,2022)。一方面,數字技術促成了大量具有新穎性的技術、創新性的產品或服務的產生,并促進了企業行為邏輯方式發生改變(Yoo et al,2010);另一方面,數字技術被視為一種全新生產要素,不僅影響企業創新活動效率,而且會重構企業創新流程與組織架構(Nambisan et al,2017)。數字技術能夠增強企業主體間的關系強度,實現企業間的耦合互補。而企業創新生態系統就是源于核心企業與其他參與者基于共同愿景而建立伙伴關系的結果(Jacobides et al,2018)。企業內部不斷被集成,跨組織合作不斷被連接,從而構成互利共生的創新生態系統。

已有學者從創新主體間合作與協調的影響因素、創新主體的構建行為、核心企業主導的構建結果等角度解析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過程(Beltagui et al,2020;Beliaeva et al,2019;Gomes et al,2018),卻少有研究探索數字技術對推動創新主體構建生態系統的影響。Adner 和Kapoor(2016)認為高科技行業企業所塑造的創新生態系統與其新技術的創造和增長之間存在著重要關聯。Endres et al(2022)通過實證檢驗了創新管理軟件的使用能有效改進新產品開發過程,從而促進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整合成生態系統。數字技術成為企業發展變革的重要支撐,數字化是數字技術對組織變革產生的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打開數字化與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之間關系的“黑箱”(Bouncken 和Kraus,2022)。

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問題是“數字化如何賦能企業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由于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采用案例研究能深入挖掘理論邏輯起點。由此,采用單案例縱向研究方法,并選擇成都興城人居地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城人居”,后同)為案例研究樣本。這主要是因為:興城人居是數字化浪潮下傳統企業成功改革創新的代表,尤其是在“非天生”數字化的房地產企業中,興城人居從單一地產開發商向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轉型的發展歷程,能夠揭示傳統企業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來實現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深層機理。最后,研究結論能夠為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有效利用數字技術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提供理論支撐與方向指引。

二、文獻回顧

(一)創新生態系統相關研究

創新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學中的“生態系統”,是指一種復雜、分層和自組織結構。從生態位角度來看,處于不同地位但彼此在生態位中相互緊密關聯的企業構成了創新生態系統(Adner,2006)。創新生態系統體現創新主體間的協同共生關系,創新主體圍繞一個核心主體共同產出新產品、新服務或新解決方案,進而實現企業價值創造。因此,創新生態系統由核心企業、客戶、供應商和互補者等創新主體組成,他們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尋求合作與競爭(Adner,2006)。創新生態系統的具體構成要素如圖1 所示。

圖1 創新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

關于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主要關注系統發展、價值創造和組織治理三個方面(馬浩等,2021;王宏起等,2021)。第一,探尋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趨勢,將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視為一種基于效果的“塑造過程”。這類研究關注尋找和設計多種創新主體的組合策略,從而實現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和演進(胡京波和盧海濤,2018;歐陽桃花等,2015;Gomes et al,2018;Beliaeva et al,2019;Beltagui et al,2020;王宏起等,2021)。除了創新主體間需要保持互補互助創造新知識、產品或服務,還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如數字技術)來實現知識、資源在系統內的智能調配與組合,才能實現創新生態系統的持續演進(馬浩等,2021;王宏起等,2021)。第二,價值創造強調創新主體基于共同愿景組成多邊合作關系,并通過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方式來促進各方共同演進和價值增值。技術互補性、資源重疊性、合作經驗和關系模式等會影響創新主體達成共識,從而影響協作行為(Ranganathan et al,2018)。構建創新生態系統也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突破性創新的商業化(霍麗莎和邵云飛,2020)。第三,創新生態系統治理相關研究關注創新主體權責劃分,以使活動更流程化、規范化的成功實施。核心企業通過在技術平臺設置兼容性標準,以獲得生態系統內的協作收益(Miller 和Toh,2022)。也有研究指出,即使建立技術和行業標準,也會存在合作沖突,但沖突會促使企業重新配置合作,既形成競合關系,也能助力企業實現價值共創(Jones et al,2021)。

(二)數字化與創新生態系統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和數字技術的普及,學者們開始關注數字化背景下的企業管理研究。數字化(digitization)是指一個組織、行業、國家等采用或使用數字技術,來實現新價值的創造,并對組織產生變革性影響(Autio et al,2018)。在數字技術的作用下,企業的創新流程、創新產出、產品生產流程、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等發生轉變(Zaki,2019;劉洋等,2020)。

