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也越來越豐富,對于健康飲食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食用菌除了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外,其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顯著的,被稱為最理想的健康食品,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發展前景廣闊,促進了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綠色食用菌栽培技術要點,以期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1綠色食用菌栽培前期技術要點
1.1選擇優質菌種及接種
優質菌種及高品質接種是保障食用菌栽培質量及產量的關鍵,在食用菌栽種前要根據栽種地區土壤水平、環境特征、氣候特點選擇菌種,需考慮菌種的生產性能及抗病害能力。優選質量高、抗性好、產量優的菌種,確保菌種無任何污染且未攜帶病蟲害,保證后期健康生長,菌種選擇完成后便是接種操作,接種工作的規范性會對食用菌整體生長質量及產量產生影響,需做好接種操作管理[1]。
1.2配置培養料
培養料的配置對于食用菌生長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在配置培養料時,需充分混合各類原料,將所有原材料按照比例配置后放在同一容器中充分攪拌,保證攪拌均勻,避免分層。部分食用菌種植地區土壤條件較差,則需在培養料中添入適當的微量元素,提升培養料肥力。若需添加微量元素,首先使用清水將微量元素充分化開后澆入原材料中,保證微量元素充分融入,確保原料干濕程度保持穩定,防止微量元素黏結。
培養料水分含量也會對菌種生長質量產生影響,若培養料水分含量過高,會對下層菌種正常呼吸功能產生影響,導致下層菌種出現嚴重缺氧情況,使其正常發育受到影響,不利于提升培養料吸收量,造成大量培養料浪費,同時會對下一層菌種的生長發育造成干擾,進而降低食用菌栽培品質以及數量[2]。因此,在實際配置培養料時需合理調節水量,一般將其穩定在55%左右,根據栽培地區的濕度水平對培養料濕度水平進行適當調整,確保符合食用菌生長需求。
培養料配制完成后,需進行裝袋及滅菌,為食用菌栽培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在培養料配制7 h內完成裝袋,之后將所有裝好的培養料放入滅菌鍋中進行統一滅菌,一般滅菌方式為高溫滅菌,將培養料加熱到100℃后使用冷氣閥快速降低溫度到0℃,之后再次加熱到100℃,實現對于培養料的有效滅菌。
1.3培育環境要求
在接種前需對合理放置菌袋,根據菌袋特性規劃培育棚,在早晨或晚上將菌袋移出棚戶,在轉移過程中避免受到降雨影響,菌袋入棚后需規律擺放,菌袋之間間隔一般在5 cm左右為最佳,在保證菌種正常生長發育的同時增加擺放密度,實現高產。
(1)空氣濕度。首先需控制空氣濕度水平,一旦菌袋水分含量不足,將會對菌種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導致食用菌產量降低,若出菇棚中空氣濕度水平較低,會導致菌袋表面水分大量蒸發,培養料中水分含量急劇減少,抑制菌絲生長導致其產量下降[3]。但是空氣濕度過大同樣會不利于菌絲生長,空氣濕度過高,菌袋表面雖不會出現蒸發情況,但是培養料含水量會明顯上升,一旦超過菌絲最佳生長濕度,會導致下層菌絲正常供氧受到影響,抑制菌絲的生長發育。另外,如空氣濕度過高還會導致菌種長期處在水分含量較高的環境下,較容易出現腐爛情況,造成大量細菌感染及傳播,影響其他菌絲的正常生長[4]。
(2)保持通風。在食用菌生長過程中,氧氣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有氧呼吸是促進食用菌有機物積累的重要基礎,食用菌吸入氧氣后會釋放的二氧化碳,大量菌袋呼吸會導致棚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升高,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對于食用菌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需適當通風,調節棚內空氣環境,滿足食用菌的正常呼吸生長。
光照環境。食用菌出菇階段需要一定光照刺激才能提高出菇品質,但是不同菌種對于光照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別,需根據菌種類型及生長特性調節出菇棚光照情況,通過草席遮擋或遮陽網遮擋的方式進行光照處理。
2綠色食用菌栽培中期技術要點
2.1生產環境衛生
為了為食用菌栽培營造較好的生活環境,需加強除草及滅菌工作,保證食用菌生長區域環境整潔,盡可能縮短接種室及培養室之間的距離,避免食用菌在運行過程中受到污染,確保出菇棚及培養室密閉性,避免害蟲亂入,影響食用菌的健康生長。
2.2使用無污染肥料
無污染肥料對于食用菌的生長也是非常有利的,在噴灑人糞人尿時,需注意對其進行適當加熱,或可使用新鮮的牛尿液進行噴灑以起到肥力供應的效果,滿足食用菌的生長需求。
2.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術主要通過黑光燈或日光燈來實現對害蟲的吸引和殺除,相對來說,物理防治技術投入成本較低,效果較好,而且不會對食用菌生長環境產生任何污染,環保性較強,推薦使用。
2.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術尚處于初步研發試驗階段,前景較為樂觀,不會對食用菌生長環境造成任何污染,且無毒無殘留,對人體無害,可長期使用,蘇蕓金桿菌對于蠅類、螨類、蟲蚊類害蟲的預防效果均較為顯著。
2.5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技術主要通過低毒、高效、易分解化學農藥殺滅害蟲,保證防治效果及食用菌品質。
綜上可知,食用菌各個栽培環節技術均會對食用菌品質和產量造成影響,為了確保其能夠符合市場需求,需不斷優化栽培技術,提升食用菌產量及品質。
參考文獻
[1]楊金玉.關于食用菌栽培技術的探討[J].今日農業,2019(12):2.
[2]孫平.食用菌栽培技術的探究[J].農家參謀,2020(2):127.
[3]杜萍,曹天旭,張春鳳,等.以創業為導向的食用菌栽培技術課堂教學改革[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10):4.
[4]宋洪燕,李化秀,喬鵬,等.桑枝食用菌栽培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建議[J].北方蠶業,2020,41(3):5.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農業農村和社會事業局焦敏)