既有針對數字化與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研究主要關注數字化如何提升創新主體運營管理效率。數字技術的運用會影響企業需求預測、產品設計、定價與庫存管理、供應鏈風險和金融等環節(陳劍等,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會促進企業間實現跨主體、跨空間的無障礙交流與協同發展。同時,數字技術所催生的新網絡和價值鏈會增強客戶體驗感(Zaki,2019)。第二類研究關注數字化改變創新生態系統的行為邏輯。數字技術提升了用戶在創新過程中的參與度,用戶在企業創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逐漸顯現(Von Hippel,2007)。如小米公司通過建立線上交流社區讓手機用戶參與進來,以直接向組件供應商提供需要改進的一手信息及需求偏好(董潔林和陳娟,2015)。企業為獲取和整合不同資源,也會依賴數字技術(Endres et al,2022)。楊偉和劉健(2021)研究發現在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演化過程中存在技術流、經濟流和關系流的導向作用。數字技術會打破組織邊界,使企業鏈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與顧客無邊界融合,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因此,數字技術對企業創新管理的影響是從效率提升到組織形式轉變,加強了各主體之間的交互協同機制,創新生態系統也由此更加穩定和協調。

創新生態系統是創新全要素資源整合協調的組織體系,其構建過程既需要各創新主體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也需要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對資源等要素進行智能調配和組合式創新(曾國屏等,2013)。現有研究從影響因素、構建行為、構建結果等靜態視角探討創新生態系統這一議題,但缺乏探討數字化背景下創新主體動態演變的過程機理。同時,鮮有研究從數字技術角度探討創新生態系統如何實現“從0 到1”的構建過程,以及數字技術究竟如何助力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

(三)賦能理論與數字化賦能

“數字化賦能”一詞起源于授權賦能(empowerment)。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授權賦能已經在組織行為領域和企業管理實踐中廣泛使用,其主要關注組織內部權利分配問題,即賦能為賦能對象帶來了什么優勢或結果,即通過對相關主體的授權來提升自我效能感,或獲得過去所不具備的能力,從而實現價值目標(Conger和Kanungo,1988;Lincoln et al,2002;Spreitzer,1995;張明超等,2021)。因此,授權賦能被視為可以激勵員工持續創新和學習的方法,以幫助員工更大程度獲得和控制資源的機會(Thomas 和Velthouse,1990;

Spreitzer,2007)。

隨著數字技術對企業的運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數字化賦能”的概念也孕育而生。M?kinen(2006)率先將數字和信息技術視為賦能主體,認為數字和信息技術可以用于賦予權力和增強參與感,個人和社區可利用數字和信息技術實現對生活的控制、提高在信息社會的影響力及獲得更多技能。根據不同的賦能主體,學者們提出數據賦能(data empowerment)、技術賦能(technology empowerment)、大數據賦能(big data empowerment)等概念,數字化賦能相近概念的辨析見表1。這些概念的本質都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實現提升特定人群或組織的能力,達到數字技術使得賦能對象能力提升與價值創造。因此,本文將其統稱為數字化賦能,并將其定義為利用數字技術使得賦能對象擁有過去所不具備的能力或實現能力提升。

表1 數字化賦能及其相近概念

從賦能過程來看,數字化賦能主要包括結構賦能、心理賦能和資源賦能(孫新波等,2020)。其中,結構賦能是指通數字技術來改善組織、機構、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外部客觀環境,來增強行動者獲取資源的權利和能力(Christens,2012;Leong et al,2015)。心理賦能是指數字技術能幫助員工改善自我社會心理或內在動機,以激發他們的能動性和工作潛力(Leong et al,2016;池毛毛等,2020)。資源賦能是指數字技術提高無能者獲取、控制和管理資源的能力,以激發賦能對象創造出更多的資源和價值(Leong et al,2016;池毛毛等,2020)。

從賦能對象來看,對數字化賦能的研究(表2)主要經歷從“賦能員工→賦能顧客→賦能企業→賦能社區→賦能生態系統”的演進過程。數字化賦能員工體現數字技術能夠激活員工的潛能,提升其業務能力和技能,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Bouncken et al,2020;周文輝等,2017)。數字化賦能顧客體現數字技術夠擴大消費者對產品、服務和實踐的自由選擇,重塑消費體驗(Yuksel,2014)。數字化賦能企業是指有助于推動企業跨行業互聯互通、助力企業內部管理變革(戚聿東和肖旭,2020)。數字化賦能社區主要表現為數字技術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福利,甚至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數字化賦能生態系統是指利用管理應用系統等數字技術拓展企業多場景業務,提高生產效率,驅動產業有效改革。現有研究已經證實,數字技術賦能于個體或組織,以幫助他們有效緩解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并促進賦能對象釋放更大的潛能。

表2 數字化賦能相關研究

數字技術是數字化賦能的主體。Bharadwaj et al(2013)將數字技術定義為“信息、計算、溝通和連接技術的組合”,體現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和信息與通信(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具有不斷發展的特征(劉洋等,2020)。根據數字技術的功能和形式可分為“數字工具和基礎設施、數字制品和平臺、數字產品或服務”三個升級階段(表3)。由此可見,需要從動態角度來探究數字技術對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影響機理,并考察不同的數字技術要素如何作用于創新生態系統內各個行動主體的創新行為。

表3 數字技術的分類和定義

盡管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相關話題,但研究對象更多是高科技產業(IT 企業、專業化企業和數字原生企業),如半導體光刻設備行業(Adner 和Kapoor,2016)、工業互聯網中模式典范海爾集團(鄭帥和王海軍,2021)、民機轉包生產商(胡京波等,2014)、航天衛星復雜系統(歐陽桃花等,2015)等,這類企業或組織天生自帶數字化的特征,似乎受到更多研究關注(何永清等,2021)。而傳統企業具有更大的組織慣性,在技術應用與組織結構的協調、匹配時阻礙更多,而針對數字化如何影響傳統企業的創新行為邏輯變化,特別是數字技術給這類企業帶來顛覆性結果——重構組織邊界,這其中如何賦能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為此,目前尚無定論。

有鑒于此,本文聚焦正經歷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房地產企業,深入挖掘傳統產業中的典型企業在數字化驅動下如何通過數字技術實現創新管理轉型發展,這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為此,選取數字化建設及創新生態系統建設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國有房地產企業——成都興城人居地產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案例研究對象,通過探討企業不同階段下數字化賦能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著重探究數字技術如何幫助企業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選擇

案例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研究中實證研究方法之一,以其嚴謹、扎實的優勢成為很多管理學者重點使用的研究方法,它對于幫助人們解釋社會歷史事物之間復雜的社會作用關系很有裨益,可以通過對事物發展歷史性描述和現象整體呈現來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首先,本文的目的在于拓展理論,探索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國企業在創新生態系統“怎么樣”構建,以及“為什么”通過實施數字技術能解決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等問題。因此適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1989)。其次,以時間順序來構建的縱向案例研究有助于清晰地呈現企業創新管理歷程,能夠深入地反映案例對象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最后,單案例可以對某一特定現象或問題進行深入描述和剖析,這有助于了解案例背后的復雜性和動態性,提煉出解釋復雜現象的理論或規律(Eisenhardt,1989)。因此,選擇采用單案例縱向研究方法來開展后續研究。

(二)案例企業選擇

選擇興城人居作為研究對象其緣由有三個方面。

首先,我國房地產業正經歷市場改革和國家政策驅動轉型的壓力。而作為我國新興房地產企業的代表,興城人居既保持著傳統國企的特色,也不斷向現代化、數字化管理發展靠近。其次,興城人居曾經面臨生態穩定性不強、結構不完善、運營效果不佳等問題。此類問題在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因為創新生態系統構建是一個不斷完善和優化的過程,都會遇到潛在阻礙。最后,自2016 年以來興城人居的營業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長速度,在2020 年僅用一年時間實現銷售額破百億突破,并成功構建出以興城人居為核心企業的創新生態系統。興城人居歷經17 年(2004—2021 年)最終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其構建過程階段明晰,構建成果顯著,是我國傳統企業實踐創新管理的典型案例,對其他企業管理而言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和借鑒價值。

運用賦能理論,通過復盤企業發展歷程及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對興城人居的發展進程和數字技術的應用過程進行整體性研究,并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剖析出創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中的數字化賦能機制。

(三)數據來源

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表4)。其中,研究團隊從2020 年9 月起,每月對該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進行非正式訪談,與此同時,研究團隊核心成員分別與2020 年11 月、2021年4 月、2021 年8 月、2021 年11 月、2022 年1 月對該企業總經理、副總理等高層團隊組成的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由此獲得豐富的一手資料。同時,研究團隊還廣泛收集了企業網站新聞和相關內部資料、管理者公開訪談和講話、媒體報道資訊等二手數據,并整理成合計6 萬余字的文本資料。研究以多樣化的數據來源保證數據的相互補充和交叉驗證。采用時間順序縱向組織數據資料,研究數字化背景下興城人居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

表4 數據來源

(四)數據分析與構念識別

從數據收集開始便進行數據的分析。通過在時間軸上確定關鍵事件和與企業內部認可大事件劃分,從中劃分企業發展階段為主要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4—2016 年,第二階段為2017—2019 年,第三個階段為2020 年至今。匯總了數字技術的使用與員工(包括中高層管理者、基層員工等)和組織(興城人居、與興城人居合作的企業或組織)參與的相關敘述,這構成了用于后續分析的主要數據語言資料。數字化賦能視角從個體和組織兩個對象層面關注數字技術的應用。強調從賦能過程的不同維度去剖析數字技術的應用機制。參考Leong et al(2015)的研究,本文依據不同的企業階段所采取的不同數字技術進行分析,由此識別出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和心理賦能等概念。從這些描述中,確定了進一步的概念,識別出興城人居在形成創新生態系統“從0 到1”的構建各階段的賦能主體、賦能過程、賦能對象、賦能結果等關鍵信息。

四、案例分析

(一)興城人居的創新生態系統構建情景

興城人居最初負責成都市屬大型國有企業興城集團的城市綜合開發產業板塊業務,于2004 年在成都城南扎根起步。同年11 月,興城人居的首個保障性住宅項目“天府名居”動工。在之后幾年里,興城人居陸續承建了成都永陵博物館、成都國家綜合檔案館、成都大學新校區、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等十余項民生工程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對興城人居的經營績效增長效果較小,卻幫助企業積累豐富建設經驗。從2009 年開始,興城人居開始加大土地儲備,決定投資商業地產項目。

房地產企業運營是一個復雜的業務體系,其業務流程主要分為:開發、運營、流通和后服務四個環節。企業必須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監管手段對組織管控、內外部協同、業務決策等流程進行管理。興城人居在創立起步階段就是利用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為基礎的IT,實現內部管理信息化。其中包括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后臺管理內容,和以項目管理為中心的運營管理模塊。項目管理包含項目計劃、成本、采招、工程、營銷等流程的標準化,基本實現對項目進展的跟蹤和關鍵指標信息化。此時企業專注于“先打基礎,后做整合”的內部建設思路,通過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基本搭建起內部管理系統,企業可以實現內部管理的標準化、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財務業務的一體化。

興城人居長久以來的大部分營業收入來源于商品房銷售,業務模式主要以“土地獲取-開發建設-銷售交付”。這樣的業務模式傳統且結構單一,并受上級部門要求或資源要求的約束較大,屬于典型的資源驅動型發展,尚未具有規劃性和持久競爭力。2017 年,興城人居選擇拓展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文旅、康養等“泛地產”業態,實施“規模開發、多元開發、品質開發”戰略。其成都本土核心子公司香城公司和蜀興公司等負責100 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開發和人才公寓開發,興東置業公司主要負責商業地產開發和TOD 開發。除了與成都市各區市縣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外,興城人居還與青白江國投、成都市住保中心和成都高新投資集團等本土單位深度合作。以往興城人居基本都是采取獨立拿地模式,自2017 年開始尋求與同行企業聯合拿地,和越秀地產、招商蛇口、中鐵建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助力企業拿地規模逐年增長,并形成行業內功能互補的結構。興城人居還與當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如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成為企業科技創新應用落地的固定伙伴。興城人居及其合作的高校、科研院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由于多元化的經營擴展,企業不得不面臨數據跨企業的流通。興城人居高管團隊意識到將業務場景在線化,并與合作企業在線連接的需求日益緊迫。因此,首先企業完善內部門戶,豐富了管理支持系統,如合同管理、法務/風控管理、綜合管理等。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統升級后可以實現工作待辦待閱、郵件、學習、會議提醒等整合,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數據專線傳輸數據,設置企業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實現外網接入,滿足員工移動辦公需求。最后,興城人居引入合同編審系統和成本數據庫系統,實現對外協作辦公,推進“總部集約管控、項目公司組織實施”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順利運行。主動開放企業內網權限,對接合資公司或合作企業,如實現與建工公司系統、絳溪數智公司系統連接,并與供方服務、銀行服務、營銷服務等其他合作主體互聯。各類數字平臺將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外部業務合作互通,實現數據實時交互,提升內外部協同工作效率。興城人居對數字技術的應用思路是“先升級改造,再對外開放”,通過業務流程的在線化和互聯化,破解企業運營受跨地域、多項目發展限制。

2020 年雖經歷新冠疫的沖擊,但卻刺激興城人居加速向生態化發展的進程(圖2)。興城人居構建了生態圈為住宅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務,并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企業上線“人居薈”小程序,實現在售項目信息全部數字化。該小程序基于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音視頻多媒體技術實現虛擬看房體驗,豐富純圖文信息展示的線上銷售單一體驗,增強客戶逼近現實的看房體驗,由此優化線下看房流程,顛覆傳統銷售模式。企業還自主研發“人居購房資格審核”小程序,在一個項目期間就幫助企業完成報名審核、收取資料近5000 組。為了推動服務升級,興城人居攜手明源云地產研究院、明源云進行智慧收銀系統改革。該系統運用多場景、多賬戶的收款模式,以及多系統的數據貫通,簡化了收款流程、提升了收款效率。2020年7 月,企業上線“人居云學堂”構建知識運營中心。“人居云學堂”是一個為員工定制知識迭代體系、提升全面技能的平臺。此時,與阿里云耗時兩年搭建的“智慧人居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為每一個客戶建立檔案,并永久持續管理,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興城人居一直與以阿里云、愛得數智、明源云、賽普軟件等科技與信息化專業的企業保持合作網絡關系。他們為興城人居的創新生態系統搭建提供技術支撐,將其軟件和硬件賦能于興城人居的管理運營中,實現“地產+科技”融合。

圖2 興城人居創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

截至目前,興城人居保持每年1000 萬平方米的增量地產面積和累計十幾萬客戶群體,結合全國數萬名員工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整體服務對象包含近100 萬人群。再加上母公司興城集團的銀行、體育、醫藥、地產及建筑施工等多元化板塊協同合作,興城人居已經形成了智能社區服務生態圈。這些跨界、跨產業的合作,標志興城人居已經初步構建起了以自身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系統(圖3)。

圖3 興城人居的創新生態系統

根據回顧企業17 年的發展歷程,興城人居通過不同的數字技術對企業自身、合作企業、員工、顧客等賦能,階段有序、系統地完成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基于圖2 中時間線的概述,后文將重點探討興城人居的合作主體類型、數量,以及企業數字技術的應用類型的更新和升級。基于對這一敘述的分析,本文確定將其興城人居的創新生態系統構建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單一主體運作;第二階段,多元主體協作;第三階段,生態運營階段。后文將具體分析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三階段中,數字技術對各創新主體的賦能作用機制。在此基礎上,構建數字技術賦能企業搭建創新生態系統的整合性理論框架。

(二)第一階段:傳統企業的信息化轉型,內部辦公信息化

資源賦能顯著提高了賦能對象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案例顯示,以OA、ERP 為核心的數字基礎設施使企業能夠讓所有內部管理信息化,通過跟蹤和存儲任務和活動的信息和數據,將企業經營流程電子化。因此,企業有能力去使用這些經營數據。而數據被認為是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改變了傳統創新發展的經濟體系。在信息生態觀視角下,企業所處的信息生態系統是企業創新的主要外部環境(馬捷和靖繼鵬,2009)。各類數字技術設施的應用幫助企業構建起基本的內部信息生態環境。

心理賦能增強了員工的工作能力。一方面,有了信息化軟件對企業業務流程實現信息化管理,把員工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減少了體力勞動過程,使員工能專注于其他富有創意和充滿挑戰的工作中,從而能帶來更強自我效能感(周文輝等,2020);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可以提高員工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前掌握在高層管理者手中的信息轉移到員工手中,增加了較低層級的員工對信息和資源的訪問。員工獲得關于組織使命的信息,使員工保持目標與組織一致,且獲得關于個人或組織績效的信息,以便制定未來維持和改善績效的決策和行動(Spreitzer,1995)。基層員工通過數字技術增加了獲取組織信息的渠道,這對授權于員工至關重要。因此,通過數字技術員工可以獲得更多信息授權,相信自己是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一主體運作階段企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內部辦公信息化,實現信息化轉型的證據舉例見表5。

表5 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第一階段:數字化賦能企業內部辦公信息化

(三)第二階段:從單一主體到多元協作,管理在線化

對于房地產開發和運營企業,要實現從單一模式向多元化運營角色轉型,推進數字技術的應用是必不可少。數字技術應用使得不同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在線化進行,突破時間、空間的約束。

資源賦能:主張關注識別和利用社區中的本地資產。數字技術通過資源賦能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了企業對內、外部信息的控制能力。在信息化階段,各系統數據和業務信息是割裂,與前端業務關聯不足,數據價值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在線化辦公打破了不同系統間的壁壘,使得跨部門信息可以互通,形成整體的集成系統。以OA 為代表的在線辦公平臺,是全公司所有人員都可以進行訪問。但OA、ERP、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等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對經營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等功能,并不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肖靜華等,2021;陳國青等,2022)。數字平臺作為一種雙向溝通的渠道,創造了賦能對象們獲得資源的條件。每個賦能對象都參與匯集生態中的資源,控制或擁有資源是給予賦權對象真正的權力。

結構賦能:利用數字平臺與其他創新主體實現對接是結構賦能的主要效果。核心成員負責收集其他主體的需求,能夠對其他成員的反饋進行快速響應,而且能夠監測和分析成員的互動,并通過這一過程使所有成員受益(Tan et al,2015)。數字技術為創新和創業過程提供端到端的支持,有助于降低通信和協調成本,克服市場和等級制度(Tan et al,2015;Nambisan et al,2017;Rippa 和Secundo,2019;陳劍和劉運輝,2021;肖靜華等,2021)。

扮演核心角色的企業負責提升企業間互動能力,促進協作網絡的形成。一方面,核心企業基于自身資源積累,從而吸引和保留合作企業,獲得關鍵成員基數,并使自己成為網絡中心;另一方面,其他參與者利用核心企業的平臺,實現創新主體之間的創新互動。以OA 為主的企業內部管理平臺是針對興城人居的管理特征進行差異化設計。結合興城人居與其他企業間強合作需要,愛得數智等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開發出適合企業間協作的在線設計標準化平臺。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信息專業化企業也在主動尋求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以實現不同行業之間資源互補和數字技術的落地應用。因此,數字平臺上的企業既可能是合作者也可能是競爭者,當數字平臺上企業產生的創新越多,它通過網絡效應為其他創新主體產生的價值就越大(王海軍等,2021)。

心理賦能:高管團隊對數字技術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對企業的數字化建設起到關鍵影響作用。當企業規模快速擴張時,會產生對運營管理的更高要求。企業高層管理團隊成員會對這種需求做出反饋,意識到要以信息化和數字化為企業發展變革的抓手(肖靜華等,2021)。興城人居通過數字技術實現“人與IT 既要規范融合、也要各司其職”,以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破解企業效率與靈活性的問題。2018 年由何廣杰副總牽頭實施興城人居內部管理和物業運營管理兩大板塊數字化管理建設。何副總參加2018 年阿里巴巴以“數字驅動”為主題的云棲大會后,關注到阿里云的最新數字技術,并簽署阿里云與興城人居的合作協議,以借助阿里云數字化運營技術實現企業數字化建設。數字化建設與企業家和創新管理者的偏好相關,他們更喜歡采用不那么復雜和便捷的數字解決方案以促進創新過程中的數字化建設(Endres et al,2022)。因此,心理賦能過程影響高管團隊的數字化建設偏好及其成效(張昆賢和陳曉蓉,2021)。結合以上分析,企業在多元協作階段的數字化賦能企業管理在線化的證據舉例見表6。

表6 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第二階段:數字化賦能企業管理在線化

(四)第三階段:從協作網絡到生態系統,運營智能化

資源賦能:從資源角度,數據是當下企業運營的關鍵資本。隨著內部數據的積累和外部數據接入量增加,企業需要數字技術實現數據可視化。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智能系統可具備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據驅動決策(肖靜華等,2021)。基于前期積累的用戶數據,數字技術既可以更好地服務原有客戶,還能應對日新月異的新客戶需求(應瑛等,2018)。例如,在商品房銷售過程中,員工通過軟件后臺獲取消費者的相關信息,以為顧客提供精準的服務。隨之而來的還有消費者的角色轉變,他們也有機會參與價值創造過程。消費者向企業貢獻自己的數據,來幫助自己獲得更精準的服務。比如消費者的數據反映了他們的習慣、偏好和價格敏感度,這將影響企業生產創造過程,從而促進創新生態系統共同創造價值(馬浩等,2021)。傳統業務模式下,營銷、售后、物業等環節都是脫離的,缺乏用戶數據的整合,無法建立統一的畫像。而數字技術賦予員工實現精準營銷、定制化服務的可能性,能夠充分挖掘用戶數據,既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客戶滿意度。當擁有資源更多時,賦能對象能開發出更多的創新資源和能力,最終有助于提升創新生態系統效能。

結構賦能:從結構上來看,數字技術為核心企業在生態系統內提供了話語權。因為,生態化發展給企業對外協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生態化運營需要建立穩定合作關系,而數字平臺為創新主體提供了交流的基礎,以便他們能夠保持合作和競爭的穩定關系。一系列外圍創新主體通過共享或開源數字技術連接到中心平臺,便形成“中心輻射式”生態系統(Jacobides et al,2018)。這類創新生態系統強調基于特定的技術平臺及平臺贊助者與其他互補者之間的連接。從而創新生態系統集成上下游供應商、高校和科研院所、消費者、政府機構等為核心企業提供互補性資源的提供商。

數字技術能夠開放參與權限,從而使創新主體多樣化。智能數字平臺能夠讓企業和客戶建立緊密的聯系,讓房企的服務不再終止于交付階段,而是能繼續滿足居民物業、社區、個人管理等需求。引入小程序、手機軟件(application,APP)等移動端數字技術,用戶或居民可以容易地接觸到企業,并提供利于企業運營的數據。對企業而言,這將延長客戶生命周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從而提高業務增長點。

心理賦能:心理賦能過程中,核心企業扮演關鍵的中心協調角色,使整個生態系統從單一企業利用個體資源的模式向所有創新主體共享資源模式轉移。企業進一步向多元化發展需要信息和科技型企業的提供技術支持。信息技術賦予企業不同角色定位。在案例中,以移動支付的發展為例,受關聯的創新主體有銀行、移動網絡運營商、移動設備制造商,以及進行數字技術開發的科技與信息化企業,他們通過資源交換、服務交換、信息整合等形式使整個系統運作起來。這些共同促進了創新主體的用戶流量,形成了顯著的正向網絡效應,增加了創新主體對創新生態系統的粘附程度(王海軍等,2021)。

此外,用戶可以通過移動和在線平臺上的信息控制獲得權力。基于權力是一種心理狀態,在線上互動過程中,幫助客戶省去不必要的搜尋和協調成本,消費者可以增強對自己的信心,減少對其他人的依賴(Yuksel et al,2016;應瑛等,2018)。數字技術一方面增強消費具有社交性質的能力,比如用戶可以參與社區論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沒有社交互動性質的能力,比如消費者利用小程序瀏覽3D 房屋信息。根據心理學研究,與他人一起參與和互動是感覺被授權的重要前提(Perkins 和Zimmerman,1995)。用戶樂于利用應用軟件等與企業建立連接,可以消除與企業間的邊界。許多為顧客設計的技術都是擴大顧客的自由,控制消費者的選擇和行動,從而增強他們的消費體驗(Yuksel et al,2016)。數字技術推動消費者參與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創造,實現與企業、其他創新主體的互動,從而產生價值共同創造。因此,數字技術改善了個人的心理內在動機,從而讓他們感覺自己掌握了“命運”,獲得了自我效能感提升(Leong et al,2015)。

在新冠疫情期間,企業采取彈性辦公制度。使企業更具有彈性和靈活性(吳靜等,2020)。數字技術也賦予員工隨時隨地移動辦公的可能,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VPN 接入,員工工作不受場所和地域的限制,能更大范圍發揮工作潛能。由此數字技術可以提升員工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滿意度。結合以上分析,企業在生態運營階段數字化賦能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管理運營智能化的證據舉例見表7。

表7 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第三階段:數字化賦能企業運營智能化

五、案例研究發現

考慮數字技術和創新生態系統的內在關系,本文揭示了企業如何從單一個體到形成多元主體協作并最終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歷程。研究發現,數字技術能夠使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各類行動主體之間有效互動,從而幫助企業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具體來講,企業的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核心企業利用數字工具和基礎設施實現內部管理信息化。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等內部管理系統為代表的數字工具和基礎設施幫助企業經營數據流的信息化。在企業發展初期,企業主要關注自我管理,并依賴于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員工更易獲得信息,便捷了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企業和企業員工借助數字技術的資源賦能和心理賦能過程,獲得信息化管理優勢,但這些系統的邊界條件限制了企業與外部溝通能力。

在第二階段,企業為應對外部風險和基于戰略選擇,開始尋求對外合作,進入多元協作階段。在創新生態系統中,供應鏈上下游互補企業與核心企業達成合作關系,也將導致創新生態系統的增長(Beltagui et al,2020)。企業間合作關系的構建過程需要數字平臺,才能實現合作共生。由于數字技術的進步和擴散,平臺變得越來越普及。數字平臺提供核心企業獲取其他主體資源的能力,并建立連接渠道,這體現了數字技術的資源賦能和結構賦能過程。數字平臺是軟件和硬件的組合,它提供標準、接口和規則,使所有創新主體能夠提供價值,并彼此交互,獲得自身所需要的價值。當企業具有對外合作的經驗,也推動企業在持續發展中不斷向外擴張,形成穩定的多元協作結構。

在第三階段,核心企業圍繞技術、產業、研發等與其他行動主體形成了穩定而關系緊密的協作網絡,并基于共同的利益準則和社會認知形成了長期的生態化結構,完成同單項合作到生態系統的轉型。此時,企業自研的軟件、小程序等數字產品為用戶增強了體驗感,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興城人居的產品,擴大了用戶規模。基于數字產品產生的數字服務,如精準營銷、個性化營銷等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交易率。這些共同促進了創新主體的用戶流量,形成了顯著的正向網絡效應,增加了創新主體對創新生態系統的粘附程度(王海軍等,2021)。數字產品或服務賦能于創新主體、企業員工和顧客,通過資源賦能、結構賦能、心理賦能增強賦能對象的資源獲取能力、連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由此連接在位主體形成穩定的創新生態系統,從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主張(Ciarli et al,2021)。總地來說,隨著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參與主體類型逐漸擴大,數字技術提供渠道連接各主體,由此幫助生態內形成緊密合作關系,進而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數字化賦能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過程如圖4 所示。

圖4 數字化賦能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機制

六、研究結論與管理啟示

(一)研究結論

為深入挖掘數字化如何幫助企業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本文對傳統國有房地產企業興城人居的17 年發展歷程進行縱向案例研究,主要得出如下主要結論:

(1)創新生態系統構建是循序漸進,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的演化過程。依照創新主體的類型、數量、組織形式等,通過案例研究發現,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構建初期,此時僅有核心企業這單一主體(郭燕青等,2017)。推動核心企業內部建設是該階段主要目的。第二階段從核心企業的單一主體向多元主體協作演進,此時主要是形成簡單的聯合模式。核心企業與上下游合作企業及其他創新主體的廣泛合作,是由核心企業主導的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顯著特征。第三階段,核心企業與其他各行動主體結合成為共生體,形成協同系統的合作模式。目的是共同實現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產品或服務建設,達成共同利益準則和社會認知,這是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完成的重要標志。

(2)數字技術的不同要素能夠推進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本文發現,數字化賦能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基本邏輯是通過數字技術不斷增強核心企業與其他行動主體之間的聯結和有效交流,以形成圍繞核心企業的形成的共生合作關系。具體來講,在第一階段(單一主體階段),企業主要通過數字工具和基礎設施來進行賦能內部資源信息化;在第二個階段(多元協作階段),企業主要借助數字工具和基礎設施及數字制品和平臺來賦能內外部資源交換共享;在第三個階段(生態運營階段),企業主要憑借數字產品或服務賦能創新主體生產力提高、價值創造增加、互補資源獲得和顧客互動頻率提高。因此,不同的數字技術要素是賦能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有效工具。

(3)數字化主要通過資源賦能、心理賦能及結構賦能助力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具體地,在單一主體階段,主要通過資源賦能和心理賦能,幫助核心企業和基礎員工提升核心業務能力。在多元協作階段,數字技術主要通過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及心理賦能三個方面的有效聯動來促進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合作企業及其他組織機構進行多元協作,并借助數字技術以實現企業管理在線化升級。此后,企業主要通過資源賦能和心理賦能,并不斷強化結構賦能,以此增強核心企業與其他各個行動主體之間的關系黏性與合作強度,由此實現智能化運營,并最終構建起創新生態系統。

(二)理論貢獻

通過單案例縱向研究,創新地揭示創新生態系統“從0 到1”的構建過程,本文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

一是基于賦能理論,打開了數字化賦能創新生態系統的“黑箱”,剖析出數字化賦能與創新生態系統之間的作用機理。研究豐富了數字化賦能于個體與企業組織之間的聯結機制,搭建了數字化賦能個體與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橋梁,并揭開了不同數字技術要素對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生態系統之間的作用關系。

二是不同于以往研究關注創新生態系統演化問題,本文聚焦于探討創新生態系統“從0 到1”的構建過程。研究從賦能過程視角擴展企業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探討了傳統企業通過數字技術的資源賦能、心理賦能和結構賦能實現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豐富了創新生態系統的相關研究。

(三)管理啟示

當前,我國傳統企業需要同時走好數字化建設和生態化發展兩條路,數字技術交融已經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通過對興城人居進行縱向案例研究,相關研究結論能夠切實為企業創新生態系統與數字化管理提出如下啟示。

一方面,創新生態系統是支撐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其構建過程是分階段逐步推進的。具體說來,在致力于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時,企業需要明確創新生態系統構建所需的階段,以及不同階段所需要配置的資源類型。但考慮到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階段不同,對數字技術功能需求也有差異,企業需要通過升級原有數字技術、引進新的數字技術、自主研發創新數字技術,改進企業管理流程和推動企業運營活動數字化,以點帶面實現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并提升數字化管理成效。

另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領先企業率先實行標準化、信息化、數字化體系建設。其中,數字化程度高的主體主動向其他主體施以援手,加強數字化共識,提高合作方的數字化能力。數字化成熟度較低的主體要不斷提高自身數字化程度,通過聯盟合作、加入創新生態系統等形式完成信息系統構建和數字化轉型。建議通過龍頭企業引領、上下游帶動和產業支持,加快我國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營造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

(四)研究不足與展望

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之處,需要未來研究進行深化。一方面,從研究方法上,僅僅關注房地產行業的典型企業,基于單一行業的研究結論可能受到挑戰。因此,未來研究可以通過多案例或大樣本數據,進一步探討創新生態系統如何構建及其影響因素問題;另一方面,從研究內容來看,探討了資源賦能、心理賦能及結構賦能這三個方面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及數字化管理方面的重要價值,未來研究可以探討更多可能的數字化賦能方式。

猜你喜歡
主體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中國自行車(2018年9期)2018-10-13 06:17:10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午夜不卡视频| 久久黄色视频影| 无套av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一二三| 99草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在线|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欧美伦理一区| www.99在线观看|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夜夜操国产| 熟妇无码人妻|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麻豆精品在线|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第5页|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日韩专区欧美|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色婷婷在线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超碰91免费人妻|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无码丝袜人妻| 久草热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91视频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欧美一区福利|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aaa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性影院|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精品91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